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2月8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后李强总理强调,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平台,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抓住主要矛盾综合施策,聚焦瓶颈制约持续攻坚,以实干实绩践行誓言。践行誓言需要( )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②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使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③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决反对唯意志主义
④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努力维持好现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7月6日,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2023年区议会(修订)条例草案》,本次修订的目的在于通过完善地区治理架构把反中乱港分子完全排除于区议会之外,防止再次出现违反区议会职能的议员行为,让区议会恢复到香港基本法第九十七条下的定位,接受中央管治,维护国家安全。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单一制,地方必须在法定权限内行使职权
②香港自治权的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因此必须接受中央的管治
③贯彻“爱国者治港”原则,必须把反中乱港分子排除于区议会之外
④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观的基础,此次修订条例有利于维护政治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4、以《红日》《红岩》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小说以宏伟的史诗格局和磅礴的精神气势,再现中国人民抗敌御侮、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钩沉出中华民族在困厄中求变图强、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逻辑,鼓舞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次又一次的巨大飞跃。这些作品( )
A.源于我国革命改革中的实践,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相互统一
B.推动中华民族增强道路自信,积淀着民族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C.表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红色文化为社会建设提供动力
D.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发挥了文化促进发展的基本功能
5、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五辅》中说到:“故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倍,贫富无度则失。上下乱,贵贱争,长幼倍,贫富失,而国不乱者,未之尝闻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管仲的治国思想中充满了辩证法思想
②管仲已懂得用科学的辩证法治理国家
③辩证思维能够启发人处理好矛盾关系
④辩证法思想就是在对立中寻找到平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美食是时间的艺术,烹调的沉淀让我们与美味相逢,巴蜀之地喜花椒,西北牧民喝奶茶,黔南难离鱼腥草,浙东爱惨了蟹和虾,一地美食的兴起,往往与当地风物密切相关。美食自身也在时光的端详与审视之下,不断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时代的流行风尚、口味的发展变迁等达成默契共振,实现改良与创新。由此可见(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美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④拥抱变化、勇于创新是各地美食保持生命力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认识论角度看,材料体现( )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认识的发展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各国人民“心联通”不断走深走实。“一带一路”倡议一头连接“古丝路精神”的历史厚度,一头连接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思维,既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也为国际社会的进步及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认可度。透过“一带一路”我们感受到( )
①我国积极推动建设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我国积极推动建立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治理体系
③我国的国家影响力、感召力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④我国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封杀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生存空间,并施压欧美国家使其弃用中国企业的设备。美国此举( )
①有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③说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④说明欧美国家的根本利益一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历史由人民书写,未来由人民创造。人民群众最有智慧,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人;人民群众最有力量,平平凡凡的人们所做的普普通通的事情,聚沙成塔共同铸造了辉煌的中国……这启示我们( )
①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②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③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人与自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主动担当,也说明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因此有人说:“环境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科学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哲学问题”。下列能支撑该观点的有( )
①对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超越了具体科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环境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系统化世界观的体现
③环境问题涉及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
④由环境问题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思考,对协调两者关系有哲学的指导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钢铁战士”张雨霏在里约奥运会因紧张发挥失常,一度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后来在崔登荣教练的鼓励和训练指导下,她重拾信心埋头训练。2023年9月29日,她在杭州亚运会游泳项目收官日带病上阵,勇夺了女子50米蝶泳冠军。由此可知(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的特征
②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尽管天气燥热难耐,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的志愿者队伍一直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好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努力增长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努力奉献,将成就自我作为奋斗的出发点
③践行志愿者精神,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拥有幸福人生,需积极投入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谚语通常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此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民间谚语“纸上画藤不结瓜,芦花虽白难纺纱”蕴含的哲理是( )
①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相对的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现代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下列关于代议制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代议制属于现代民主制度
②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③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制度
④代议制保障了民主的全民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3年8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厚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沃土”、搭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阶梯”,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更加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更加主动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体现了( )
①提高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获得国家的认可和肯定
④青年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从“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的2035年远景目标,无不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条主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发展前行的根本动力。这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②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8、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对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决定权
②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享有一定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
③亚太经合组织——中国是该组织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④欧盟——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研究确认旋转射电暂现源(RRAT)就是偶发脉冲星,并新发现了76颗RRAT。相关成果2023年10月2日在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由此可见( )
①认识工具延伸人的器官,促进人类认识发展
②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和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
④只有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才能推动人们的主观认识深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带动“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到鲁班工坊帮助共建国家的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从开展联合考古项目,到举办艺术节,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10年来,中国同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领域合作。这些合作( )
①推动了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发展
②让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
③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交融
④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文化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疯狂“打call”、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成功霸占我们的生活。每一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C.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当然首先必须回答,世界是先有思维还是先有存在的问题;在现实中,人们也需要处理好“计划”和“变化”的关系问题。材料旨在说明,思维与存在( )
①二者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③有无同一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④关系问题的处理影响哲学与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让宪法深入人心,到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强化国家认同……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 )
①依靠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③推动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
④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自觉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文化因传播而繁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2021年9月15日,“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开幕。各国各具特色民间艺术展品让人目不暇接,非洲乐器珍贝鼓、阿拉伯扬琴桑图尔、俄罗斯勺子舞、陕西安塞腰鼓、琵琶、昆曲、斯洛伐克彩瓷餐具……开幕式上的民乐舞蹈组合《碧海扬帆》,再现了各国民间文化交融的壮丽航程。这表明(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在交流中由民族性向世界性转变
③文化具有民族性,各国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④文化具有包容性,要坚持面向世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小赵同学在学习哲学时,遇到一个困惑:都说规律是不可抗拒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现代技术却可以种瓜的豆;特别是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使繁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不是说明规律是可以被改变的吗?
请你帮忙为小赵同学解除困惑。
26、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两个一个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坚强保证。
材料二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前面开放“二孩”。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并对奖励保障等配套制度作了调整完善。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党的领导是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坚强保证。
(2)结合材料二,说明《建议》提出的“全面二孩”政策为什么必须依法启动实施。
27、34. 材料一:面对电商、移动互联等领域的激烈竞争,也为了进一步回购雅虎所持股份等,阿里巴巴权衡在大陆、香港、美国上市的利弊,果断作出决策,于2014年9月19日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获超两百亿美元的融资。随之,其大手笔投资、新项目的启动、新方向的确立份份俘出水面。
材料二:回首从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到发布支付宝、并购雅虎、推出天猫、造节“11.11”,从点滴积累中,人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稍纵即逝的商机,终于等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那悦耳的钟声。谈及未来规划时,马云希望阿里巴巴能在15年内超越沃尔玛……
(1)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蕴含的道理。
28、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贸易与茶叶对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门七件事,要求盐米酱醋茶。”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于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品茗谈艺,乐意融融……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以至西欧、北美、中东、非洲等世界各地生根开花……
依据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9、上海东方卫视报道,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立即部署安排,对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处理。同时,发出紧急通知再次强调各地要结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检查执法工作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做法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