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通过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明显改善流域生态面貌。这启示我们(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③坚持综合思维,立足整体把握全局
④以科学理论为出发点根据实际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诗句与右边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①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②人生万事须自为,硅步江山即寥廓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近年来,青藏高原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持续改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已具雏形,但草地退化、冰川融化、水土流失等威胁依旧不减。2023年4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从立法层面守护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这体现了(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源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能够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④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从哲学上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立足实践,为我国革命和建设提供具体路径
②与时俱进,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④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从建党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党始终能成功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中国共产党的顺势而为表现在( )
①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②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变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
③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德国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该睡觉的时候不睡,会破坏人体内肾上腺素等的昼夜节律,导致其水平异常升高,抑制T细胞对靶标的粘附能力,T细胞和抗原结合受到影响,影响正常免疫功能。这佐证了( )
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②一切运动变化都有规律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人们能依据条件改变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年10月13日,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加政府2019年推动国会颁行的《环境影响评估法》“在很大程度上”违宪。该法于2019年8月颁行后,加拿大绝大多数省份都对该法持反对意见。位于加拿大内陆的能源大省阿尔伯塔省向该省上诉法院申诉该法违宪,并在2022年获得该省上诉法院支持。加联邦政府遂上诉至最高法院。由此可见( )
①加拿大联邦与各构成单位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
②邦联制下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缺乏强制性的约束力
③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纷争由最高权力机构裁决
④实行联邦制对保障地方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3年12月29日,习近平接见驻外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过去这几年,新冠疫情肆虐蔓延,外部势力对我们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给外交工作带来了特殊的挑战,大家也经受了特殊的考验。几年来,同志们持节异域,为国出征,舍小家为大家,在世界各地拼搏奋斗,大家辛苦了。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使节们和外交战线的全体同志致以亲切慰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席的讲话”体现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驻外使节为国出征”体现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驻外使节舍小家为大家”体现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驻外使节在世界各地拼搏奋斗”体现要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给概念下定义,既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又要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以下定义与"刑法是惩治贪污犯的法律条文"所违背的逻辑规则相同的是( )
A.谓语就是在句子中充当谓语的词
B.动物是有生命的有机物
C.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
D.作家是写诗歌的一类人
10、20年青灯黄卷,20多个学科的400多位学者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通过对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开展的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对各个地区的中心性遗址的考古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掀起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中央指示,要“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因为这些成果( )
①实证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特质,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②可以推进历史研究的科普教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③能够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④能够引领社会风尚,推动人们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东南亚国家联盟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遵循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坚持以非正式的调节、协商解决成员之间的分歧和争端。2022年11月,东盟国家领导人在峰会上宣布,原则上同意接纳东帝汶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所有东盟成员国应对东帝汶成为正式成员国提供必要的支持。可见,东盟( )
①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②以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为根本目标
③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④致力于推动区域合作,促进成员国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第三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女孩周某在其母亲安排下与付某相亲。因付某家庭条件较好,周某母亲希望周某与付某缔结婚姻,以后继承付家财产。周某明确拒绝,周某母亲以死相逼。周某害怕家庭关系破裂,又担心母亲寻短见,不得不与付某登记结婚。婚后近一年时间里,双方并未建立夫妻感情。但周某母亲仍不准许周某提出离婚,母女俩多次争吵并发生肢体冲突。此案中( )
A.周某离婚可选择仲裁,因为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
B.周某因胁迫结婚可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C.周某母亲履行了监护职责,进行了必要约束
D.本案属于无效婚姻,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13、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立足新时代,有利于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②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物质力量
③为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具体路径
④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国家至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是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的普遍要求。“爱国主义感情往往是学生信念和行动的基础”“一个人只有热爱祖国,生命才有根基”。这是基于(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爱国主义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野猪数量较快增长,其物种已不存在生存威胁。2023年7月,国家林草局发布调整后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正式在“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中被除名。专家表示,虽然野猪被移出“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但并不意味野猪从此就不受法律保护,可以被随意猎杀。这表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③事物的“变”与“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必须把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在学习“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内容时,张同学认为文化与文明是一回事。下列观点能够反驳该同学观点的是( )
①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
②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③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④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把5个苹果和5个梨放在一起,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很显然,都是5个。这个“5”就是不同事物之间共通的地方,因此,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整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的本原。柏拉图则认为,在数学知识之上,还有更高级的“本原”统摄一切,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论”。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 )
①分歧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上认识的差异
②分歧在于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认识
③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同属于一个基本哲学派别
④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观点都包含着朴素辩证唯物论思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美国屡次实行毫无道德与法治意识的行径,在网络安全领域劣迹斑斑。从2013年“棱镜门”到2021年“监听门”,再到2023年的“泄密门”,美国的网络攻击和网络窃密从未停息。自2017年至今,美国始终是中国遭遇网络攻击的最大来源国。这警示我们( )
①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主导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②要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化解风险
④要反对网络霸权主义,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张老汉在老伴去世后,与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协商,请了保姆袁某照顾自己的生活。一年后,张老汉认为袁某尽心尽意照顾自己,便立了一份医嘱,遗嘱载明自己去世后的房产归袁某所有。后张老汉觉得对子孙过意不去,又自书一份遗嘱,遗嘱明确在张老汉去世后,将其房产变卖,所得款项由袁某与一子一女三人平分。张老汉去世后,其子女与袁某就遗嘱问题产生纠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袁某可以获得张老汉的房产变卖所得的部分款项
②张老汉立有两份遗嘱,内容相抵触,应以第二份遗嘱为准
③袁某可以通过遗嘱继承张老汉的部分房产
④张老汉的子女作为其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优先继承张老汉的房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来自7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参会。与会各国政党领导人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致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发展成就。这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指导各国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发展的理论,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
③只有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才能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诗歌,是诗题和诗句的统一体,“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有些诗歌是即兴而作,诗人有感而发,赋诗之后再为其立一标题,有的诗歌则是因题而起,诗人先定立诗题,然后围绕题目构思诗歌的格律和内容,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由此可见( )
①促使“赋诗”与“立题”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就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歌
②“赋诗”与“立题”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③“先赋诗”和“先立题”的创作路径都抓住了主要矛盾
④坚持“赋诗”与“立题”的对立统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2023年1月21日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伴随全球华人一起,为癸卯兔年播下希望的种子,迎接春暖花开的崭新一年。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利用VR三维绘制等新技术,让上古神兽“走出”文献古籍,和现代生活中的孩子们奇妙相遇。该节目( )
①运用抽象思维,突出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②运用逆向思维,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激发文化自信
③运用辩证思维,正确处理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④运用形象思维,生动直观地展现了上古神兽的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这是因为( )
①通过调查研究中形成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②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使决策符合客观规律
③调查研究是贯彻落实决策的根本目的
④决策的正确贯彻需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努力增长自身才干才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②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应把握事物发展趋势,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深入挖掘高风林等八位行业顶级技工的典型故事,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
高风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做出了竞出贡献。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十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时间允许的误差。否则会瞬间被烧穿或是被漏焊,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35年来,从高质量的操作,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再到创新生产工艺,高凰林不断攀越焊接技术的高峰。高凤林三十五年的品质坚守,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雄冠垒球,但高能耗、低技术、低创新、低附加值让“中国制造”难以真正扬眉吐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依据。
26、背景材料: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万里长城在中国,故宫在中国北京。
辨题: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27、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弘扬女排精神?
28、某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29、材料一 为了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议,全国人大从去年以来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重要法律。例如,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它进一步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强化企业防治污染责任,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公益诉讼制度。2014年11月1日通过《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它进一步拓宽了“民告官”的法律渠道,扩大了可诉行政行为的范围,强化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行政诉讼制度长期存在的“起诉难、审理难、执行难”问题。2015年3日审议通过《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它进一步明确了无法律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减损公民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
材料二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掩耳盗铃”式制发相关文件,标榜征收征用土地的合法性。如今,《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指出,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都必须由法律来规定。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哲学关于“认识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修改法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