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9题,共 45分)
  • 1、剑桥大学第346任校长杜思齐说过:“教育应该允许学生们尽可能广地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接触不同的世界观和想法将迫使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这告诉我们

    A.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

    B.把出国留学当作自己的唯一目标

    C.要与外国人的世界观保持一致

    D.良好的教育都是在强迫下进行的

  •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①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②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③局部战争冲突从未间断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 3、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是因为(       

    ①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法治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坪塘花溪新苑社区委员会把居民对楼院管理的意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收集上来,根据居民们的意见,随后又通过微信群把最终方案发布下去。做到协商有序化,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建议。该社区的工作(        

    A.扩大了居民自主管理的权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B.充分尊重了居民意见,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C.体现了社区居民在国家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

    D.有力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 5、以下观点或事件与下图发展理念(从左到右)对应正确的是(     

    ①实施“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②五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④打好“蓝天保卫战”

    ⑤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A.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③④⑤②

  • 6、曾经去过欧洲旅游的一位中国游客说:“在西方国家,他们有给‘小费’的习惯。刚去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后来才慢慢知道。曾经 就有不少人因为没给‘小费’被当地人认为很小气,甚至发生争吵。”对此,我们应

    A.认识到世界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而无法沟通

    B.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中去探索多彩的世界

    C.以排斥的心态去面对其他种族、国家的文化

    D.放弃自己的文化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 7、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2019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启动,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这(     

    A.表明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B.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C.得益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世界

  • 9、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共建“一带一路”的市场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国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这说明我们

    A.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C.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D.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10、【助推民营经济】

    2017年6月17日,首届中部(长沙)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在长沙人民会堂隆重召开,中部六省领导、专家、企业家汇集长沙,共同探讨中部民营企业发展。2017年上半年,民营企业发展喜人,长沙市20多万家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85%以上的人员就业,多项数据超过国有经济。

    学生小明认为:民营经济已逐步取代国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 11、【风雨中坚强】

    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

     

  • 12、判断说理

    (1)小敏的同学小雪因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事后,小雪在小敏面前埋怨说:“都怪我妈妈,今天早晨没有及时叫醒我,不然我是不会迟到的!”

    小雪的行为是否正确?

    理由:  

    (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13、2017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54周年,也是全国第18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日”。50多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某校同学积极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加:

    【回顾雷锋事迹】

    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性格开朗,平时很活跃,教唱歌,办墙报,说快板,样样都行。他省吃俭用捐助贫困孤儿和受灾群众。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雷锋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体会雷锋精神】

    (2)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其质量,雷锋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尊重。据此,有人认为,“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有意义的生活。”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4分)

    相关链接:每年到了3月5日,都会涌现出大批学雷锋志愿者走上街头做善事。短暂的喧嚣之后,很快归于平寂。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为一种形式,一种“雷锋秀”,就有了“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种的说法。

    【反思社会现象】

    (3)学雷锋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成为一种习惯,请你谈谈如何培养这种习惯?

     

  • 14、根据材料,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2018年,接连发生的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讨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出现了新变化,逐渐呈现低龄化、成 人化、暴力化的特点,一些极端恶性案件时有发生。据有关 部门调查,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从不良行为开始的发展 性犯罪多,由小偷小摸到暴力盗抢财产犯罪多等特点。

    (1)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请你就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提出可行性建议。

  • 15、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通过用汉字元素“冬”来设计冬奥会会徽,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方式,可以让世界对中国文化产生美感和敬意。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对于我们发展中华文明有怎样的启示?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自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 16、   材料: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3月6日,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总的看,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1)结合材料一,指出我国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并分析坚持这一发展思想的现实依据和政策依据分别是什么?

    (2)脱贫攻坚工作能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了什么?

  • 17、阅读来自武汉的声音,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2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率医疗队抵达武汉。年过七旬的她凌晨四点下火车,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

    材料二:阅读下图。

    (1)材料一中李兰娟的精神体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是什么?

    (2)“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两点即可)

    (3)材料二中的“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怎样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5
题数 17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