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顷(qīng)刻 庇(bì)护 头衔(xuán) 枯涸(hé)
B. 踪(zhōng)迹 寻觅(nì) 爱慕(mù) 酝酿(liàng)
C. 滑稽(jī) 撇(piě)开 蜷曲(juǎn) 贮蓄(chǔ)
D. 称(chèn)职 料峭(qiào) 应和(hè) 东方朔(shuò)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羸弱(1éi) 决逐(jué) 剥落(bāo) 心有灵犀(xī)
B. 潜入(qián) 腐化(fǔ) 契约(qì) 五脏六腑(fǔ)
C. 闲暇(xiá) 消蚀(xiāo) 取缔(dì) 鞠躬尽瘁(cuì)
D. 一摞(luó) 炽热(chì) 负荷(hè) 本末倒制(zhì)
3、关于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一文中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是由我国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C.《说和做》主要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两个方面,作为学者,他是“说”了也不一定“做”;作为革命家,他“说”了,也跟着是“做”。
D.《回忆鲁迅先生》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借以向世人展现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的,更真实的鲁迅。
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选的《乐府诗集》,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他人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D.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
C.《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B. 叶老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C.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D. 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
7、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 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 “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 “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求二石兽于水中______
(2)棹数小舟______
(3)曳铁钯______
(4)转转不已______
(5)秦悉坑之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3】对于河中石兽,甲文中寺僧“求之水中”“求之下流”,讲学家认为应“求之地中”,作者通过他们的错误,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请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乙文中赵括最终兵败身死,葬送了赵国军队,请你用一个相关的成语概括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4】请根据甲、乙两文中讲学家和赵奢所说的话,分别概括他们是怎样的人。
9、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游山西村》中表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3】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
【4】“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11、 在那颗星子下
舒婷
①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②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③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11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崩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10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了读书。
④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触犯校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上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⑥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⑦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⑧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
⑨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作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⑩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扛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⑪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⑫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⑬慢!
⑭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50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⑮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⑯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地鸣叫。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⑰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哦,我的林老师。
【1】请根据提示,概括出“我”与林老师之间发生的几件小事。
偷看电影,巧遇老师→①_______________→重考露馅→②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1)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
(2)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
【3】第⑰段画线句“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中,“纤细”和“沉甸甸”是否矛盾,为什么?
【4】本文标题中的“星子”仅是指自然界的星空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有人说文中的林老师和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敬吾老先生都关爱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既严格又亲切,两文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请将“我知道你的__________”补充完整,然后以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可以是词或短语,注意搭配得当,不要出现语病;
②做到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注意写出细节,不少于500字;
③联系自己的生活或社会现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④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