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中桃林美景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静美,为下文桃花源的出现做了充分铺垫。
B.《卖炭翁》一诗记述了一个宦官及其爪牙强夺百姓财物的故事,并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C.《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寄托了作者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展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
2、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坏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与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
B.志怪者也(记载) 固不知子矣(固然)
C.请循其本(追溯)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中的一首。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B.《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的“三吏三别”组诗中的一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叙事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请从写法角度简要赏析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默写古诗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古诗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两句)
① 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请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和颈联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下片。
______________
7、走近名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语段选自《______》。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______、______”的艺术家。文中的“你”是作者的长子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担当的力量
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就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②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
③担当的力量源自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把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④担当的力量源自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
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201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B.担当的力量源自爱。
C.担当的力量源自责任。 D.担当的力量源自传承。
【2】对本文第⑤段采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C.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D.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式。
B.文章第③段中的A、B、C三个画线句可以调换位置,不影响行文的论述。
C.本文首先提出“担当的力量源自何处”这一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D.第③段中“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的“一直”不能删,因为这个词是强调这些人长期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人学习的榜样,删掉就表明只是现在是榜样。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就是舞台,在每一处盛开。每个人都在饰演着不同的角色,都在用炽热的心演绎共同的精彩。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用自信和热情主动出击,才能成为舞台的主角,释放最美的光彩!
请以 “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