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双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问(jié) 选pìn) 深xiāo不足道(wēi

    B. zuò)  起(dié)  对(xiào)  家喻户xiǎo

    C. ) 粗zhuō)  嗽() 深痛绝(è

    D. 异(chà)  池(diān)  狂lán为人知(xiān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uì)   (dù)   马革(guǒ)

    B. (jīn)   (jǔ)   当之无(huái)

    C. (gèn)   (mí)   而不舍(qì)

    D. (miù)   (zhuō)   义愤填(yīng)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C. 《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种文体。

    D. 《孙权劝学》一文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即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

  • 4、下面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在高,有仙/则名。 B.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C.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水/生  明/书声琅  锋芒毕/崭头角

    B./复  堂/巧成拙 失群伍/丢三

    C.汗/能  紧/悬崖马  而不舍/提纲

    D.对/场  市/炙人口  头昏脑/水船高

  • 6、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除了写祥子,还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等,展现了当时的世态图。

    B.《陋室铭》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爱莲说》作者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卖油翁》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英国诗人普希金。

    C.《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D.《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中“鸿儒”指博学的人,“白丁”指平民,即没有功名的人。

  • 7、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B.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与斗牛相比。

    C.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D.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3)香远

    (4)亭亭净

    (5)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2】【2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3第一自然段通过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的风度等三个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请你从托物言志角度说说这三个方面分别突出“君子”的哪些特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4】【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______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   麻雀的气性

    沈轶伦

    ①校园像个池塘。下课铃一打,学生涌到操场上玩,就是涨潮。上课铃一打,学生回教室,校园安静下来,如退潮。

    ②退潮的时候,食堂的师傅烧菜、门卫整理收发室信件,司机在车库冲洗校车。小罗背着他的修理箱走来走去,去修跑道的护栏,修花圃的栅栏、修领操台的台阶。偌大一个校园,每天总有东西坏,小罗总有东西要修。任何人都可以差遣他,老师的办公室要装个灯泡、修个抽屉,只要对着校园空地喊一声“小罗、小罗”,他总会小跑着来应一声。

    ③其实小罗当时也已中年,但老师们大都比他年长些。后来,即便新分配来做老师的大学生也跟着叫。“小罗去做那个”,“小罗过来修这个”,小罗满脸笑着应承,听凭这些比他小十几岁的老师指挥。

    ④小罗没有办公室。平时忙完了,就在自行车棚里搭个椅子栖身。每逢周五有劳动课,高年级的学生被要求去打扫校园,包括擦自行车棚。到了车棚,就是到了校园的背阴处,老师们管教不了,调皮的男生认出校长的自行车,要去拔气门芯。

    ⑤小罗见状,紧张地起身,像驱赶瓜田里的猹一样“咻咻”挥手,要把我们赶走。但学生知道他的身份,并不因为他是成年人而畏惧。带头的孩子捡起石头敲着自行车棚的铁栏杆,整个车棚震动起来,大家浪潮一般有节奏地大叫“小罗,小罗,猪猡,猪猡”。小罗青着一张脸。

    ⑥我见过他一个人把一棵台风天倒伏的罗汉松从花圃拖走,我见过他用锯子将废弃的大块黑板分开。但现在他对着一群半大的孩子,双手紧握在裤兜里,一句话也不回嘴。

    ⑦那年暮春时,我在校园的竹林里玩。看见一只受伤的麻雀在地上跳,双手一拢就抓住了。麻雀不是能轻易捉到的动物,一时同学们都过来围观。扛着修理箱经过的小罗看到,也停下来看。我炫耀战利品一样,双手把麻雀捧得高高凑到他鼻前。小罗瞅了一眼就断言“养不活的”。

    ⑧“我一定能养活。”兴头上的我,不高兴被一个修理工泼冷水。我百般抚摸麻雀褐色的羽毛,发誓会好吃好喝对待它。回到家里,父母帮着准备了大米又买来小米和玉米碎,但麻雀什么都不吃。折腾数日后,它飞到书橱底下躲藏,偶然传出几声哀鸣,但任凭我在外面撒米倒水地诱惑,它怎么也不出来。又如此几日,等到最终被找出来时,已是一具尚有余温的鸟尸。

    ⑨回到学校,小罗见我,问:“麻雀呐?”我咬牙不响。小罗说:“麻雀气性大,你们城里人不懂的。”我瞪着他问,“什么气不气?”小罗本来扛着一扇碎了玻璃的窗。这时他放下窗,摸了摸我的头。我嫌他手脏,一溜烟跑了。

    ⑩有过那么一个下午。我从二楼跑向一楼时,看见小罗正从教室里拖出几根废弃的课桌腿。见四下无人,我一时兴起,叫“小罗,小罗”。

    ⑪他应声抬头,下意识地张嘴回应。但见是个小学生,又把一声“哎”吞了回去。我就来了劲,继续一迭声叫他“小罗,小罗,小罗”。他停下手里的活,径直走过来。我一时有点惊讶,但也不由自主立定,从二楼的平台上往下看他。

    ⑫他没有上楼,只是在楼梯口站住,抬头说:“你得叫我罗老师。”说完,拍了拍手上和衣襟上的灰,抬头看着我的眼睛,等待着我开口。我不肯开口,我从楼上俯视他。

    ⑬他接着说:“小罗,是他们才可以这样叫的。你是小孩子,你不可以,不然就是没规矩。”

    ⑭我说:“对老师才讲规矩呢。”

    ⑮他说:“我和他们一样的,也是你的老师。我在这里工作,也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⑯我想否认。但终究没有。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上课铃一打,学生回教室,校园安静下来,如退潮。

    2根据选文第②③段内容概括小罗在学校里的工作及其表现。

    3请根据第④~⑯段内容,概括与小罗有关的三件事。

    4第⑨段“麻雀气性大”是什么意思?以“麻雀的气性”做标题有什么好处?

    5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小罗是个怎样的人?

  • 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父与子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堆满碎砖乱木及歪扭的钢筋骨架的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A 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B 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每天早上送儿子上学,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挖。

    在他清理挖掘的时候,不断地有一些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C   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样做无济于事,回家去吧。”

    “冷静些,你要面对现实。"

    这位父亲双眼D 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我们又饿又渴又害怕,现在好了。”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过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填入A、B、C、D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猛 坚定 绝望 直直 B.坚定 猛  绝望 直直

    C.猛 直直 绝望 坚定 D.坚定 猛  直直 绝望

    2阅读文章,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

    事件

    父亲的情感或态度

    父亲发现儿子所在的教学楼变成废墟。

    (1)

    (2)

    坚定

    父亲听见儿子传出的声音。

    (3)

    (4)

    幸福

     

     

    3段划线句若改成“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表达效果没有原句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过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父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儿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题目:严格,成就别具一格的自己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注)作文是遵循下列要求:①不要使用网络语言;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③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