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B.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
C.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3、与下图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917年11月7日 地点:彼得格勒 |
A.萨拉热窝时间
B.新经济政策实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4、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关于20世纪前半期世界局势的表
述正确的有
①政治动荡与相对稳定交替②经济高速发展和严重破坏交错③和平与发展是主流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新疆、西藏、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确填写下表空白处
地区 | 史实 |
新疆 | 西汉: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 ① 管辖新疆地区。 |
西藏 | 唐朝: ② 、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元朝:设 ③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 ④ 。 |
台湾 | 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元朝:设 ⑤ ,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清朝: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
A. ①驻藏大臣 ②文成公主 ③宣政院 ④伊犁将军 ⑤澎湖巡检司
B. ①伊犁将军 ②文成公主 ③驻藏大臣 ④市舶司 ⑤五军都督府
C. ①驻藏大臣 ②文成公主 ③宣政院 ④伊犁将军 ⑤五军都督府
D. ①伊犁将军 ②文成公主 ③宣政院 ④驻藏大臣 ⑤澎湖巡检司
6、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
7、小明要进行探究性学习,搜集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相关史料,由此可知,他硏究的主题(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红军长征
8、“救亡图存,反抗侵略”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线之一,下列史实符合这一主线的是
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②义和团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戚继光抗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更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能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
A.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
C.是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D.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0、读题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A. 外来侵略 B. 政权更迭 C. 国共合作 D. 军阀割据
11、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铲除资本主义道路的障碍
B.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
C.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D.反对殖民扩张
12、对以下大事年表的正确解读是
A.两极格局民期对峙
B.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
C.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经济全球化联系加强
13、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A.张謇 B.詹天佑 C.荣氏兄弟 D.候德榜
14、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
A.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
B.引发了国际工人运动
C.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5、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于( )
A.北京
B.天律
C.广州
D.上海
16、2014年1月21日是列宁逝世90周年的纪念日。为纪念伟人的功绩,小娜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列宁主要活动的论文。下列资料能够入选的是( )
①参加了二月革命 ②领导了十月革命
③成立人民委员会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7、美国总统林肯在《裂开了的房子》中强调:“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状态……”这里“半奴隶”所指的经济形式是
A.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B.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C. 西部蓄奴州奴隶制经济
D. 南方农奴制经济
18、苏联于1922年成立,1991年解体,它的“缔造者”和“终结者”分别是
A. 斯大林赫鲁晓夫
B. 列宁赫鲁晓夫
C. 列宁戈尔巴乔夫
D. 斯大林叶利钦
19、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D.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0、雨果曾经预测:“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下列组织中,与“高一级的整体”进程有关的是
①三国协约
②三国同盟
③欧洲联盟
④欧洲共同体
⑤北约
A. ④⑤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苏联模式
(1)标志——新宪法的公布: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________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________”。
(2)特点: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________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________的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________的严重体制障碍。
22、冷战的表现:经济上: —— 。
23、(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莫斯科
B.二战重要转折性战役发生地点:斯大林格勒
(2)据图指出:德国东侵苏联的进攻路线有什么特点?
24、拉丁美洲范围及名称的由来:指今天________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殖民地,以两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官方语言,而这量两种语言都属________语系,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25、欧洲的联合: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成________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________共同体和________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________,大大加快了________的进程。
2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9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________爆发。
27、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_______》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_______》、《_______》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8、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随着____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 (1)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 (2)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 |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 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____。计算机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____。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30、学习历史,往往要记住一些标志性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美国诞生。
(3)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冷战开始。
31、你知道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区域性集团还有哪些?
32、简述俄国1861年改革的情况。
3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特点是什么?
34、近几年来,日本政坛的右倾化与中日关系恶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选自北师大版《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1) 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与哪场战争有关?该条约中哪一条对中国民族企业影响最大?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侵华罪行两例。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最直接原因和最深远意义分别是什么? (4) 上述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