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泸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1964年,一个青年给钱学森写信,指出钱学森发表的一篇力学论文中有一处公式是错误的。他没有丝毫恼怒,亲自回信,感谢这名青年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并鼓励青年将意见整理成论文,由他推荐发表。这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没有明确界限,真理与谬误能随意相互转化

    ②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

    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示范”形成了可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资源;三星堆数字大展,将神秘的古蜀文化“推送”给更多观众……眼下,传统文化数字化正在全国各地展开生动实践。传统文化数字化能够(     

    ①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彰显当代文化特质

    ②多模态化全景呈现,延展文化发展空间

    ③赓续中华历史文脉,创新文化传播路径

    ④展示中华文化优越,巩固文化国际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2022年4月,结合之前多轮筛查情况,上海继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研判,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依据风险程度的大小,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划分”原则,进行阶梯式管理。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高低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充分反一个胜利者一个快乐的失败者本身就是另映人民的意愿、保障人民的权益,体现人文关怀将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     

    ①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推动作

    ②调整完善了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用

    ③是对上层建筑的完善,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④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具有决定作用

    A.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5、我国的大豆自给率却不足20%,严重依赖进口。香港中文大学林汉明科研团队接续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耐盐田间实验研究成果,深耕大豆研究20多年,首次实现了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全基因组的大规模遗传多态性分析,育成3个耐逆新品种,并成功应用于我国甘肃农田,为当地农民增收约6900万元。林汉明科研团队的行动证明了(     

    ①投身生产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直接经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检验间接经验的正确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将有助于协调全国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推进数据安全保障和合理流通利用,助力数字中国建设。这体现了(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③调整上层建筑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改革有利于统筹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最不发达国家是指经联合国认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国家。截至2023年3月,全球共有46个国家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其中33个位于非洲。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     

    ①发达国家制定全球治理规则,主导全球治理改革和建设

    ②在最不发达国家偿还全部债务的前提下,发达国家兑现官方发展援助承诺

    ③国际社会理解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实际挑战,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

    ④国际社会继续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开放市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2023年9月以来,在公安部和云南省公安厅指挥部署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执法合作,开展一系列打击行动,取得显著战果,一大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先后移交我方。我国公安部门开展上述活动(     

    A.履行了社会管理职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B.体现我国政府行使管辖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C.体现了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D.履行了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的职能

  • 9、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针对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不同地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发挥出治沙的最大效益。我国已逐步实现了由“沙进人退”的大逆转。我国治沙的成功表明(     

    ①治理荒漠化的成功取决于认识的不断发展          

    ②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实践的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首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④意识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引用名篇经典,是习近平讲话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广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曾被习近平引用的诗文中,对应哲理正确的是(       

    ①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②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矛盾对立统一观点

    ④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2、国家网信办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规则以防患于未然。这是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之举,也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具体体现。国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立法(       

    ①遵循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②是为了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体现了社会意识都能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展

    ④适应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3、漫画《组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着眼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

    B.办事情要坚持求真务实,使客观符合主观

    C.注重系统的整体性,用综合思维处理问题

    D.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14、“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无法改变,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可以改变。毛泽东曾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说,“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这告诉我们(     

    ①把握了时间规律定能“争”朝夕“抓”机会

    ②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

    ③在时间规律面前要“争”要“抓”

    ④时间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15、“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三国志》,意思是说,佳肴美馔,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食材的味道。几千年来,“和”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①“和羹之美”需要各种食材充分融合,文明应在交流中超越文明隔阂

    ②合异制约了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应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③“和羹”以各种食材的差异为前提,文明有差异才能和谐繁荣

    ④各种食材的个性寓于“和羹”的共性之中,文明应以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和现象,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共同的本原是什么?不同哲学派别有不同的回答。以下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吾心即是宇宙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 17、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由此可见(       

    ①香港作为完整政治实体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经济政策更加灵活高效

    ②“一国两制”未改变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管理形式

    ③“爱国者治港”有利于香港长治久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④“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辩证否定观

    D.对立统一规律

  • 19、水下养鱼、水面种稻是一种生态种植养殖共作新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净化养殖尾水,而且可使养殖水面的水上空间和水中富余养分得到有效利用,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塘多收、粮渔双赢。这种生态农业新模式说明(       

    ①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事物价值的最大化

    ②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建立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加系统、有序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精辟地总结了25年来“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揭示了“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密码。从国家结构形式看,成功的密码是(     

    ①香港作为完整政治实体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一国两制”的战略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适合国情

    ④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1、2023年10月,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武装组织爆发激烈冲突,造成双方大量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密集同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沙特等中东国家外交部负责人通电话,就当前巴以紧张局势同各方进行沟通,推动局势降温,避免冲突扩大,保护平民,防止局势升级造成人道主义灾难。材料说明(     

    ①谈判与对话是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②巴以冲突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③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谋求持久和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2023年10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当前巴以局势举行公开会。中方代表表示,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再以联合国有关决议等国际共识为基础,实现巴以和平共处。由此可知(     

    ①联合国能引导国际关系由竞争、冲突走向合作

    ②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

    ③中国是联合国各项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促进者

    ④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随着时代的发展,提起“养生”两个字,不再总是同中老年人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加入“养生大军”,艾叶泡脚、针灸推拿、养生食补等养生形式亦颇受年轻人欢迎。调查显示,“情绪问题”“皮肤状态不好”和“身材不好”成为年轻人担忧的三大健康问题。因此,当代年轻人将养生作为“生活必修课”。上述变化说明(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调整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3、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这是基于(       

    ①“一国”是实行“两制”前提和基础

    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红线不容触碰

    ③主权和领土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事关国家安全·

    ④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决定和影响其他领域的安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4、2013年7月,西柏坡;2015年2月,延安;2016年2月,井冈山;2017年10月,中共一大会址;2019年9月,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走过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处处圣地,宣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增进民生福祉

    D.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驱动,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不能急功近利,要从改善投资环境、科研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更要容许失败。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阐述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容许失败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

     

  • 28、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一系列改革方案密集出炉,全面深化改革也正在形成“新常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国足球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对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说,需要充分履行职责,推动这些改革方案落到实处。

    请分析说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如何履职,推动这些改革方案落到实处。

  •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很多年以来,特别是每年诺贝尔奖颁布前后,在许多中国人心中都有同一个疑问:什么时候诺贝尔奖能颁给大陆的中国人?目前,国内科研体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通过行政化管理和市场化导向。行政的管理,导致了科研环境缺乏一个催生科学创新思维的温床,不能为原创性基础研究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市场导向,或者说借鉴了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简单化的产学研一体的导向,导致了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以及科学界的功利性行为。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研究发现:中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执世界科技发展之牛耳,只是近代以后才开始落后于西方的。这就是李约瑟之谜(也称李约瑟问题)。

    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破解李约瑟之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