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0.1mol/L硫酸、②小苏打、③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0.1mol/LNaOH溶液、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Al2O3、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在⑦中缓慢加入⑥,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酸雾的有毒气体之一,汽车尾气中的NO主要来自N2和O2在汽车气缸内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为了减少污染需使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净化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中还原剂为___________, 被氧化的元素___________。
(2)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原理是在金属催化下,用还原剂(如NH3)选择性与NOX反应生成N2。写出NH3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3)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时,可用尿素[CO(NH2)2]还原NO2既安全又高效,且产物都是空气的成分。与SCR法相比,等物质的量的尿素与氨气可消除的NO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不考虑副反应)。
(4)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NO2和NO。用NaOH溶液吸收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NO2+2NaOH=2NaNO2+H2O 2NO2 + 2NaOH = NaNO2 + NaNO3 + H2O
现有平均组成为NOx的NO、NO2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无气体剩余,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4、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稀的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人剧烈运动时,身体感觉酸困,是因为体内乳酸浓度增大。乳酸中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H2 的45倍,其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6:1:8,通过计算确定乳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
6、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实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K2Cr2O7+____HCl____KCl+____CrCl3+____Cl2↑+____H2O。
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分子个数为1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3)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与硫酸、硝酸的反应如下:
i.Cu2O+H2SO4=CuSO4+Cu+H2O;
ii.3Cu2O+14HNO3(稀)=6Cu(NO3)2+2NO↑+7H2O
①用单线桥标出反应ii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②请写出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硫酸和盐酸组成的混合液100.0mL,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5.13g,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2.330g,同时测得滤液中的OH-离子浓度为0.100mol·L-1。(设溶液总体积始终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原混合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
8、小组同学探究Na2CO3的性质及工业制法。
(1)用Na2CO3固体配制100mL0.200mol·L−1Na2CO3溶液。
①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
②计算需要Na2CO3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g。
③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探究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向0.200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无气泡,继续滴加,产生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_______。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图为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已知:i.NH3溶于水生成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如NH3+HNO3=NH4NO3。
ii.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 NaCl | NH4HCO3 | NaHCO3 | NH4Cl |
溶解度/g | 36.0 | 21.7 | 9.6 | 37.2 |
①煅烧炉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沉淀池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9、氮的氧化物(NO、等)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必须脱除才能排放。
(1)臭氧脱硝法:氧化NO结合水洗,可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氨气催化吸收法处理尾气法:已知7mol氨气恰好能将含NO和共6mol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
,则混合气体中NO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3)研究不同温度下经酸化处理的溶液对NO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在60~80℃时,NO脱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4)同时净化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硫酸和硝酸,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各室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氧化室:
清除室:、
(固体)
分解室:(固体)
物质X和Y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
与
反应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金属复合材料可将酸性水体中的
转化为
和
,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金属复合材料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图中的去除机理可描述为_______。
10、(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如下反应:8H2O +5R2O8n−+2Mn2+=2MnO4−+10RO42− + 16H+,又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R2O8n−中n的值为_____________。
(2)在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的反应中,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
11、某科研小组设计利用甲醇(CH3OH)燃料电池(酸性溶液作离子导体),模拟工业电镀、精炼和海水淡化的装置如下。
(1)甲装置中c口通入的气体是____,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乙装置用来模拟精炼和电镀。
①若用于粗铜的精炼,装置中电极C是_____(填“粗铜”或“纯铜”),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CuSO4溶液的浓度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用于电镀金属银,则电镀液宜使用_____溶液,镀件是_____(填“C”或“D”)。
(3)电渗析法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某地海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如下表,现利用“电渗析法”进行淡化,技术原理如图丙所示(两端为惰性电极,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离子 | Na+ | K+ | Ca2+ | Mg2+ | Cl- | ||
含量/mg·L-1 | 9360 | 83 | 200 | 1100 | 16000 | 1200 | 118 |
①淡化过程中在__室中易形成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该室中除发生电极反应外,还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②产生淡水的出水口为__(选填“e”、“f”、“j”)。
12、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①溴水为溴的水溶液,溴水为橙黄色,溴蒸气为红棕色,均有毒
②氯水为氯气的水溶液。
实验记录如下: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打开活塞a,滴加氯水,关闭活塞a | A中溶液变为橙黄色 |
Ⅱ | 吹入热空气 | A中橙黄色明显变浅;B中有气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混合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Ⅲ | 停止吹入空气,打开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 |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橙黄色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II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III,混合液逐渐变成橙黄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由操作I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由操作III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6)实验反思:实验操作III,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
13、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则
(1)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2)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
(3)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
(4)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mL
14、某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省略夹持装置及连接胶管)。
本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有:稀硫酸、稀盐酸、过氧化钠、大理石、水。试回答:
(1)图中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数字编号):⑤→___________→⑧。
(2)装置C中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为了较准确地用E装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还应注意___________。
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反应结束即可立刻读数,以免氧气溶解到水中影响实验结果
C.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D.实验结束读数时若甲管中液面高于乙管时,所测气体体积偏小
15、锌基准固态电池磷化钴镍电极具有高电导性,使锌离子电池在大电流密度下性能优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不同状态的磷中,失去一个电子需要吸收能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处于激发态的是______。
A. [Ne] B. [Ne]
C. [Ne] D. [Ne]
(2)与基态镍原子具有相同数目未成对电子的第三周期元素有______(填元素名称)。
(3)锌、钴、镍可形成[Zn(N2H4)2(N3)2]n、[Co(NH3)6]Cl3、[Ni(NH3)6]SO4等配合物。
①[Zn(N2H4)2(N3)2]n中配位体是______。
②氯化钴(Ⅲ)的氨合物钴离子配位数为6,制备条件不同,所得晶体结构不同。有活性炭催化时,主要生成橙黄色晶体[Co(NH3)6]Cl3,已知[Co(NH3)6]3+是以Co3+为中心的正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若其中2个NH3被Cl-取代,则所形成的[Co(NH3)4Cl2]+的空间结构有_______种;没有活性炭时,所得主要产物是紫红色晶体,化学式为Co(NH3)5Cl3,向含0.1mol该晶体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可得白色沉淀28.7g,该晶体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