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B.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C.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D. 郎朗演奏的钢琴曲真是太神妙了,我不仅听得入了神,而且其他的听众也都陶醉了。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嗥鸣(háo) 凛冽 一如即往(jì) 鲜为人知
B.诘问(jié) 烦躁 忍俊不禁(jīn) 无精打采
C.炽痛(zhì) 塌败 沥尽心血(yǒu) 断壁残桓
D.咀嚼(jué) 骷髅 扑朔迷离(suǒ) 眼花瞭乱
3、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B. 祥子被杨先生叫去拉包月,在相处中,祥子把杨先生当作“圣人”。
C. 曹先生因为被自己的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又回到了人和车行。
D. 虎妞因为难产与未出世的孩子一起过世了,祥子为了帮虎妞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和做》一文围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取了典型事例刻画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形象。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鲁迅先生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C.《孙权劝学》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吕蒙读书后的惊人变化,说明读书学习对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
D.《土地的暂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后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的短篇小说。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五四运动距今100多年了,在这l0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走过万亩梨园,被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置身于姹紫嫣红的花海中,春风徐徐,玉枝轻摇,花瓣洁白,随风飘飞,在湛蓝的天空中,如雪花飘舞,仿佛一片神奇的冰雪世界!
D.我们是心有灵犀的知己,友谊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一页。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谣言(yáo) 元勋(xūn) 孕育(yùn) 鲜为人知( xiān)
B.昼夜(zhòu) 罗布泊(pō) 开拓 (tuò) 至死不懈(xiè)
C.选聘(pìng) 无垠(yí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D.殷红(yīn) 萦带(yíng) 彷徨(páng huáng)鞠躬尽瘁(cuì)
7、下列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是远望之景,以设问统领下文,诗人借齐鲁两地的美好山色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B.颔联中“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之态,突出了泰山山势绵延不尽的特点。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D.本诗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8、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A.有仙则名/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B.斯是陋室/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
C.阅金经/阅十余岁(《河中石兽》)
D.无丝竹之乱耳/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狠儿狼》)
【2】下边写“何陋之有?”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B.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C.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河中石兽》)
D.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杞人忧天》)
【3】类比是这篇铭文主要采用的写法,可以把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形象凸显出来,请你选择文中一处地方作分析说明。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一根善的拐杖》,完成小题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
⑩人群出奇地安静。
⑪没了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站在那里却像一棵参天大树。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⑫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
⑬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各扫门前雪,整天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样。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⑭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使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摇摇晃晃。
【1】结合选文具体内容,概括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2】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粗糙”和“光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11、阅读《淡竹》,按要求回答问题。
淡 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②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极像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入世让它们踌躇满志,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动物。几只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妈妈的乳头。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③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④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⑤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⑥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⑦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⑧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⑨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 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⑩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第②段突出了所写植物怎样的共同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有什么作用?
【2】文中竹“直”“空”“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第⑧段写了李白等诗人及其诗句,能否把这段内容删掉?为什么?
【4】本文语言形象优美、含蓄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
【5】本文写“竹”,为什么用“他”来称代?
12、任选一题作文
(1)留在我记忆中的芬芳
要求:①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我终于找回了_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