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分别出自《战国策》《左传》《三国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B.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D. 词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 2、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孟子》是记录孟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孟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自称“老夫”。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他描绘的“世外桃源”寄托了美好的社会理想。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3、下列句子对文章写作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陋室铭》中运用托物言志,借“陋室”表达自己的情趣。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用六个排比,气势铺排,据此事实得出结论,令人信服。

    C.《愚公移山》生动的细节描写,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周亚夫军细柳》一文运用正面描写,通过文帝和群臣的反应正面塑造周亚夫的形象。

  •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选项是(   )

    A. 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以气吞斗牛的气势、精美的画面、激昂的配乐和振奋人心的解说词,将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一流的高铁等等足以载入史册的非凡成就一一展现在大银幕上。

    B. 伴随三月春风,中国进入两会时间,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新鲜出炉了。

    C. 刚刚过去的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好于预期,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D. 为了证实他的观点,他不但遍稽群籍,而且不断实践,终于获得成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翻译下列加点的词。

    逢暴雨     卒:____   ②伯牙游于泰山之     阴:____

    ③乃琴而鼓之     援:____   ④吾何逃声哉     于: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②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3伯牙“善”鼓琴,文章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甲、乙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___________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

    【1】甲诗。当时___________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时,___________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乙诗: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好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

    [析场景]

    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2】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写法]

    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3】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你所在的班级拟组织一次加强劳动教育的专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之初,班主任请你组织大家收看央视有关加强劳动教育的新闻联播,以下为该视频的部分文字稿:

    央视网 2020年03月26日 19:35(新闻联播):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就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意见。

    《意见》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

    《意见》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意见》提出,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要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请你为这次新闻收看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明确活动目的。(70字左右)

    (2)收看新闻后,有同学表示平时的学习生活紧张,没有时间参加劳动。针对这种看法,你上网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供大家讨论:

    (材料一)

    来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

    (材料二)

    在德国,所有学生必须在9年级或10年级时接受职业指导,参加2至3周的企业实践。德国法律还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至10岁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至16岁要擦汽车和到菜园里翻地;16至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材料三)

    日本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五、六年级和中学生开设家庭课。该课程为必修课,有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用材,设置专门的家庭课教室。通过食、住、行的教育,学习穿着常识和如何洗、熨、叠放等良好生活习惯;通过亲手制作一些生活中有用的东西,体验怎样用智慧去让生活更舒适,并培养节约等价值观念。

    请就以上材料发表你的观点,引导大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3)为巩固宣传效果,你打算利用“五一”假期组织同学们在家里进行“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的活动,并将成果展示在班级微信群。请设计两个活动名称。

    活动一:

    活动二: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按要求填空

    (1)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4)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5)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6)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8)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9)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巧用典故,以姜太公和伊尹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面小题。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柳静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蜡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最终也许就会导致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1】选文以“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为题有什么作用?

    【2】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3】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⑤段加点词“也许”有什么作用?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最终也许就会导致基因退化。

    【5】结合下面材料和选文内容,写出探究结论。

    [链接材料]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太多,森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 10、说明性文章

    落日的幻觉

    ①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②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来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③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在天空中呈现出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⑤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观测,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

    1下列选项中的说明方法在选文④⑤段中运用到的一项是(   )

    ①作比较  ②分类别  ③打比方  ④下定义  ⑤列数字  ⑥作诠释

    A. ①②③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②④段画波浪线句中“一般来讲”和“不只”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 选文重在介绍日落时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文中提及的奇异现象大都是幻觉,而夕阳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

    C. 选文部分的说明顺序体现科学原理的复杂与简单,故说明时从颜色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和大小。

    D. 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可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选文部分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 11、(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贫穷,不是她的烙印

    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穿的衣服明显不合体,小小地缚在身上,双肘的部位还粗糙地缝着两块颜色极不谐调的补丁。

    这是河北省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甚至连照明灯都刚刚接上不久。村民们只依靠山上零散的几颗枣树勉强维持着生存。这里的孩子,不要说读书,即使是温饱,亦是极难保障的。

    看着面前一摞摞崭新的书本,女孩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阿姨,这些书和本子,都是给我的吗?”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本,语气中有怀疑。

    “是的,全是给你的。喜欢吗?”我帮她理了理有些杂乱的头发,心中疼惜不已。

    “真的?都是给我的?”她又问,眼中夹杂着不确定与期盼。

    “当然,我们可以拉勾。”我伸出小指,对女孩微笑。

    她怯生生地伸出手,将细瘦却已粗糙的指头跟我勾在一起。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这时,电视台的小张拿着话筒走过来,摄影师小罗也摆好了架势准备录像。

    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过一大片乌云,女孩明媚的笑容顷刻黯然。她把书轻轻地放回原处,小小的身子开始慢慢后退。

    “怎么了?没关系的,如果不会说,叔叔可以教你。”小张走过去拉她。

    她继续往后退着,眼泪也一颗颗滴落下来。

    我走上前问:“为什么伤心,可以跟阿姨说吗?”

    女孩用袖子抹了一下眼睛,哽咽道:“阿姨,我不想上电视,别让他们拍我好吗?”她解释着,小脸急得通红,“我知道,我现在很穷,但是我保证,我一定努力学习。我不会穷一辈子的。”我的心倏地一疼。

    小张的话筒缓缓落下,小罗也默默地将摄像机收了起来。

    我将书本放到她手里:“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回家去吧,好好读书,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她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儿。我知道,此刻她的内心,已有向上的力量在升腾。

    车走出很远,尘土飞扬中,那个小小的影子仍站在原地。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这个仅仅12岁的女孩,教我们懂得了:贫穷,不是一个人永远的烙印。

    1】(小题1文中女孩在接受赠书的过程中,心情几起几落。请从文中找出能表明她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入下面空格中。

    ________——________——兴奋——________——急切。

    2】(小题2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我”对小女孩说:“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小题3品味语言须从似无意处品出有意来。请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

    (2)小张的话筒缓缓落下,小罗也默默地将摄像机收了起来。

    4】(小题4读书亦是学做人。除了小女孩教“我们”懂得的道理之外,你从“我们”的行为中又获得了什么启示呢?请用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你的感受,30字左右。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作文

    坚持与放弃是人生的两道风景线。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成功;没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也就不太可能泰然面对生活中的艰辛。

    请从以下题目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坚持的美丽   题目二: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要求: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