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兰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kàn   mǎng   忧心忡(zhōng

    B.pài   望(níng 如(   悲天人(mǐn

    C.冽(lǐng zuò   鸣(háo 不可摸(zhuō

    D.问(jié   壁(qiào 溅(bèng   为人知(xiān

  •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唐(túi   qiàn   人声 无量

    B.shèn )情   翔盘旋 忐忑不安

    C.红(yān    (zhān) 畅淋漓   珊珊来迟

    D. (tǎng) 不解之   中西合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创作,后经聂耳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C.“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他们因为在散文创作上成就突出而获此称号。

    D.《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 本文是以紫藤萝花为线索,赏花”“悟花”“忆花的顺序来行文。

    C. 文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D. 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为了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十八岁,称为弱冠。

    B.十二生肖中,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亥为狗。

    C.“不吝赐教”“高朋满座”“鼎力相助”“蓬荜生辉”“欢迎光临”“惠存”“垂询”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D.“清明”之后是“谷雨”,“秋分”之前是“白露”,“处暑”的“处”是“正当”的意思,意思是正当天气炎热的时候。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B. 叶老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C.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D. 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

  • 7、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妇儒皆知 挚友 鞠躬尽瘁 屏障

    B.沥尽心血 深宵 锲而不舍 取缔

    C.浩浩荡荡 吩咐 微不足道 镐头

    D.大庭广众 诘问 当之无愧 疮疤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河中石兽

    一老河兵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一老河兵

    (2) 如再啮

    (3) 反溯流逆上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老河兵为什么能提出正确的看法呢?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贾生》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平坐是一种情感

    李雪峰

    ①巷口的街上,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大众餐馆,蜂拥在这里的,多是一些拎着安全帽,挽着裤角的民工。

    ②我家就在距巷口不远的地方,因为平时太懒散,早餐和晚餐很少做,所以常常就近到巷口的小餐馆里草草地吃一点。

    ③有一天傍晚,我赶到巷口的小餐馆时,正值民工们晚餐的高峰期。我要了一个馒头和一碗稀粥,在店里找了两个来回,也没有找到一个闲置的座位来。已经熟识的老板娘不好意思地跟我解释说:“真不巧,没有座位了。”然后又征询地笑着给我解围:“要不,我让谁给你腾出一个座位来?”我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她就对着店角一个餐桌上的人叫起来:“王大山,你端上碗去外边吃去!”那个正埋头吃饭的人抬起头向我和老板娘望过来。那是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虽说赤着脊梁的身板看起来还很壮实,但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稀疏了。他局促地瞅了一眼端着碗的我,又瞅了正看着他的老板娘一眼,就端着碗站了起来,准备到店外去。我忙对他说:“大哥,你坐吧,我到外面去!”就抢着走到了店外。

    ④外面的确已没有了坐的地方,但站着吃饭我又不太习惯,心里试了几次,终于找到了一个空隙,也像那些民工一样,端着碗蹲了下去。刚吃了几口,旁边一个民工和我搭讪:“俺们这样习惯了,大兄弟这样蹲着吃真委屈了。”我笑笑说:“委屈啥呀,前些年在农村老家,哪顿饭不是这样蹲着吃的!”

    ⑤“兄弟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旁边的几个民工高兴地说。有人说:“怪不得呢,要不兄弟能来这样的破地方吃饭?”有人说:“咱农村出来的,就是跟城里人不一样。”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打听我的工作。我边吃边询问他们在哪个工地做活儿,工钱怎么样,能不能按时领到工钱。一会儿工夫,我们便熟络起来了。

    ⑥后来,我也不再刻意避开那些民工用餐的高峰期了。去了,有座位就坐下吃;没有座位,就跟那些民工一样,一手端稀粥,一手拿着馒头,和他们蹲在店外边谈边吃。

    ⑦深秋的时候,家里要装修房子,从城外拉回了一车细沙,要从楼下运到三楼去。妻子说,我找几个民工去,如今这民工要价狠着呢。不一会儿,她便带了几个民工过来。几个人也不说话,铲的铲,扛的扛,干了起来。妻子得意地低声跟我说:“这一堆沙运到三楼去,别人家至少要掏五百呢,我砍到了三百。”我笑笑说:“谁能狠过你啊!”

    ⑧沙子很快就运完了,几个民工边拍打身上的沙尘边往外走。妻子掏了三百元递给一个年龄稍大的民工说:“大哥,这是你们的工钱。”一个民工说,收一百吧。年龄稍大的民工立刻会.意.地笑笑说:“对,不就一会儿的工夫嘛,一百元就不少了。”

    ⑨妻子和我都愣了。见我们发愣,一位民工忙笑着解释说:“大哥不是经常和我们平坐着吃饭嘛。”另一个胡须黑黑的民工也附和说:“咱们都是打农村来的,要在咱们老家,这丁点的活儿,还收什么钱哩。”

    ⑩“因为和他们平坐过?”我愣了,妻子更愣了。平坐,或许是一种尊重;平坐,或许是一种亲近;平坐,或许是一种情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抱怨别人的狡黠,我们常常抱怨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我们常常感觉自己身陷生活与社会的连环漩涡,但你想没想过放下自己,让自己同那些来自社会各角落的人平起平坐过呢?乡间的老叟们常常席地平坐,所以他们拥有五湖四海的朋友。

    (摘自《文苑》2016年第6期)

    1选文叙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第④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品析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文中的民工有哪些品质?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5分析文中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有文字记载,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开始栽培茶树。商朝前,茶因珍贵而被当作祭品。商朝后,茶发展成为贡品。春秋时人们用茶树鲜叶做菜。西汉时茶已成为一种商品。进入唐代,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

    传播有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使臣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种子和饮茶方法由此传到日本。公元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茶还作为重要的商品被输送到多个国家,公元十七世纪,航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

    茶的传播时间图

    【材料二】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的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唐代的《茶经》中创制了茶道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现代中国的茶道艺术更为典雅精致,包括赏茶、赏具、冲泡、奉茶、闻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其中奉茶环节,首敬在座长者,充分体现了中国“尊老敬上”的传统。中国茶文化推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引进茶风俗、茶文化。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促进共同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茶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栽培茶树。

    B.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

    C.中国茶传播广泛,其中中亚、西亚国家是通过海路传播的。

    D.中国茶文化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发挥重要作用。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简要概括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价值。

    【3】阅读【材料一】,请分别简要说明中国茶传播到日本和荷兰的情况。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作文。

    被歌曲唤醒,你会看到梦想的方向;被包容唤醒,你会懂得友情的可贵;被善良的事、美好的景唤醒,你会体会人间的真善美……进入初中,你有哪些被唤醒的经历,产生了哪些感触呢?

    请以“我被   唤醒”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3)文体不限;(4)写出自己的邙情实感,拒绝抄袭;(5)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