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高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中国古人深谙“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之理,对选官制度极其重视。以下提法对应的选官制度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①“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芳”。

    ②“逐计官资以定品格,天下以居位者为贵”。

    ③“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④“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 2、有学者认为,“官僚政治制度不是静止的政府型态与组织法,制度的形成及运行本身是一动态的历史过程,有‘运作’、有‘过程’才有‘制度’,不处于过程之中也就无所谓‘制度’”。该学者主张研究制度史必须(     

    A.探讨现实政治中实际运作的“活”的制度史

    B.从政治体制、政治形态来观察社会历史变迁

    C.基于人类学对作为基调的日常统治加以研究

    D.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者也

  • 3、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诗句“秦人凿破楚咽喉,南北通航贯九州。五岭青云漓水落,三湘黄叶洞庭秋”描写的水利工程大致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4、毛泽东曾提出:“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毛泽东(       

    A.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

    B.强调马列主义的指导作用

    C.进行伟大的战略转移

    D.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 5、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使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埃及(       

    A.国家控制对外贸易

    B.商业贸易获得一定发展

    C.法律体系较为完备

    D.商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

  • 6、印花棉布因为具有色彩艳丽、布料质地优良、穿着舒适透气等优势,从17世纪末期进口到英国以来,引起了英国人的狂热。18世纪初,英国平均每年消费进口原棉114万磅,1765年增加到403万磅。正如学者所说“技术变革是对市场扩展的长期反应”。据此可知,英国消费能力的提升     

    A.迟滞了技术革命的到来

    B.得益于海外殖民地扩大

    C.源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 7、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设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统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推进国防近代化

    B.晚清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C.清政府国家观念逐渐提升

    D.海防意识受到政府重视

  • 8、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政府竭力提倡、鼓动自由移民,于是许多在英国前景黯淡的一般绅士、自耕农、佃农等来到澳大利亚。据统计,截至1828年,在澳大利亚社会人口构成中,自由移民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3%,而到1851年,移民总数已占全殖民地人口的41%,每五个殖民地居民中就有两名自由移民。这说明

    A.大洋洲被迫卷入了世界市场

    B.英国的殖民活动影响了大洋洲的人口结构

    C.大洋洲原住民人口数量锐减

    D.殖民活动推动了美洲族群混合现象的出现

  • 9、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或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体系必将崩溃。因为在这一体系中,美元既要通过贸易逆差向世界供应美元,又要借贸易顺差保持币值稳定与坚挺,二者本身是相互矛盾的,这被称作“特里芬难题”。这一“难题”揭示了(     

    A.人民币影响力的逐步上升

    B.国际汇率应该一直保持浮动制

    C.世界经济发展的多元趋势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必然性

  • 10、据统计: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苏州一个五口之家,如果一家土地全部种植水稻,年收入为27.2两(白银),需缴纳田赋2.6两。如果这一家土地全部植桑养蚕,年收入为118.28两,除缴纳田赋2.6两之外,还需缴纳商品交易税3.94两。这一赋税政策(     

    A.体现了封建农民沉重的负担

    B.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阻碍了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

    D.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11、2021年1月,美国总统拜登刚上台就推行新的移民法令,要求100天之内暂停驱逐非法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结果遭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反对,不但有人要起诉拜登,而且得克萨斯州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据此可知(     

    A.拜登的新移民政策不得人心

    B.拜登的做法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C.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遭挑战

    D.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 12、整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内阁总理维持着飘忽不定、时高时低的权势,但是总统的下坡路几乎是一以贯之的。议会喜欢选举一些有个性甚至有点问题的人当总统。而总理对此也无所谓,就坐视共和国总统的威望稳步向下。这一现象主要缘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A.总统行使权力受议会制约

    B.总统要受内阁总理的监管

    C.总理掌控国家的行政大权

    D.总统与总理矛盾无法调和

  • 13、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下列属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②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

    ③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   ④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新航路开辟后,甘蔗传入美洲并大量种植。《舌尖上的历史》一书中描述:“如果说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该书作者认为(     

    A.哥伦布的贡献在于促进了物种大交流

    B.高产作物玉米的价值高于甘蔗

    C.物种交流给欧洲和美洲带来不同影响

    D.甘蔗的种植是奴隶贸易的根源

  • 15、下表为1910—1940年美国已婚妇女工人就业比例状况。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年份

    有酬工作比例

    提高的比例

    女性劳动力比例

    提高的比例

    1910

    10.7%

    24.7%

    1920

    9.0%

    -15.9%

    23.0%

    -6.7%

    1930

    11.7%

    +30.0%

    28.9%

    +25.7%

    1940

    15.3%

    +30.8%

    35.5%

    +22.8%

    A.妇女传统家庭角色转变

    B.妇女政治地位日益提高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快

    D.男性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 16、滥用程序是原告或被告利用自己对诉讼手段的了解,不当运用它们损害诉讼相对人利益并为自己牟利的行为。罗马法对滥用程序做了详尽的规定和严厉的制裁。这体现出罗马法(     

    A.强调程序与形式

    B.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C.追求公平与正义

    D.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 17、先秦时期,“关外”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外地区;西汉到东汉的前期,指的是玉门关的外面;明清时期,又变成了山海关往东和嘉峪关往西的地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关外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B.古代中国大一统版图不断扩大

    C.古代中国政治重心不断向东迁移

    D.中央政府对疆域控制愈加严格

  • 18、《汉谟拉比法典》中多次出现耕犁、耕牛等词汇。此外,对有关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牲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园等事,该法典也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反映出

    A.阿拉伯帝国以畜牧业为生

    B.古巴比伦农业较为发达

    C.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盛

    D.古代埃及农业体系形成

  • 19、有学者评价欧洲某项制度的实施,“在此之前,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封建割据严重,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在此之后,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据此判断,此项制度是(     

    A.雅典的城邦民主制

    B.罗马的贵族寡头制

    C.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法国的三级会议制

  • 2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5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如下图所示。对图示解释合理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速第一产业的发展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C.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推动经济发展

  • 21、1814年,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集聚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英、奥、普领导人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由此可见(     

    A.大国强权为一战埋下伏笔

    B.开创协商解决争端的先例

    C.大国协商一致原则的初现

    D.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确立

  • 22、以下先秦诸子中,不属儒家学派的是(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孔子

  • 23、针对当时有些青年“沉睡在科学救国的迷雾里”,恽代英在1923年发表的《学术与救国》中说技术科学是在时局转移以后才有用,他自身不能转移时局……要救中国,社会科学比技术科学重要得多。”这说明当时(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

    B.国人意识到全盘西化的谬误

    C.知识分子积极探索科学的救国方案

    D.救亡图存开始转向制度层面

  • 24、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奥古斯都的称号之后,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用廉价的粮食讨好民众,用和平安乐的生活猎取世人对他的好感。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这表明当时罗马(     

    A.统治具有分权制衡特点

    B.政治体制有贵族寡头特征

    C.君主集权制度逐渐建立

    D.共和制和君主制相互杂糅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产生背景

    ______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一批画家追求创新。

     

  • 26、蒸汽机的发明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瓦特完成了对__________蒸汽机的革新。

     

  • 27、________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狭义相对论的两大效应是和尺缩效应。

     

  • 28、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他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指导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

  • 29、既有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的时代内容,又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

  • 30、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原因

    (1)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⑦__________的到来。

    (2)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是⑧________问题。

  • 32、邓小平的_________和党的__________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 33、105年,东汉宦官______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______________,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 34、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2)1956年初,①__________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已开始。

    (3)为了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简答题。近代中国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民族复兴在思想和实践上实践上进行了哪些探索?简述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资产阶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为振兴中华,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综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复兴的认识。

  • 36、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它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它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请回答:

    (1)欧洲共同体组建的目的是什么?它由哪三大重要机构组成?

    (2)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37、过去的上海,曾被称为“十里洋场”,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用连线方式把下列侵华战争和相应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并概述其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列强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战争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影响

     

     

     

     

     

     

     

  • 38、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为正在失序的世界提供了新的变革动力和新的行动指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谋求共同发展有何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对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重要影响?

    (3)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格局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直接原因是什么?

  • 39、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