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铁门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雇佣工人占有大量生产资料

    B.雇佣工人的生活待遇没有资本家高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复存在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

  • 2、现有A国、B国政坛情况如下:

    A国:2023年10月17日,A国国家选举委员会公布了议会选举的正式结果。现执政党法律与公正党得票率为35.38%,虽然继续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但由于所获席位未能超过半数,失去独立执政资格,使得反对党有机会组建联合政府。根据宪法规定,总统将指派来自赢得最多选票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总理候选人组阁。

    B国:2023年10月27日,B国众议院议长经历持续“难产”后,共和党议员最终以216票当选为该国第54位众议院议长。此前由于党内各派意见的分歧,该议员历经多轮才最终锁定共和党候选人资格。如今,该国国会与政府依旧是经典的“权力制衡”格局。

    根据材料可以推出的结论有(     

    ①B国政党只服务于本党派,以参加选举为政党主要目标

    ②作为A国国家元首的总统,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③B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作为国家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④A国实行代议制政体,议会选举结果将影响政府的产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立法法进行了修改,总结了新时代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实践经验,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为什么立法”“立什么法”和“怎么立法”的问题。立法法的修改表明(       

    ①社会意识变化的根源在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②调整生产关系可以更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③上层建筑的调整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④先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23年3月27日M国再发生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3名儿童在内6人遇害。今年前3个月,该国已有9990人死于枪支暴力,已发生130起造成至少4人死伤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枪支暴力犯罪痼疾难医,这背后牵涉该国的政党分裂、利益集团操纵、民意撕裂等复杂原因。M国总统多次发声控枪,但由于两党分歧严重,国会一直未能通过更为严格的控枪法案。由此可知在M国(       

    ①利益集团专制是其痼疾难医的重要原因

    ②权力制衡限制了国家职能有效行使

    ③采用了其最好的政治外壳即民主共和制

    ④总统作为政府首脑,要对国会负责,受国会监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他多次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     )

    ①表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②意味着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抓住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④是因为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助于抓住发展主动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近年来,某地把全区合理划分为199个网格,把城市治理的主要对象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并注重推进组织覆盖,延伸组织触角。夯实网格队伍,完善服务岗位设置,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责、一员多能”的管理格局,打造多方联动、全民参与、共治共建、文明法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上述举措(     

    ①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②能够保证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③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与精细化服务模式

    ④进一步优化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第一篇章文艺表演《国风雅韵》以“宋韵文化”为基础,使观众既能感知蕴含其中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也可以看到“山水入诗画”“烟雨染江南”等独具韵味的画面。下篇中“水”则寓意着中国和亚洲各国山水相依,携手同行。可见(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发展

    ②文化的精神力量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③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互鉴互融

    ④彰显民族精神是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针对社会上不时出现的“涉防灾减灾”谣言,有关部门和媒体共同发布“涉防灾减灾辟谣榜”,梳理出《“地震云”和动物异常行为都是地震先兆?》《遇到火灾开门就跑?》《闻到燃气臭味后开灯或开火检查?》等8大防灾减灾类典型谣言。“涉防灾减灾辟谣榜” (       

    ①有助于实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③旨在弘扬科学精神,传递真知

    ②有利于人们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④表明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外国哲学精华,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体现(     

    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的科学”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截至2022年3月7日15时,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实时票房突破39亿元,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突破60亿元,《长津湖之水门桥》登顶冠军。电影一经上映,在全社会掀起巨大的爱国热情,电影所带来的社会效应被称之为“《长津湖》效应”,蕴含了巨大的正能量。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④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快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近年来,直播带货发展迅猛,在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购物体验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乱象。有消费者通过直播买鞋时询问是否为正品,得到商家“假一赔三”的回答后下单,收货时却发现商家寄来了4双鞋。对此,商家“理直气壮”地表示:“假一赔三,给你4双有问题吗?”从逻辑角度看,该商家(       

    A.说法前后不一致,违反了矛盾律的具体要求

    B.故意偷换概念,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错误

    C.真假判断不明,主观上犯了“两不可”错误

    D.违反同一律,不符合思维确定性的客观要求

  •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下列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②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③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④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2023年8月9日,某国总统正式批准由总理提交的关于解散本届国民议会的建议。9日早些时候,该国总理在国民议会发表讲话说,10日他将与国民议会反对党领袖举行磋商,并在宪法规定的3天时间内共同决定出看守政府总理的人选。看守政府总理将负责组建看守内阁,在下届国民议会和政府产生前处理国家事务。由此可以推断,该国(       

    ①实行总统制政体,总统是国家的代表       

    ②实行议会制政体,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③政府首脑可以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       

    ④政府首脑由内阁总理担任,要对总统负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说:“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一认识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B.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有规律

    C.人可以认识规律

    D.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 15、2022年是青蒿素问世50周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疾药物,屠呦呦在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经过数百次试验和失败,终于研发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过程是不断克服谬误无限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在研究药物的实践中坚持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扩大了与各主要区域组织的合作,与东盟、非盟、欧盟等全球主要区域组织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合作范围涉及经济、贸易、人文、科技、安全、军事等不同领域。中国日益成为各主要区域组织最活跃的观察员和伙伴国。这充分表明(     

    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主导者

    ②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发展

    ③中国的态度、政策和实践决定着全球治理的未来

    ④国际组织在各种国际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7、陈培永谈到,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着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空想社会主义勾画美好社会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任何思想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和”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既有“天下为公”“兼济天下”的旷达胸怀,也有“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和合思维。中华民族提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追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些优秀传统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B.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凝聚各国共识

    C.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

    D.植根于中华历史,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

  • 19、2023 年5月,教育部就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到2025年,我国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所决定的

    ③社会意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1、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建立了矩阵力学。这表明(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不断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22、202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释放出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的强烈信号,对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采取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等行为依法严惩。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公民网络参与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②公民行使决策权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

    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④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3、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中国式现代化(        )

    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具体方案

    ②突破了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③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的统一性体现出来的

    ④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4、彝族青年立克拢拢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他想村里做些什么。他给自己打气,“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立克拢拢先在村里当代课教师,想改变当地“读书也没啥用”的观念;又带着大家做肉牛养殖,不到一年,养殖合作社利润就达到16万元。立克拢拢的事迹表明(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放弃个人利益

    ④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小赵同学在学习哲学时,遇到一个困惑:都说规律是不可抗拒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现代技术却可以种瓜的豆;特别是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使繁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不是说明规律是可以被改变的吗?

    请你帮忙为小赵同学解除困惑。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材料:201416日,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近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

    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材料的观点。(12分)

     

  •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建设不能“千城一面”,必须凸显城市独特的烙印,延续自身的历史文脉。正如提到西安就想到大雁塔,提到成都就想到宽窄巷子……宜宾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翠屏晚钟、真武道魂,既是风景名胜,也是人文盛场;大观楼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矗立,大小碑巷述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五粮液世界闻名,酒香与沉淀千年的酒文化一起弥漫在每条大街小巷……城市历史文脉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市文化精髓、优良文化传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给人以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城市建设必须凸显城市独特的烙印,延续自身的历史文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2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四个合理性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