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以至于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分别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河流袭夺过程及其反映的主要地质作用表达正确的是( )
A.M河是低位河,袭夺了N河上游侧向侵蚀
B.N河是低位河,袭夺了M河上游侧向侵蚀
C.M河是低位河,袭夺了N河上游溯源侵蚀
D.N河是低位河,袭夺了M河上游溯源侵蚀
【2】发生河流袭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河流域范围不变
B.a处河段通常河谷宽阔、流速缓慢
C.N河流上游侵蚀增强
D.N河流量与现在河谷规模不相称
2、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能正确标注图中天体系统的名称的是( )
A.①一太阳系
B.②一银河系
C.③一总星系
D.④一地月系
3、欧洲航天局的木星探测器(JUICE)于2023年4月14日发射升空,预计经过8年飞行后访问木星系统,对木星的3颗大型卫星进行详细观测。由于被认为存在冰层覆盖下的巨大海洋,木星三大卫星(下图)又被称为“冰卫星”,也被看作是寻找太阳系内地外生命的最佳选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木星系统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木星三大卫星成为“冰卫星”的主要原因是( )
A.公转周期较长
B.自转周期较长
C.距离太阳较远
D.体积质量较小
【3】推测木星三大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依据主要是( )
A.为固态行星
B.有水存在
C.温度适宜
D.有大气层
4、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如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所属森林植被的特征是( )
A.植物垂直结构复杂
B.树叶缩小为针状,抗旱抗寒
C.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D.森林常绿,革质叶片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
①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
②林地稀疏,蒸发加剧,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土壤变干
③坡面含水率下降,林地退化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3】关于该区域植被与环境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山顶主要因气温高,蒸发量大,为灌木草原
B.坡面主要因坡度大,土层薄,为疏林草原
C.谷底主要因水土条件好,以中生乔木为主
D.光照差异导致谷底到山顶的植被分布差异
5、“天宫课堂”第四课于 2023年9月21日开课,由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内的3名航天员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下图示意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可能是航天员科普的内容是( )
A.月球属于自然天体
B.空间站在轨运行能量来自太阳
C.火星属于类地行星
D.地球自东向西围绕太阳运转
【2】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
B.地月系
C.可观测宇宙
D.银河系
6、下图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密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升高
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2】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B.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D.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
7、2022年7月14日凌晨,本年度“最大满月”亮相夜空,这是今年最大的“超级月亮”(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陨石
B.星际间的气体
C.发射成功的人造卫星
D.超级月亮
【2】“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3】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公转速度快
B.离小行星带更近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表面无大气
8、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状态下,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有关三地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水库气压最低
B.林地气压高于裸地
C.水库气温最低
D.裸地气温高于林地
【2】下列有关此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由水库流向裸地
B.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C.由水库流向林地
D.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9、我国北方果园多使用秸秆或杂草覆盖地表,以调节土壤和地表温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左图示意秸秆或杂草覆盖的果园,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用秸秆或杂草覆盖果园调节土壤和地表温度的原理是( )
①高温季节,吸收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高温季节,反射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
③低温季节,有效截留地面辐射,增强保温作用④低温季节,增强果园大气逆辐射,达到保温效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用秸秆或杂草覆盖果园,对右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①③减少,④⑤增加
B.②⑥减少,③④增加
C.①⑤增加,③④减少
D.②④增加,①⑥减少
10、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为不同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图中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②地貌类型是( )
A.丹霞地貌
B.雅丹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峡谷地貌
12、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乐章。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到12月初是到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完成下面小题。
【1】银杏林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上述地区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地形
B.降水
C.光照
D.热量
【3】近年来银杏叶变黄的时间偏晚,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干
B.气候变暖
C.温差增大
D.光照减弱
13、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大于冬季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区大于郊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温度低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一溶洞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
B.
C.
D.
【2】最有利于该溶洞形成的地理条件是( )
A.岩石致密,透水性差
B.气候温暖湿润
C.植被稀少
D.土层厚薄
15、读图甲,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天体的运动方向,完成以下各题。
【1】图甲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A.天体1
B.天体2
C.天体3
D.天体4
【2】2019年中秋节有网友拍到飞机“穿越”月球的画面(图乙),若图甲中天体1为太阳,则网友拍到的月球可能是( )
A.天体2
B.天体3
C.天体4
D.以上都不是
【3】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成功着陆,它主要由着陆器和轨道器等部分组成。以下选项属于自然天体的是( )
A.月球
B.着陆器
C.陨石
D.宇宙飞船
16、左图示意某地区热力环流剖面图,右图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上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处位置比较,②处气压值最高
B.四处位置比较,③处气压值最低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处比②处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③处比④处高
【2】图示时刻,关于近地面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较乙地气压低
B.甲地较乙地气温低
C.甲地盛行上升气流,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D.乙地可能天气晴朗
17、地膜覆盖(下图)后带来的影响有( )
A.白天,地膜下最高温度会出现在正午
B.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水分
C.不利于微生物繁殖,土壤有机质分解减慢
D.每年铺设,残膜清除不净,造成土壤污染
18、罗吉斯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人口迁移年龄模式。他定义的迁移率是离开某地的迁移人口占该地同期具有迁移风险的平均人口数的比率,即迁移率就是迁出率。下图为某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
B.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自南部向东北部迁移
D.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
【2】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①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②鼓励生育二胎③加大城市幼儿园、中小学建设④加强户籍管理,限制农民工进城⑤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⑥加强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9、下左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围,右图为垒球地袁各纬度的垒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②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数值大小正确的是( )
A.200<①<220
B.180<①<200
C.80<②<100
D.100<②<120
【2】据右图判断下列关于全球冬、夏半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差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半年和冬半年辐射量差值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B.夏半年辐射量随纬度升高逐渐减少,纬度越高,太阳辐射总量越少
C.冬半年辐射量随纬度升高逐渐增加,纬度越高,太阳辐射总量越多
D.夏半年辐射量最大在回归线附近,冬半年辐射量最大在赤道附近
【3】左图中①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的原因,不包括(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C.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D.沿海地区,空气湿度大
20、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m,植被稀少。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如下图),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蓝窗”景观属于( )
A.流水侵蚀地貌
B.风蚀地貌
C.海积地貌
D.海蚀地貌
【2】“蓝窗”坍塌后,残留在海水中的M部分,形成的地貌为( )
A.海蚀柱
B.海蚀崖
C.海蚀平台
D.海蚀洞
21、土壤密度是土壤紧实度的指标,在同一气候条件下土壤密度除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外,还受植被、耕作、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小区域内不同植被下土壤密度随深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表层土壤密度影响较小的因素主要是( )
A.成土母质
B.植被类型
C.耕作条件
D.有机质含量
【2】农田土壤密度大于自然植被土壤密度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多次翻耕
B.大量使用化肥
C.枯枝落叶较多
D.植物根系发达
【3】从地表径流角度考虑,该区域最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是( )
A.混交林
B.纯林
C.草地
D.农田
22、下图为北美洲某日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丙、丁两地的近地面风向分别是( )
A.东北风、西北风
B.西南风、东南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西北风、西北风
【2】仅考虑气压分布状况,与甲地相比,乙地( )
A.风力更大
B.风力更小
C.风力相当
D.无法比较
【3】事实上甲乙两地风力相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导因素是( )
A.地球自转
B.地面状况
C.气压差
D.太阳辐射
23、民航客机在飞过蔚蓝的天空时,其身后经常拖着白色的尾巴,被称为航迹云(下图)。它是飞机排出的废气与空气相混合而出现的水汽凝结现象。当客机水平飞行在气温为-60℃~-40℃的大气层且空气湿度较大时,容易产生航迹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民航飞机多飞行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2】航迹云多出现在( )
A.对流层中部
B.平流层顶部和高层大气底部
C.平流层中部
D.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底部
24、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二环路
B.三环路
C.四环路
D.环城路
【2】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靠近工业原料地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城区人口向大量向郊区迁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5、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乙地的地貌是_____ _____。
(2) 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环节(填序号)。(2分)
(3)按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从A地到B地反映了 分异规律,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4)按岩石成因分类,C处岩石属于 岩,D处岩石属于 岩。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表示气压带
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
(2)E、F表示风带,E是 带, F是 带(北半球)。
(3)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气候,此气候 类型特点为终年_______________。
在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_______________气候,
在E风带控制下会形成_______________气候。
27、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_____。
(2)这一天,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__点,处于极夜的是__点,白昼将变短的是__点。
(3)这一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___(大于、小于)上海,_____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4)此刻北京时间是__月__日__时。
(5)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点。
(6)从这一天起的半年内,地球公转速度将如何变化?_____。
(7)①点附近向北流的河流__(东、西)岸侵蚀严重。
(8)③点在④点的____方
28、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_和_之间。
29、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ME为晨昏线中的_____线。
(2)当太阳直射点由图乙中③处移向④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情况为________。
(3)图甲中早晨6点的是_____点。(填字母)
(4)A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点。
30、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
(2)b图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M表示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
(3)C厚度不均,最厚的地方一般在陆地上的____地区。
31、下图是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
(1)图中中心点是北极还是南极?答: 。
(2)这一天是_____ (日期)前后。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____
(3)此时,北京处于( )
A.尚未日出 B.刚刚日出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 D.刚刚日落
(4)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取得全年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 。
32、读某海域大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环流位于______半球,分布的海洋有______、 、 。
(2)A、B、C、D属于暖流的是___________、 。
(3)甲、乙两地海水温度较高的是______,洋流A、C能使流经海区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
(4)若该海域是太平洋,则洋流A的名称是________,洋流C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为_____,该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_________。
33、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________波波速快。(填文字)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D表示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液态,F面是________界面。
(4)____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________的发源地。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鳗草,俗称大叶藻,其构筑的海草床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固碳量达森林的2倍以上。以鳗草为主的海草形成规模化的海草床,可以缓冲水流对水底基层的扰动,并且从水流中过滤沉积物和营养物质,为一些海产鱼虾贝类提供栖息场所和育幼场,构成复合式的食物网链。但由于污染物被排入海中、建造护岸工程、近海养殖密度过大、海详运输等原因,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的海草床都处于急剧衰退之中,已有1/3的海草床彻底消失。下图示意海草床生态系统碳循环。
注:DIC指溶解无机碳、DOC指溶解有机碳、POC指颗粒有机碳。
(1)推测导致海草床大面积减少的原因。
(2)简述海草床生态系统固碳的原理。
(3)分析海草床生态系统产生的效益。
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_处分布。
(3)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B.
C.
D.
36、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1)B、C表示气压带,B是_带,C是_带。
(2)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______气候,在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____气候,在E风带控制下会形成____气候。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
(3)乙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丁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
(4)图中④环节的名称是________,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循环,此循环可使________水得到补充和更新。
(5)甲地地貌是________,简述其形成原因___。
3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最大的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在大连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开工建造,这是世界在建的最大深水钻井船,其钻井深度可达30000英尺(1米=3.2808英尺),建成后可以在任何需要深水钻井船的工况下使用。
材料二 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 。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较, 地壳较厚。
(3)写出“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及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