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沧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2、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

    A. 共同富裕

    B. 和谐社会

    C. 小康之家

    D. 小康社会

  • 3、“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A.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 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作出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

    D.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 4、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社会主义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 5、邓小平曾说:“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

    A.海南岛经济特区的建立

    B.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

    C.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D.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 6、下列主张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民族、民权、民生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 7、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 8、2022年是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三十周年,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原则(       

    ①是和平统一的基础与前提                         ②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③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④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人民多年以来的追求。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 10、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1993年4月1日起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 11、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O

    4

    0

    7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在

    A.北平

    B.南京

    C.北京

    D.上海

  • 13、下列对外开放的城市中,与其他城市开放类型不同的是(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 14、我国人民当前的日常生活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①统一性

    ②单调性

    ③个性化

    ④多样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5、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A. “一五”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文革”的结束

  • 16、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这一科学称谓

    B.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C.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D.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17、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旋律是(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 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 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 18、下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新中国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一一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19、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在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是怀着多么大的热情把大伙拢在一起啊,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大伙对他的背叛

    C.打土豪,分田地

    D.三大改造的开展

  • 20、有人认为:“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核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材料中“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是

    A.改革开放 B.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 2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23、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25、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 26、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 27、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年月日)

    (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______

    (3)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______

    (4)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______

  • 2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 30、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请写出①、②、⑤对应的历史时期。

  • 32、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是指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33、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有3年多的实践经验。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步有所了解。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

    ——《论十大关系》百度

    材料二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失误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人教版八下课本

    材料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二大报告

    (1)材料一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所指事件是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是什么?

    (2)请举一例并说明材料二中的“失误和曲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自己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纵观上述材料,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