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黄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 西夏的建立   B. 澶渊之盟   C. 金灭北宋   D. 南宋建立

  • 2、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野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青铜剑 D. 铁斧头

  • 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好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从世家豪族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加强皇权

    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D.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 4、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我国总体上处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岳飞抗击的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回纥

  • 5、《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不上下无时。”材料中的“物”是(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 6、“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指的是

    A. 忽必烈   B. 元昊   C. 赵匡胤   D. 阿骨打

  • 7、清朝前期,许多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据记载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是(   )

    A. 北京   B. 江宁

    C. 苏州   D. 杭州

  • 8、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完成于

    A.唐朝初期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 9、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当属《红楼梦》,作者是(  )

    A.施耐庵 B.曹雪芹 C.宋应星 D.李自成

  • 10、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经历了较漫长的时间,到哪一朝代这一过程最终完成( )

    A.唐朝 B.北宋 C.五代十国 D.南宋

  • 11、宋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了

    A. 草市 B. 市舶司 C. 西市 D. 东市

  • 12、下列历史人物中,曾经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歼灭倭寇10000多人的是

    A. 岳飞

    B. 鉴真

    C. 郑和

    D. 戚继光

  • 13、“平王之时,周室衰微,政由方伯”,说明周朝此时

    A.中央集权 B.社会安定 C.诸侯争霸 D.国家灭亡

  • 14、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五代的五个政权都在黄河流域

    B.十国都在南方地区

    C.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北汉政权地处黄河流域

  • 15、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6、一个仅延续两代的短命王朝,奠定了其后唐朝三百年的基业,也给后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上描述的是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 17、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回纥”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先民

    A. 藏族

    B. 蒙古族

    C. 维吾尔族

    D. 满族

  • 18、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颎(jiǒng)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A.定都长安,发展经济

    B.创立科举制,选拔人才

    C.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D.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

  • 19、五代是指

    A.梁、唐、晋、汉、周 B.吴越、楚、晋、宋、郑

    C.后晋、后汉、后周、后梁、后唐 D.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20、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一。关键词“907年”“朱温”“唐朝灭亡”反映的主题是

    A.贞观之治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后梁建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被______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62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

  • 22、清朝前期,丝织业、______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 23、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24、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发明的。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____。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____》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元朝中期,出现了____印刷。

  • 25、唐朝的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指南针发明与改进: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_______

  • 27、北京城:

    基础:元________

    修建时间:1406——__________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________年正式迁都北京。

    结构组成:宫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_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今称______

    设计者:木匠_________

    概况:占地面积_______万平方米。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长________多米,设有_____个门。内城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_____个城门。外城在内城的南面,设有____个城门。

    重点建筑:______;平面呈“______”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北京城的建筑以_____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______、城垣、_____、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其中,最为雄伟的是紫禁城,建筑总面积_______万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_________间。

    历史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______建筑群。

  • 28、明朝末年,__________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________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 29、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____。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_____”,扩大侵朝战争。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____,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____。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目的:为了抗美援朝、_______

    (3)时间、司令员: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4)概况:中国人民志愿军同_______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 30、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_____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_____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_____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你所知道的,像材料二中太宗皇帝一样“赚得天下英雄”的唐朝皇帝还有哪两位?你认为唐朝这三位皇帝的哪些做法有利于他们选拔优秀人才?

    (3)材料三中所提到的“八股文”最早出现在哪个我国朝代?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八股文”的特点吗?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是因为我国什么不断强化的结果?你还知道到清朝时,为了加强文化专制统治者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