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实行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农村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暴露了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严重弊端
C. 这是向人民公社过渡的表现形式
D. 农村富裕生活使人们产生了懒情心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史料是指可以据以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并非所有史料都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会辨别史料真伪,去伪存真。根据所学知识,请判断1958-1961年期间,中国出现的真实场景应是( )
A.“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B.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C.良田荒,薯叶枯,青壮炼钢去,童叟田间忙
D.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
4、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佟麟阁
④雷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且( )
A.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下列选项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7、近年来,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8、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A. 有利于祖国统一
B. 有利于民族平等
C. 有利于民族团结
D. 有利于地区发展
11、有一座城市,它属于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上海浦东 B.海南省 C.福州 D.深圳
12、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国歌法》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等。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代国歌的重要会议是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13、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邻人”是指
A. 日本 B. 越南 C. 韩国 D. 朝鲜
14、邓小平多次强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针对
A.“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B.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C.姓“资”姓“社”的问题 D.经济发展速度过慢
15、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16、“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这个“他”指的是两弹元勋( )
A.屠呦呦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17、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指出:“……(中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马丁·雅克所说的“尝试性的一步”是指中国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作出“三步走”战略部署
C.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18、下表反映的情况,说明我国必须实施哪一战略应对严峻挑战,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C.科教兴国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9、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中国梦”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20、一副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对联中“当年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21、中共_______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2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4、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
25、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6、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27、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8、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29、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30、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1978年,安徽凤阳等地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逐步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杀出一条血路”。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现在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1)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个表格对上述改革开放的探索进行分类总结。
(2)综上所述,你能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32、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开放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依据所学回答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国家迈出对外开放步伐的重大举措。并回答这一举措的重要作用。
(2)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地区不断向纵深推进,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3)1980-2019年,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了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新世纪初我国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3、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外交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1971年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指什么?与哪次会议有关?
(3)1972年,哪一法律文件的正式签署和发表表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我国不断取得外交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推进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前沿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能够大幅提升军事能力优势的颠覆性技术。……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必须着眼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的发展趋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力求在无人作战、海上作战、太空作战等新型作战领域和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大数据、新材料、复杂系统、3D/4D打印、新能源、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摘自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杨学军《以科技创新助推强军兴军》
(1)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这只部队主要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国防建设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