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保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从1928年起,苏联的经济建设采取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每个五年计划都有明确的任务,最初的重点是改造经济结构,后来制定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实现这些指标的各项措施。此后,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沿用。“五年计划”的做法(     

    A.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开展

    B.摆脱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C.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

    D.有助于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

  • 2、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陕西蓝田吕氏兄弟首创乡约制度,要求邻里乡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这类乡约的制定体现了( )

    A.基层民主制度完善

    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政府强化基层治理

    D.基层民众自我管理

  • 3、1912年初,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对该事件,有学者认为“这是极重要的分水岭”。这里的“分水岭”应指(     

    A.由临时约法走向宪法道路

    B.由思想解放走向政治解放

    C.由思想保守走向思想自由

    D.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 4、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宣布,人生而自由,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1791年宪法规定,在国内至少已缴纳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的积极公民,才能参加议会。这一调整体现了(     

    A.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B.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最终确立

    C.专制势力异常强大阻碍了革命进程

    D.政治实践与启蒙思想之间的偏离

  • 5、《仪礼丧服传》指出:“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也。若公子之子有封为国君者,则世世祖是人也,不祖公子,此自尊别于卑也。”这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 6、18 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杨格记载:“(法国南部)没有玉,就必须休耕。而休耕,人们就得缺粮挨饿。而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同时还可以用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所以它是一大宝物。” 这说明玉米的广泛种植(  )

    A.加速了圈地运动

    B.改变了农作制度

    C.保障了食品安全

    D.开启了商业革命

  • 7、1947年7月,中共中央通过了毛泽东关于“三颗战略棋子”的决议,即“两军过河,一军渡江”的战略构想。后来,这一构想因形势变化而演变成三军“品字形”出击中原。据此可知,中共中央当时谋划的是(  )

    A.战略防御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

  • 8、人头税的废除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出现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9、康熙皇帝曾谕令在乡试、会试将.浮饰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改试策、论、表、判。五年后,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乾隆皇帝时,朝臣中也有废除八股文的声浪,却也最终作罢。这表明当时(     

    A.选官制度变革势在必行

    B.西学思想的影响日益广泛

    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八股取士有深厚社会基础

  • 10、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影响,1897 年大清邮政官局成立; 1881- 1882 年,李鸿章按股份制公司组建了中国电报局; 1900 年,上海南京电报局开办市内电话,这是中国自办市内电话的开始。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晚清信息传递方式的近代化转型

    B.晚清走出了以往天朝上国的迷梦

    C.西方近代通信方式对主权的侵犯

    D.近代通信方式拉近了与世界距离

  •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说明

    A.法治建设促进道德教化

    B.以礼入法仍有现实意义

    C.道德教化促进法治建设

    D.法律实践讲究刚柔相济

  • 12、北宋神宗时期对州县地方官的考核简化为“四善三最”,“四善”为德、谨、公、勤;“三最”为治事、劝课、抚养,南宋时增了“生齿”(人口)一项,变为“四最”。据此可知,宋朝(     

    A.忽视对中央官员的管理

    B.强化了以德治国理念

    C.重视对官员的综合考核

    D.完善了地方行政系统

  • 13、唐玄宗于开元初设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后又于开元二十六年另设学士院,安置翰林学士,逐渐掌禁内诰命。上述变化说明,当时(     

    A.翰林学士成为宰相

    B.科举考试日益规范化

    C.崇文抑武风气盛行

    D.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

  • 14、晚清时期,上海有竹枝词云:“鬼火攒星张亥市,番音掣电走庚邮;升天气足球形异,落地花开炮立遵。”这反映出(     

    A.上海的近代科技从无到有

    B.新技术发明导致近代思想传播

    C.传统夷夏观依然根深蒂固

    D.新事物的兴起使社会日新月异

  • 15、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羊等家畜,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也流入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交融

    B.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方面的打击和破坏

    C.殖民地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D.导致了欧洲商业危机的爆发

  • 16、秦朝乡及其以下的官吏虽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举当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A.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B.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C.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D.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 17、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发表了著名的“五极世界”讲话: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以及日本,这意味着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美国政府意在(     

    A.重建美元的强势地位

    B.提升对抗苏联的战略烈度

    C.调整传统的外交策略

    D.联合欧洲消除严峻的挑战

  • 18、下列农作物中,属于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来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有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强弱与市场机能运作能力的强弱成反比。但在中国古代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恰恰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少。”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极强

    B.重农抑商的传统不符合经济规律

    C.中国古代已经出现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矛盾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的发展

  • 20、下表是《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中1930年10月闽西省工农兵政府财政支出决算表(节选),表中信息可以说明当时闽西省苏区(       

    1930年10月闽西省工农兵政府财政支出决算表(节选)(单位:元)

    项目

    膳食费

    政卫队

    文化部

    交通总局

    红报社

    闽西医院

    医药费

    红军学校

    军服费

    数额

    608.85

    703.54

    151225

    122729

    195256

    2950205

    167174

    1989

    38.28

    A.面临艰难的政治军事形势

    B.土地革命卓有成效

    C.首要任务是发展文化教育

    D.人口数量有所下降

  • 21、《魏书》记载,北魏决定以“魏”为国号,认为“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魏书》中称东晋为“僭伪”,称宋齐梁为“岛夷”,这些称呼(     

    A.表明北魏完成了封建化

    B.意在强调政权的正统性

    C.扫清了孝文帝改革阻力

    D.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复杂

  • 22、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肉类、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积极建设发展全国各地肉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冷链物流体系。这一规划有助于

    A.增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B.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

    C.提高全国各地物流运输水平

    D.增强我国粮食储备能力

  • 23、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②《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③提出“三个离不开”原则                           ④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 24、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不平衡时产生的外汇资金需求。”该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联合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黄宗羲:

    (1)生平: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

    (2)地位: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3)著作:《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4)思想:抨击___________制,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限制___________,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___________本;

  • 26、评价

    (1)具有鲜明的反帝、__________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____________的政治基础。

    (2)联俄、联共、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依据和体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确定的重要政策原则。

    (3)实现了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 27、背景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动乱不已。

    (2)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的①___________深感失望。

    (3)人们寻找新的②_________的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

  • 28、________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 29、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皇帝是______

     

  • 30、代表人物及作品

    (1)代表人物:高尔基。

    (2)高尔基于1906年发表的《________》,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刻画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 31、贡献:爱迪生一生的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被称为美国“____________”。他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 32、1978.5《光明日报》发表________一文,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________理论。

     

  • 3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 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 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 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 34、诸将下列历史与其发生地相匹配

    答题要求:请把地图中的序号填写在下列括号内。

    A.华盛顿会议(   )   B.十月革命(   )   C.开罗会议(  

    D.萨拉热窝事件(   )   E.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 36、17世纪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热心中国文化,曾向来华传教士提出过30个有关中国的问题。如果当时由你来回答以下3问,你将如何回答?

    (1)中国的数学有哪些重要成就?

    (2)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建筑工程?

    (3)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列举几种值得欧洲人借鉴的舒适的生活方式。

     

  •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在哪些方面优于世界文明。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中国元素为世界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5分

    3综上,对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这一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 38、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思想文化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嬗变的认识。

     

  • 39、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积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请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简要评价重农抑商这一政策

    (2)闭关政策虽然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其不利影响是主要的,请写出它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