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人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罢了,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大肆蹂躏全人类的权利,把自己置于万人之上,成为了一个独裁者。”然后,贝多芬愤而扯破总谱的封面,以致扉页都被擦破。1804年10月此曲出版讨,改名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写的交响曲”。贝多芬所纪念的这位英雄是
A.拿破仑 B.罗伯斯庇尔 C.路易十六 D.克里蒙梭
2、邮票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如图该邮票见证了( )
A.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热情
B.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包产到户”后农业生产的盛况
3、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这种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
A.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B.慕尼黑阴谋
C.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4、1860年英使额尔金振振有词地说:“此举之足以使中国及其皇帝生极大的震动,余尚有理由:圆明园乃是清帝所最宠爱的行宫,是他燕居之所,如焚毁足以稍戢其骄佚。”可见英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掠夺中国的财富 B.打开中国的市场
C.给清朝统治者施加压力 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5、《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
A. 反对君主专制,确立阶级统治 B. 反对君权神授,要求建立法制社会
C. 反对殖民压迫,要求实现民族独立 D. 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6、对印巴冲突和巴以冲突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印巴冲突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
B. 巴以冲突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
C. 造成印巴冲突和巴以冲突的因素中都包括宗教信仰问题
D. 印巴冲突和巴以冲突中的“巴”都是指巴勒斯坦
7、“痛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1919年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8、解读历史地图是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图中,可以得到最全面准确的信息是( )
A.北方民族的内迁
B.南方地区的开发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民族交融和江南的开发
9、以下关于工业革命影响正确的是 ( )
A.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C.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D. 世界形成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
10、人类文明交往,有和平交流、暴力冲突两种方式。以下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是( )
A. 布匿战争 B. 中俄雅克萨之战
C. 希波战争 D. 马可·波罗来华
11、在战争中联邦得到维护和改造,维护了合众国的存在,材料中战争的领导者
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建立了世界霸权
12、中世纪后期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里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是
A. 亲自耕种土地 B. 开设手工工场 C. 建立租地农场 D. 建立庄园经济
13、二战后,导致德国一分为二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雅尔塔会议的决定 B. 德国战后经济衰退
C. 美苏两国冷战对峙 D. “柏林墙”的修筑
14、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人民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事。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个城邦是:
A. 雅典 B. 巴比伦 C. 埃及 D. 罗马
15、以下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行业 | 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
农业 | 87.8%参加合作社 |
手工业 | 91.7%参加合作社 |
资本主义工商业 |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文革”时期经济的增长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6、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行动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作风。下列党的决策,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决定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③决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③②
17、下列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A.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1922年,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致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停止
C.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文明不服从运动”
D.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致使印度实现了民族自治
18、如表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起步 D.中国人民的探索世纪
19、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0、2019年4月3日,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获得“和平荣誉”勋章,以奖励他们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维和部队由哪一国际组织的名义派出进行维和行动?
A. 欧洲联盟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联合国 D. 世界贸易组织
21、影响:
(1)积极: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 )、( )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一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渡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 )。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两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2)消极:但是,在他的统治下,( )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2、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23、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________,贸易壁垒进一步________,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________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________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________,推动着世界的________
24、如果在百度引擎中输入关于渡江战役的“1949、湖口、江阴及 解放”的关键词,“ ”处应该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25、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26、生态与______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27、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2)世界上最早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30、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把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为“________”;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31、举出阿拉伯帝国疆界的东西南北四至。
32、指出英、法两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33、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史上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分别由何人带领本国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
(3)我国改革开放始于何年?谁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计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播撒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非洲到处都是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庄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1)据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组织远航”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是如何推动全球化的进 程的?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简要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一之间的关系。指出“那些修建村 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3)材料三揭示了工业革命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 西方国家对落后地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