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乌海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努力,他的英语口语水平改进了许多。

    B. 六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奥委会。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事件作了详细的报道。

    C. 六月的杭州是风景秀丽的季节。

    D. 厦门海滨水温静,浪轻柔,是一个天然的海滨浴场。

  • 2、下列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比喻     拟人     互文       对偶

    B.比喻     拟人     反复       对偶

    C.拟人     比喻     互文       对偶

    D.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 3、读书,是一场奇妙的旅行。请你参加学校举办的“徜徉书海·收获新知”语文活动。

    【活动一:读书,开启新知】

    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本。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无知变得渊博,从狭隘变得豁达。人累了,喜欢独坐窗边,让疲惫之身得以安宁;心累了,喜欢捧起一本书,让浮躁的心得以清静。书是奔腾的血液,书是跳动的生命,书是涌动的源泉。在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是无限的宁静,是澎湃的激情……岁月如梭,转眼它已走过十五载,只要一触摸充满万种风情的纸页,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就会输入心房,顷刻间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

    小美同学在自己的作文中写了上面这段话。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中加点的三个词都是名词。

    B.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排比句。

    C.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文中的分号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

  •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刻/斜   罚/报 掺/随声附

    B./铃铛   /测/堂大笑

    C./   圈定/养 着/丢三

    D.蔽/庇   色/爱 子/根问底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学识渊博,上通天文,下精地理,所以能讲出如此感人至深的话语。

    B. 阅读名著是需要一定鉴赏能力的,否则只能囫囵吞枣,懂个皮毛。

    C. 发明和发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有些人总把它们混为一谈

    D. 秋天的果园里,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美不胜收

  • 6、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树叶上的露珠像一滴晶莹的眼泪。

    B.盯着夜晚的星空,我像是在浩瀚的太空遨游。

    C.大片的油菜花成了金色的海洋。

    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 7、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抖数 呼朋引伴 卖lòng)   咄逼人(duō

    B.宽敞 浑为一谈 石()   人忧天(

    C.烂慢 恍然大悟 较liáng人听闻(hài

    D.徘徊 人迹罕至 妹()   根深固(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大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導君在不?"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日中

    B.过中至   尊君在

    C.相委去   人不知不愠

    D.日中不至,则是无   与朋友交而不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顶是( )

    A.陈太丘与友行   日期 过中不  到

    B.太丘舍 离去   尊君在  同”“否”

    C.而去 舍弃   是无信 就

    D.下车之 拉,牵拉   入门不 回头看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B.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认为陈太丘轻视自己,非常生气,因此怒责陈太丘。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陈太丘与友期行》写陈太丘之子元方的聪颖机智,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深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新旧事物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咏雪》)

    ④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请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

    葛闪

    ①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者,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老者虽身残,却心善,坚持良心做人,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小区里的人看他可怜,也都极为照顾他。

    ②上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染着黄发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运动鞋送给他补。无论老人怎么尽心尽力,他却总是嫌老人补得不好,不停地让老人返工。我站在旁边实在气愤不过,张口欲为老者抱不平,但老者仿佛看出我的心思,用一个温暖的眼神阻止了我。就这样,老者反反复复为小伙子修补了好几次。小伙子这才心满意足,丢下了十元钱,说:“反反复复补了这么多次,十元钱就不找了。”说完,便吹着口哨离开了。

    ③小伙子转身离开的时候,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了我一个狡黠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他是故意找借口来帮助补鞋的老者。这样,既能帮助老者于无形,又能维护老者的尊严。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④前不久吃早餐时,我被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住了。她们雍容华贵的穿着,优雅的吃态,着实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⑤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放下筷子,向早已吃完的母亲娇声说:“妈,我饱了,剩下的三只包子我不吃了。”母亲点着她的额头,笑嗔她是个败家女,示意她打包带走,女孩却表示,区区几只包子,不值得打包。

    ⑥母亲笑了:“刚才你还拼命喊饿,现在又说吃饱了。以前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你看现在你也开始败家了。”

    ⑦母女优雅地离开了餐厅,出门时,女孩回头望向刚才吃饭的地方,眼神里满是温暖。那里,餐厅里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迅速地把三只小笼包当做珍宝似的放进碗里。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⑧也是那一瞬间,在这个极冷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

    ⑨去年夏夜,我和看护桃园的三叔公聊天,突然听到悉悉索索声。我马上提醒三叔公,肯定是偷桃的蟊贼,并操起了一根木棍。

    ⑩“不,”三叔公阻止住我,“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缺一口桃子吃?这么晚偷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你要是猛地过去了 ,孩子们一慌,万一从桃树上给摔下来怎么办?随他们吧。”三叔公眉眼里爬满的都是慈祥。

    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与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或多或少会遇到诸多苦难的字眼,但这个尘世里,也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里,宛如朵朵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1题目“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中的“美好”具体指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2第 ③ 段“ 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突然桃红柳绿了。” 一句属于_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中“良苦用心”指什么?

    4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请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写下一例。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念一位志愿军老战士

    徐鲁

    ①前不久,省作家协会安排去嘉鱼采风,我首先想到这次应该有机会看一看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前辈、民间文艺专家谢忠告先生了。不料,一到嘉鱼就得到谢老几年前就去世的消息,我难过了好些日子。

    ②一个动人的画面,常常在我脑海浮现:狭窄的斗室里,一盏小小的台灯下,数叠高耸的稿件夹缝中,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铁划银钩、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③这位深情而执着的老人,这位从朝鲜战场上走过来的志愿军老兵,这位从此以后孜孜不倦地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老文化战士”,就是常年居住在嘉鱼县的谢忠告。我们都称他为“老谢”。

    ④老谢是湖北省民间文艺界出了名的“机智人物”,这得益于他三十多年的民间文化的濡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各地市的群艺馆和各县文化馆,都接受了采集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任务。“三大集成”分别是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

    ⑤我当时在阳新县文化馆工作,也全力参与了“三大集成”的采集和编辑工作。老谢当时是嘉鱼县文化馆副馆长,当“三大集成”的主编任务落到他肩上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但他像一个老兵接到上级命令一样,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下乡去了。

    ⑥那些年里,有好几次,我去嘉鱼看他,有如“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一样,文化馆的人,谁也不知他在哪一带“打游击”,很难找到他。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老谢,他给我讲了一些他的趣事,我记忆尤深。

    ⑦东吴古镇陆溪口,有位民间老艺人叫杨鹏,老谢常常和他结伴采风。两人凑在一起,一对“半瞎子”,两个“老顽童”。夜里走路,一根绳子上拴着两人,活像“耍猴儿”。

    ⑧有一天采风归来,天色已晚,老谢要赶回县城去。杨鹏劝阻说:“黑灯瞎火,明天再走吧!”

    ⑨老谢却坚持说:“约好了今晚有作者来谈稿子的。”杨鹏只好执手相送。

    ⑩两个老顽童在夜晚布满泥泞的田埂上边走边谈,兴之所至,禁不住手舞足蹈。但乐极生悲,老谢一步踩空,整个人摔进水沟里,眼镜没了,头部也摔伤了。杨鹏急着大声喊叫着,摸索了半天,先摸到一只棉鞋,然后才摸到满身泥浆、满脸是血的老谢。天寒地冻,夜色漆黑。杨鹏赶紧为老友包扎伤口,老谢套上透湿的棉鞋,磕磕碰碰连夜步行20多里,总算赶回了县城。也正是这一次,他收集到了《长毛港》等几个很有价值的民间故事。

    同志们得知老谢受伤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老谢竟乐乐呵呵地说:“这有什么呢?打从抗美援朝起,我不就是这样泥里雪里、摸着滚着走过来的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按说,快要迈入古稀之年,又孤身一人,应该坐下来享享清福,可他偏不服老。有时开会见面,我问他:“尊体近来可好?”他眨巴着眼睛,似乎要咂摸出某种“潜台词”来,笑着说:“托福,托福,昨天没死,就意味着今天还好好活着。”

    为了使三套民间文学集成早日出版,老谢可谓殚精竭虑。他说,有一天,他半夜里睡不着,爬起来给县委刘书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出版经费的艰难。刘书记看完老谢恳切的长信,当即批了字,让财政局予以支持。刘书记还拿着他批了字的长信,对老谢说:“老谢,你眼睛不好使,我念给你听听吧。”仅仅这一句话,就把老谢感动得眼眶里噙出了泪水。他拿着批示,恭恭敬敬地给刘书记鞠了一躬。

    后来,当三大本厚厚实实、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送到全县各界的手上,老谢喜笑颜开。他说,捧着墨香扑鼻的新书,那些耿耿难眠的夜晚,那些鼻青脸肿的摔打,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是一位老战士的华发雅歌,是一位“最可爱的人”的黄昏之献。我想,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不仅在黎明时是绚丽多彩的,它在正午和黄昏,同样也喷射出迷人的光华。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为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电视台计划拍一部关于“老谢”的纪录片。

    【1】编剧采选出下列拍摄镜头。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充两个镜头。

    他年逾花甲依旧勇担工作重任,毅然下乡采风→(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主演根据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老谢”形象,揣摩角色。

    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

    【3】纪录片导演打算选取文章最后一句话“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不仅在黎明时是绚丽多彩的,它在正午和黄昏,同样也喷射出迷人的光华。”作为纪录片结尾谢幕文案,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最可爱的人”。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最难忘的那一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中心明确,选材得当;②文从字顺,语言简明;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