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双版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当代许多学者认为唐代女性着装都很“开放”,但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高祖武德到太宗贞观年间,女性多穿“羃”,“全身障蔽,不欲路途窥之”。到武则天执政后,“帷帽大行,羃渐息”,到中宗即位后,再也看不到穿戴羃的了。这说明(     

    A.史料记载往往违背历史真实

    B.学者们的观点大多偏颇无据

    C.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史料论证

    D.唐代女性的着装实无法考证

  • 2、《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下列史实能在《资治通鉴》中查找到的是

    A. 朱元璋的事迹 B. 戚继光抗倭 C. 唐太宗的事迹 D. 成吉思汗西征

  • 3、行省制度最旱可能出现于

    A. 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 4、辽、西夏、金时期,为我国西北地区开发作出突出贡献的少数民族是

    A.党项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 5、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在

    A、明清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

     

  • 6、元朝中央设立的机构中,在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掌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都察院

    D.御史台

  • 7、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作(国运),而为后此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A.大运河促进了隋朝的统一

    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D.大运河方便调运江南财物、巩固隋朝的统治

  • 8、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下列说法与此无关的是

    A.妇女可以参加骑马、射箭、拔河等活动

    B.尚武风气盛行

    C.衣食住行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

    D.农民起义爆发

  • 9、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 10、力劝宋真宗亲征的宰相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寇准 D.姚崇

  • 11、用文献史料探究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作为首选的“工艺百科全书”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资治通鉴》

  • 12、明朝手工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其畅销海内外的瓷器是

    A.白瓷

    B.青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

  • 13、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

    B.

    C.

    D.

  • 1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关于唐朝的建立情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618年建立

    B. 李渊就是唐太宗

    C. 定都在长安

    D. 建立者是李渊

  • 15、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 瓦子 B. 市舶司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 16、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他来自下列的哪个民族呢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突厥

  • 17、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最能反映的娱乐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镇

    C.瓦子

    D.宫廷

  • 18、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D.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 19、《天下狼烟》全面叙述了李自成起义的历史进程,塑造了一位鲜活的农民起义领袖。它被称为毛泽东的枕边书。毛泽东欣赏此书的原因是

    A.毛泽东喜欢读中国历史小说

    B.此书市场不易买到

    C.此书揭秘起义成败之谜

    D.读此书有助提升写作水平

  • 20、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

    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 22、北宋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昆曲,在明朝万历末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的《牡丹亭》。

  • 2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提示写出书籍名称。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________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________

    (3)明朝时期昆剧的代表作是:_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 24、措施:(1)宋太祖重用___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____、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_____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2)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____。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____,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____局面。

  • 25、指南针使用与传播: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_______,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 26、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______世纪时,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又经_________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 27、

    河段名称:A( )B( )C( )D( )

    城市名称:E( )

    此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哪五大流域?

    ( )( )( )( )( )

  • 28、清朝统治者以______为都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学说,继承历史文化传统。

  • 29、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 30、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______(人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______的发明影响了欧洲的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史实

    古代帝王

    史实

    隋炀帝(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唐太宗(李世民)

     

    明太祖(朱元璋)

     

    宋太祖(赵匡义)

     

    清雍正帝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   请你列举出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至少列举出三条)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央政权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自高宗永徽(唐高宗年号)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唐朝地方势力的不断壮大对五代十国时期的什么风气形成有重大影响?

    材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贍(shan.充足。)……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2)据材料二,分析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统治者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意:全都)不逮(意:比不上)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3)据材料三,分析“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所学知识写出元朝时期管辖山东的机构名称。

    材料四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推行材料四中措施的皇帝是谁?材料四中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