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
(1)从能量变化角度研究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从断键和成键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 H-H | O=O | H-O |
键能(kJ·mol | 436 | 496 | 463 |
则生成1 mol 放出热量___________kJ。
(3)将Zn棒和Cu棒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某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装置。
①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Zn棒为原电池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可观察到Cu棒上有气泡生成,写出Cu棒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移向___________棒。
②若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则Cu棒上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Cu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一)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用如图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O →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______
(2)曲线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若使用催化剂,可使H2产量增多吗?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
4、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利用所学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氮化硅熔点高、硬度大、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据此推测氮化硅可能有哪些用途:____(填字母)。
A.制作坩埚
B.用作建筑陶瓷
C.用作超导材料
D.制作切削刀具
(2)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为____,将原料经过混合、粉碎,在玻璃窑中高温熔融,生成Na2SiO3和CaSiO3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
(3)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根据元素周期律,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强,请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证明此结论:____。
5、下列物质中①CO2 ②NaClO溶液 ③NaHCO3固体 ④C12H22O11(蔗糖) ⑤H2SO4溶液 ⑥铁
(1)能导电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以上填写物质编号);
(2)属于电解质的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平化学方程式:NaClO+NaI═NaIO3+NaCl__________。
6、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法分离提纯物质,将分离提纯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B.升华C.结晶D.分液E.蒸馏F.过滤G.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1)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5)_____除去混在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6)_____提取碘水中的碘。
7、现有下列物质:
A.豆浆, | B.食盐水, | C.铁, | D.硫酸,E.氢氧化钠固体, |
F.纯碱,G.泥水,H.二氧化碳,I.水。
请将它们的序号或所属类别填充到下列横线上。
8、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单质,根据其分子式完成下列各题:
(1)质量之和为96克的O2和O3的气体混合,其氧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____。
(2)现要配制1 mol·L1 Na2CO3溶液250 mL,求:①需要固体Na2CO3_____________g;②需要含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Na2CO3·10 H2O) g;③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4 mol·L1的Na2CO3溶液 mL;④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密度为1.12 g·cm-3的Na2CO3溶液 mL。
(3)在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中,可能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小的有:_________
A. 固体Na2CO3放在右盘(1 g以下用游码);
B. 容量瓶用碳酸钠溶液先润洗;
C. 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D. 定容时,溶液未冷却;
E. 定容时视线仰视;
F. 摇匀时,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但未补加水;
G. 容量瓶未干燥。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科技人员研究得到一种新型材料——泡沫铝。它是把发泡剂加到熔融或固体粉末的铝合金中而制成的,其优点是硬度高,密度小(约为0.16克/厘米3~0.5克/厘米3),比木材还轻,可浮于水面,又有很大刚性,且隔音、保温,是一种良好的建筑材料和轻质材料,可大批量投放市场。
(1)铝制成铝箔作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哪一性质(_____)。
A.金属光泽 B.延展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2)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物)而对铝起保护作用,但这层氧化膜(氧化物)遇到强酸或强碱都会溶解,请写出:
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相同条件下所得H2的体积之比____________。
(4)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____。
(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相同条件下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
A、5.4g B、3.6g C、2.7g D、1.8g
10、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形成的离子均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B和C的单质都能跟水剧烈反应,1molB单质跟水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11.2LA的气态单质。1molC单质跟水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11.2LH2,则:
(1)A、B、C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
(2)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
(3)写出A与C按原子个数1:1结合的电子式______。
(4)写出B与水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1、(1)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______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 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当16g 硫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
(3)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上述反应中,若有10个铝原子参与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个,用“双线桥法”标明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12、在实验室里,某同学想探究金属元素相关性质。试完成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根据这些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②_____。
(3)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
(4)写出利用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氢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0.2mol Fe2+与氯气完全反应转化成Fe3+ 的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是______。
13、将6.5g锌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得到80mL混合溶液。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⑴反应完全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多少L?
⑵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4、铁粉具有平肝镇心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设计利用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下。
实验室中可用(用废铁屑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和
在如图装置模拟上述流程中的“转化”环节。
(1)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欲将得到的溶液和
溶液混合,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混合后反应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溶液要现用现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干燥”的主要目的是脱去游离水,该过程中会有少量在空气中被氧化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取干燥后的
样品11.33g,与木炭混合后焙烧,所有铁都被还原为还原铁粉,最终得到还原铁粉5.6g,样品中杂质
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在高温条件下,过量的木炭与
反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5、氮氧化物是引起雾霾的重要物质,某化工企业为综合处理含NH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O、CO、CO2、SO2、N2,不考出其它成分),设计如图流程。
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1”的主要成分有Ca(OH)2、____(填化学式)。
(2)通入“适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
(3)NaNO2属于____(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4)过程IV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每生成3.36L (标准状况)无污染气体,理论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5)过程V捕获剂接获的气体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