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锦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说法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尼摩船长驾驶“诺第留斯号”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潜艇是尼摩船长自己设计制造的。

    C.《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尼德·兰,捕鲸手康塞尔,“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D.《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B.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许多有识之士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忧心忡忡

    C.贝多芬,在追梦的路上,双耳失聪,但他这个名字,却流芳百世,妇孺皆知

    D.市教育局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

  • 3、对《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及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其中第二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B.尼摩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

    C.《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阳光发电。

     

    D.“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阿龙纳斯说的。

  • 4、下列诗句朗读时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 我/站在/高山之巅

    C. 掀起/万丈狂澜   D.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了的春天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有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 6、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头(càn) 澜语   鸣(gāo) 妇儒皆知

    B.jīn)   取谛   修)   千均重负

    C.热(zhì) 迭起   古(gèng)  锋芒必露

    D.疤(chuāng)烦躁   愧zuò) 怏怏不乐

  • 7、对下列短语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   并列短语 B.接受任务   动宾短语

    C.完全相信   主谓短语 D.外国朋友   偏正短语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文]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苏轼《天石砚铭(并序)》)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温莹:温润晶莹。③铿然:声音响亮有力。④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⑤先君:这里指苏洵。⑥祥:吉祥之兆。⑦主:以……为主,着重于。⑧顾予安取:那我取法什么?⑨当涂:地名。⑩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 (出名) B.无案牍之劳(形状)

    C.石(奇异) D.砚不复得(寻找)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B.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C.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D.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开头以山水作类比,说明山水出名是因为有龙有仙,由此得出陋室因为主人德馨而“不陋”的观点。

    B.甲文中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C.乙文中“以付迨、过”表现了苏轼把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也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

    D.甲文刘禹锡以“德”为重,但“形”的好坏在他看来无足轻重。天石砚“形”的缺陷却令苏轼遗憾,他认为形比德更重要。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句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⑴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好学习。

    ⑵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⑷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⑸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⑹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⑺“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⑻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⑼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下面对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中,写我们修决定修房子,其原因是我们住了一夜,深受感动,见房顶草少,排水沟挖得浅。

    B.第(2)段中对走在前面的哈尼小姑娘的描写,运用了肖像描写的方法。

    C.第(3)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比喻、动作描写的写法。

    D.第(9)段中的两处“梨花”都有象征意义。

    2试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房子的来历,并说说写房子来历的作用。

    3联系全文,说说 “驿路梨花处处开”中“处处”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好的泡桐

    何频

    ①泡桐是豫东平原常见的树种,它树皮粗糙,树干高大,没多少观赏价值,城里的行道树很少用它。在农村大地上,它也只是普通一员,很少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但我却喜欢泡桐,并心存敬畏。

    ②泡桐容易存活,适合在沙壤土或砂砾土上生长,而且生长速度很快,五六年即可成材。在豫东地区,泡桐的最大用处是防风护沙。上世纪60年代,焦裕禄书记因地制宜,大规模裁种泡桐,形成巨大的防护网,有效地防治了因黄河泛滥造成的“内涝、风沙、盐碱”等灾害,造福了兰考及豫东人民,当年焦裕禄书记亲手栽下的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焦桐”。

    ③其貌不扬、随处可见的泡桐,其树皮、根、花、叶皆可入药,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化痰止咳等治病的功效。

    ④在生活中,泡桐多用来盖房子、做家具。记得小时候,父母把田里的一棵桐树刨了,委托亲威打家具。待做了衣柜、箱子、饭桌等大件后,爸爸又请亲戚用下脚料打了三把小椅子。事先我们并不知道。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早课后回到家里,妈妈把放在墙边的方桌搬到枣树下,从厨房里端出一馍筐刚出锅的黄豆面窝窝放在桌上。看见热腾腾、黄澄澄、香喷喷的窝窝,我们像小鸟一样飞过去,抢似的抓一个,上去就是一口。这时爸爸从堂屋里提出三把崭新的小红椅子,走到枣树下,分给我们三个。我们高兴得像是过年,搬着椅子到处跑。还没听说过村里哪家孩子有专座,学校的小伙伴对我们羡慕不已,童年,也因此显得富足、与众不同。

    ⑤新做的泡桐木箱属于妈妈。妈妈把它放在堂屋西间的阁楼上。因为放得太高,那箱子便有些神秘。等大人们不在屋,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把大椅子、小椅子搬来,踩着爬上阁楼。打开箱子,里面放的全是妈妈织的棉布。在我的记忆中,妈妈辛勤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织布常常织到深夜。有一次,妈妈打开箱底,她一匹匹地翻看着,如数家珍,说这些是前几年织的,哪些是这两年织的。又说白布用来做被子里儿,大格格的花布做被面、床单,小格子的花布给我们做衣裳。

    ⑥这就是妈妈的全部财富,也是全家的财富。妈妈却没有一件留给自己。

    ⑦这些布,妈妈一直放了许多年。哥哥结婚,家里除了刨两棵桐树打了全套家具,妈妈还用自己织的棉布给哥哥做了几床被褥。姊妹们出嫁,妈妈也都做几床被褥当嫁妆。妈妈去世后,听妹妹说,妈也给我留了一块布。丛妈妈的遗物中找出来,沉甸甸地捧在手上,抱在怀里,泪水瞬间爬满脸颊。

    ⑧看着这块有些发黄的棉布,耳边又响起棱子的“呱嗒”声和织布机脚踏板的“咣当”声。在这手扬和脚落之间,饱含着多少妈妈对孩子的殷殷祝福和无限期许。

    ⑨自幼与泡桐共同生长在中原大地,共同经受风沙的洗礼,必然心存美好的敬畏。也希望历练出泡桐一样的品质:质朴、伟岸、顽强,不畏风吹雨打,不惧艰难挫折,有点水分就枝繁叶茂,给点阳光就灿烂怒放。

    (选文有删改)

    1选文写了泡桐的哪些用处?(每个用处的概括表述不得超过10个字)

    2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⑦段划线句子中作者流泪的原因。

    3分析第⑨段的表达作用。

    4写出你喜欢的一种树木,并根据其特点提炼出至少一种值得你学习的品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请以“沐浴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