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1月,科学家从太空观测南极A68A巨型冰山时发现,它在经过大西洋时向海水中释放了1520亿吨淡水,冰山的厚度从最初的235米减少了67米。寒冷的淡水随着洋流漂流造成局部海域温度和盐度异常,而且也会带来营养物质到水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周边相比,异常海域( )
A.温度、盐度都低
B.温度、盐度都高
C.温度低,盐度高
D.温度高,盐度低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冰山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
B.该冰山移动,使其他动物可能失去正常的进食和觅食路线
C.该冰山经过,使沿岸地区出现降温现象
D.该冰山融化,可能出现新的浮游生物,威胁当地脆弱的食物链和生物体系
2、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乙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大气循环
【2】图中字母C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蒸腾
【3】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C.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也称作震时预警。图为地震预警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X波和Y波的性质及判断依据分别是( )
A.X波为纵波,Y波为横波,速度
B.X波为纵波,Y波为横波,范围
C.X波为横波,Y波为纵波,速度
D.X波为横波,Y波为纵波,范围
【2】若不考虑能量衰减,随着地震波的传播,图中X波前沿和Y波前沿的距离将(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无法预测
【3】由图可知( )
A.地震波只沿地表传播
B.地震波传播不受地形阻挡
C.监测设备只监测X波
D.预警处理中心有震感时,才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4、一对年轻夫妇欣赏着巢湖湖泊景观,迎面微风习习,女士的长发飘然。完成下面小题。
【1】微风习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
A.比热差异
B.植被多少
C.大气密度
D.空气水分
【2】此时的时间段最有可能是( )
A.1:00~3:00
B.4:00~5:00
C.6:00~7:00
D.12:00~14:00
5、骆驼刺是一种落叶灌木,其典型特征是根系发达、叶片细小(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骆驼刺形态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水热
D.土壤
【2】推测骆驼刺的生长习性为( )
①喜高温②耐干旱③抗风沙 ④需沃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骆驼刺最可能广泛分布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6、下图为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河段河流地貌常表现为“V”形峡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落差大,河流侵蚀作用强②河流以向下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床不断加深延长③该河段一般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④该河段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
A.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
B.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的颗粒越小
C.河流中下游都会形成冲积平原
D.冲积扇形成在支干流交汇处
7、有关海水运动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洋流是海洋表层水体最常见、最普通的运动形式
B.只有地震和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能引起海水的波动
C.海浪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D.海浪是海洋表层水体最常见、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8、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
A.D层
B.E层
C.F层
D.G层
【2】关于图中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
B.组成物质密度最大的是岩石圈
C.C圈层由各类气体组成,干燥洁净
D.活跃的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
9、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穷窝子,水袋子,栽架子屋,绑架子床,水一来就去逃荒。”荆江(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流域的老人们,多半记得这一则民谚。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荆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有( )
①地势低洼,易积水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④多曲流,排水不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最合理的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加强洪水监测
11、2023年8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在我国某海域进行了首次海上试验,并圆满地完成了温差发电技术的验证。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利用浅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来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所利用的能量主要源于( )
A.波浪能
B.盐度差能
C.潮汐能
D.太阳能
【2】从海洋温差能资源角度分析,我国最适合进行海洋温差能发电的海域是( )
A.渤海海域
B.黄海海域
C.南海海域
D.东海海域
12、从2021年8月下旬开始,四川、重庆、渭水流域、汉水流域、云南东部、贵州等地开启“超长待机”的华西秋雨模式,这一模式一直持续到11月份左右,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特殊的天气现象。四川、重庆一带,多地六成以上降雨量出现在夜间。“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对华西秋雨的生动写照。下左图为华西秋雨影响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华西秋雨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巴山夜雨涨秋池”,影响此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台风天气
【2】华西秋雨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显著的是( )
①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减轻来年春旱
②有利于水库、池塘及冬水田蓄水,预防来年春旱
③导致已成熟作物出现霉烂、发芽
④秋收作物光照条件不足
⑤促使农作物后期的成熟和收获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13、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水涨落的规律影响船只进出港口。下图示意2024年1月4日(农历十一月廿三)某海港的潮汐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大吨位船舶进出该海港的较佳时段是( )
A.2:00—4:00
B.9:00—11:00
C.16:00—17:00
D.22:00—24:00
【2】与2024年1月11日相比,该日该港口潮汐的潮高特征是( )
A.高潮和低潮均更低
B.高潮更高,低潮更低
C.高潮和低潮均更高
D.高潮更低,低潮更高
14、下列图中表示北半球中低纬度寒流的是( )
A.
B.
C.
D.
15、火星有“孪生地球”之称,是人类迄今为止了解最多的地外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发射火星探测器飞抵火星的过程中,需要脱离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探测器在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①火星大气层稠密 ②火星引力强大 ③宇宙空间强辐射 ④环境长期失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全球首座商用海浪发电厂LIMPET500海浪发电厂(外观和原理示意见图)位于苏格兰西海岸的艾菜依岛,于2000年的开始发电。该发电厂面向大海的一侧有一部分水下建筑。海浪涌入时,结构内的水位上升并压缩空气,上升的水通过一个涡轮并推动它旋转,产生电力。海浪后退时,水位下降,涡轮重新吸入空气,推动涡轮机继续旋转,再次产生电力。其能量转化过程为:海浪带动气压变化再带动涡轮机旋转进而产生电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类发电厂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海面强风
B.海底地震
C.水下滑坡
D.天体引力
【2】与太阳能发电相比,海浪发电的优势是( )
A.清洁且可再生
B.发电相对稳定
C.能量分布广泛
D.能量损失较低
17、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23年9月11日宣布,在一颗距离地球120光年的行星K2-18b上,可能存在一片海洋,这也是该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迹象。完成下面小题。
【1】行星K2-18b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①太阳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可观测宇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若行星K2-18b上真的存在生命,则其应该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A.适宜的温度
B.液态水
C.较薄的大气层
D.安全的宇宙环境
18、2021年11月9日,广州城区上空出现大面积的鱼鳞云,“鱼鳞云”又称“透光高积云”,常常是成行成列地排在天空,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市民纷纷拍照分享(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透光高积云位于大气的(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2】谚语“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说明透光高积云的出现,天气预兆为( )
A.阴雨绵绵
B.乌云密布
C.狂风暴雨
D.天气晴好
19、如图示意美国本土人口密度分布,图中用“山峰”表示各区域人口密度大小,“山泽”总高,人口密度越大。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美国本土人口“山峰”高度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
B.军事
C.经济
D.宗教
【2】美国南部吸引老年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平坦开阔
C.淡水资源充足
D.自然灾害较少
20、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一种地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类地貌底部比上部细的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沙磨蚀
C.风力吹蚀
D.风力搬运
【2】下列地理景观形成与上图形成原因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是( )
A.新月型沙丘
B.河滩鹅卵石
C.黄土高原
D.溶洞内石笋
21、四川大凉山地区多高山峡谷, 雨水充沛,森林资源丰富。凉山彝族瓦板房以木板作瓦,大多位于高山或半山,依山而建。下图为彝族瓦板房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凉山地区依山而建的聚落空间形态多为( )
A.密集型
B.棋盘格式
C.分散型
D.街道式
【2】瓦板房建筑最能体现的地域文化是( )
A.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
B.尊卑有序的价值观念
C.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D.宏大奢华的审美情趣
22、香樟树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以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较多。香樟树形雄伟壮观,树冠开展,枝叶繁茂,浓荫覆地,枝叶秀丽而有香气,许多南方城市选择樟树作为主要绿化树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樟树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终年常绿,革质叶片
B.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C.针状树叶,抗寒耐旱
D.叶片厚实,覆有蜡质
【2】樟树作为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包括( )
A.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B.形成景观,开发旅游
C.消音降噪,美化环境
D.涵养水源,增加下渗
23、下图是某气象灾害的卫星影像图,图中白色部分为云层。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干旱
D.寒潮
【2】我国受该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北内陆地区
24、下图为“我国某自然灾害密集发育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洪灾
B.寒潮
C.沙尘暴
D.滑坡
【2】该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有( )
①山区地形起伏大②经济发达③人类对植被的破坏④洪涝灾害频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辐射是太阳以____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________。
(2)图中A为________区,B为________区,C为________区,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波段,约占总能量的________。
(3)太阳辐射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EF是____(晨、昏)线。
(2)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是____,该日之后,南充的正午太阳高度将____(填“增大”或“减小”)。
(3)该日北京、上海两城市中昼较长的是____,图中昼夜等长的为____(在A、B、C、D、E、F中选),D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
27、地球岩石圈,主要由____和地幔圈中____组成
28、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甲处为______,从气压分布状况来看,甲处为______。
(2)西安的风向为______。北京与东京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3)郑州、西安两地发生降水概率较大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4)比较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
(5)图示锋面系统在郑州过境时,当地则会________(选择填空),也可能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
A.太阳辐射增强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大气逆辐射减弱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29、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____污染、水污染、___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
30、下图表示“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域功能区的名称。
A为______,C为______,D为______。
(2)B为________,其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为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城市地域结构大体符合________形模式,一般出现在________社会阶段。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_____地貌。
(2)B图是________________地貌,由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往往形成于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
(3)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________________地貌(地貌名称)的演化过程,图中石林是在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2、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________地带最为集中。
33、读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净流入总量及其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与分性别年龄户籍的上海常住人口规模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上海市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比广东高的原因。
(2)据图分析上海市外来人口的年龄构成特点,并解释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人口迁移分别对上海、贵州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
34、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其方向是____。
(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
(3)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半球。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地,原因是____。
35、下图为某时刻世界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中甲、乙气压中心的名称:甲为___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并说明乙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
(3)指出此季节丙地的盛行风向,并说明成因。
36、当地时间2月1日,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在2018年首次喷发,火山灰形成巨大的“蘑菇云”进入大气层,形成火山灰云。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云”,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____和____。
(2)“蘑菇云”增强了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____。
(3)从理论上讲,“蘑菇云”会使当地白天地面温度不至于____,夜晚温度不至于____,昼夜温差会变____。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年平均风速每10年减小0.12 m/s。
材料二 下图为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材料二中情况应出现于图甲中的________(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此时ab之间吹________风。(填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