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村改革持续发力。吉林省委省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同时打造美丽乡村,不断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整治环境,积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千村示范”,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吉林省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功在于( )
①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制度,深刻影响农村改革发展进程
②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③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在论新中国制度建设时,毛泽东说:“如果完成了全国革命的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功夫。”所谓“铲地基”就是废除旧中国的封建制度、官僚资本主义制度,“起房子”就是建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起房子”对我国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 )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得以结束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地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实施以工代赈,已累计吸纳群众务工就业120余万人,发放劳务报酬140亿元,人均增收1.1万余元,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国家重视开展以工代赈,意在( )
①增加低收入者的劳动性收入,逐步消除收入差距
②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致富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拓宽群众共同富裕的路径
④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
①进步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②人民的理论,站在人民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③科学的理论,已经完成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④实践的理论,能够正确反映当今时代的任务以及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各项,能体现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是( )
A.某省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向国际游客推出精品旅游线路
B.某网上订餐平台发布的食品图文信息与收到的实物不符
C.今年夏天某地西瓜价格上涨,瓜农一哄而上大量种植西瓜
D.某运动品牌在2023年篮球世界杯期间利用广告推广其产品
6、“新基建”包括三大领域: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比如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我国加快“新基建”能够( )
A.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B.发挥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作用
C.为形成经济发展新模式提供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持
D.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7、《尚书》有云:“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指出“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强调“年轻干部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这启示党员干部要( )
①坚持依法用权,不断提高行政水平
②始终严于律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遵守党纪党规,不断锤炼政治品格
④坚定理想信念,放弃自身特殊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同人民的命运密切相关。社会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从北大红楼旧址、党的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从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到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淮海战役纪念馆,全国有3.6万余处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超百万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这些革命文物( )
①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
②能够帮助人们全面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历史
③是记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历程的生动教材
④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 )
①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②宣告了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彻底失败
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④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 )
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B.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D.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2、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达825967.4亿元,同比增长8.3%;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3148.2亿元;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这表明( )
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③民营经济禁止进入国家垄断行业
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从“1+N”系列文件出台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路线图更清晰、发力更精准的国企改革笃定前行。十年来,央企资产总额突破70万亿元大关,实现利润15.7万亿元,年均增长8%,央企户数从117家调整至98家。国企改革旨在( )
①促进国有资产不断优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增强国有经济在所有行业和所有领域的控制力
③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促进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④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公有制的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引用名篇经典,是习近平讲话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广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下列名篇经典的引用与“十四个坚持”对应正确的是( )
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③“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④“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于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对应正确的有( )
A.党的八大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十一届六中全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基于新时代的到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界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
C.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已经居世界前列
D.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1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这体现出党和人大的关系是( )
①人大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②党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③党要支持人大依法依章程履行职权
④党和人大之间相互制约、互相牵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不懈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下列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结合国情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
②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19、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其重大意义在于
A.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B.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C.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D.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20、202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施行20周年。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延续、出台,在惠企利民的同时为经济稳定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效果来看,减税降费政策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有效提高了场信心,特别是关系民生的中小微企业从中得到了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从中能够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①科学的宏观调控可以促进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②减税降费政策能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
③减税降费政策能更好激发中小微企业的生机活力
④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至1976年,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这告诉我们( )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④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浙江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以数智赋能工程,参建了十余项标志性杭州亚运建筑。民间资本参与体育场馆建设说明( )
A.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力、控制力
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D.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23、为了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制定颁布了相关措施。要求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推动居住区内公共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电价,对执行工商业电价的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对以上政策分析正确的是( )
①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通过价格、供求引导居民节约用电
②充换电设施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必会降低工商业用电成本
③落实购置税减免政策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④分时电价引导居民错峰用电,能够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开展集中学习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旨在( )
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 ②增强历史主动,改造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③加强自我革命,走在时代前列 ④提高斗争本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为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国务院决定,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此举体现了( )
A.国家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
B.市场调节能够实现优胜劣汰
C.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
D.市场对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
26、2023年12月1日起,我国施行《社会保险经办条例》。《条例》从行政法规的高度,为解决当前存在的不同社保险种的经办制度“碎片化”、参保人就业和迁徙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不畅等问题提供制度保障。《条例》还规定了社保领域的失信认定和记载制度。该条例的规定是基于( )
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
②优化初次分配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需要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明晰
④促进人才自由流动激发经济活力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既立足中国国情,又坚持马克思主义
③为其他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④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也给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增添了信心。由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②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③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提供新选择
④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从我国“运10”研制的戛然而止到与麦道公司合作的无疾而终,从21世纪之初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到中国商用飞机的应运而生……中国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与党中央战略布局、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相关,国内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近20万科研人员协作攻关的成果。这充分展示出( )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强化按劳分配能有效激励科技创新发展
③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④中国积极推动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某班学生正在以“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乙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丙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基本确立
丁同学: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31、材料一:2015年,某市就推进中小微型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作如下要求:为缓解资金问题,提高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规范市场金融秩序,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高利货等违法行为;同时,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责令停止和限期改正高耗能、高污染中小微企业。
材料二:一批中小微型企业抓住机遇,取得骄人成绩.他们有的潜心研发高、精、尖的产品,极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的大幅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坚持科学管理,提升竞争力;有的坚持对用户负责,售后服务要求严格,以赢得巨大的市场回报;有的根据市场不断调整定位,且坚持以质量增强竞争力;有的积极吸引外资,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并坚持走出国门参与竞争。
(1)材料一中某市政府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做法,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哪些手段?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小微型企业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32、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所有工作。
33、近年来,有关民生的重大事项,政府部门都要举行听证会。这是因为
①举行听证会有利于实现公民对关系切身利益问题的合理关切
②举行听证会有利于制定更科学的法律法规
③举行听证会有利于保障参会各方利益
④举行听证会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积极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4、2016年2月份正逢春节假期,水产品价格涨幅居前。由于2月份天气寒冷,水产品捕捞活动减少,且春节期间集贸市场商贩休假,经营摊伉减少,这使得市场上鲜活水产品供应相对偏少;鱼虾蟹贝类水产品为营养价值高的应节食鼎,是消费者节日的首选;此外,近两年,水产品养殖、运输、捕捞、人工、饲料等成本也持续上涨,推动了水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
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依据材料分析水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35、价格变动对生活与生产的影响分别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