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普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朝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最多时达到120多万(有史料提出北宋人口最多时,全国人口约为12600万人)。由此可见宋朝

    A.极为重视军队

    B.军队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C.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D.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 2、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破坏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宋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朱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 3、“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促使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伟大”的主要因素是

    A. 知人善任

    B. 隋亡之鉴

    C. 居安思危

    D. 虚心纳谏

  • 4、世界历史上女性皇帝不少,但中国历史上却只有一位,历史上评价这位女皇帝的统治为“贞观遗风”。这位女皇帝是。

    A. 文成公主

    B. 武则天

    C. 慈禧太后

    D. 王昭君

  • 5、“秦始皇灭六国后,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由此秦实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 6、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7、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 女真族   B. 契丹族   C. 蒙古族   D. 鲜卑族

  • 8、“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

  • 9、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0、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题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 11、“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中,正确的是

    ①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②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③统治区域都在黄河流域               

    ④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对世界影响最大,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比欧洲早了约(  

    A. 200年   B. 300年   C. 400年   D. 500年

  • 13、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上述措施

    A. 阻碍了历史发展进程

    B. 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C. 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D. 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 14、“在这一页,我看见布衣毕昇……灵感的火烧烤胶泥,字模和铁板婀娜多姿,一页纸到十万页纸,鲜活的字时刻跃动。”这段现代诗歌中体现的科技创新是

    A. 罗盘的应用

    B. 火药的发明

    C.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15、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①②③应依次填写

    朝代

    在位皇帝

    盛世名称

    杨坚

    开皇之治

    唐朝

    贞观之治

    唐朝

    李隆基

     

     

    A.隋朝、李世民、贞观遗风 B.唐朝、武则天、贞观遗风

    C.隋朝、李世民、开元盛世 D.唐朝、武则天、开元盛世

  • 16、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期的影响,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影响的是( )

    A. 隋唐三省六部制 B. 北宋杯酒释兵权 C. 北宋分化事权 D. 唐朝轻徭役薄赋

  • 17、以下是某同学绘制的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年代尺的主题应该是建立治世局面盛世局面灭亡

     

    A. 南北朝并立

    B. 明清的更替

    C. 南宋的发展

    D. 唐朝兴衰史

  • 18、下图是位于中国七大古都的某座城市的一座古寺。它所处的城市是

    A. 开封

    B. 杭州

    C. 泉州

    D. 广州

  • 19、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

    A. 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B. 害怕外国人危及自己的统治

    C. 天朝物产丰盈,不需互通有无   D. 重本抑末的观念

  • 20、在某祠内的石碑上刻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岳飞

    B.元昊

    C.文天祥

    D.忽必烈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757年,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22、册封“达赖喇嘛”的的皇帝是________

  • 23、安史之乱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的__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___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___的局面。

  • 2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________的统治。

  • 25、蒙古灭西夏与金

    (1)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进攻西夏,______年西夏灭亡。

    (2)蒙古和南宋结盟并夹击金朝,______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蒙古和____直接对立局面形成,双方战争持续40多年。

  •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朝代________

    (2)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________”。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的朝代________

    (4)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农作物________

    (5)南宋时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的抗金将领________

     

  • 27、依据真实可靠的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1)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空缺内容。

    主题

    时期

    史实

    结论

    强化中央集权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专制皇权的逐步强化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清朝

    A.____________

    维护国家主权

    明朝

    B.____________

    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

    明末清初

    C.____________

    打击了荷兰殖民势力,维

    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不愧

    为杰出的民族英雄。

    农业的发展进步

    唐朝

    D.____________

    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

    了耕作的效率与质量。

    清朝

    E.____________

    “湖广熟,天下足。”

     

    (2)请依据表格中的示例,结合所学,再归纳个学习主题并举出一例符合这一主题的史实。

  • 28、指南针发明与改进: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_______

  • 29、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 30、我国古代文艺昌盛,异彩纷呈,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完成列举。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其诗有“诗史”之称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是________

    (2)书法《九成宫醴泉铭碑》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它出自于唐代书法家________之手。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风豪放,报国情切,它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________

    (4)关汉卿名列“元曲四大家”,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5)“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出自于著名章回体小说《________》。

    (6)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来在徽调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戏剧的优点,形成了我们的“国剧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与其所处朝代及成就连线

    郑成功      唐朝        收复台湾

    鉴真       北宋        东渡日本

    毕昇       明清时期      活字印刷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她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她密切了汉藏交往的基础,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下列图片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联系的概貌。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1)与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分别是什么?

    (2)图三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为此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4)材料三中“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