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节⑤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
A.④
B.②
C.⑦
D.③
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C 、H 、O、N等化学元素
B.蛋白质分子
C.细胞
D.组织
3、雷鸟羽毛在春天变为灰色,冬天变为白色。下列现象与此不相似的是( )
A.蚯蚓使土壤变疏松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的颜色变化
C.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的四季常青
D.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
4、下列哪种植物的叶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又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
A.仙人掌
B.铁线蕨
C.葫芦藓
D.天竺葵
5、某市通过日常防疫摸排发现,一学生家长去过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为避免疫情蔓延,立即对该家庭采取了相关隔离措施。请问在上述过程中用到了哪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探究法
D.查阅文献法
6、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A.胚乳
B.胚
C.子叶
D.种皮
7、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兔
B.鹰→鼠→水稻
C.草→蝗虫→青蛙
D.草→食草昆虫→细菌
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红烧乳鸽
B.喷发的火山
C.电脑病毒
D.珊瑚虫
9、以下关于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到的细胞被放大50倍
B.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边缘黑色且较粗、内空白、呈规则圆形,这是气泡
C.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时,看到的物像是“p”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
10、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设备,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③后,需要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
B.乙图中使用①比使用②看到的细胞数量更少
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先将临时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丁图中的细胞图像可在乙图中①下观察到
11、如图是某科学小组制作的生态瓶,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鱼、螺属于消费者
B.能量流动可以从水草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水草
C.若该玻璃瓶长久置于黑暗中,最终水草、鱼、螺将会死亡
D.具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2、自然界中的植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以扩散到大气中,补充大气圈中的氧气
B.满江红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蕨类,可以作为优质绿肥和饲料
C.红豆杉是一种高大乔木,可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木材
D.许多中药材都来自植物,如人参、枸杞、贯众、杜仲、黄连、卷柏、甘草等
13、人体内,与同级静脉相比,动脉最明显的特征是( )
A.管壁更薄
B.弹性更小
C.血流速度更快
D.分布范围更广
14、关于如图三种低等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①的内部和⑤的背面都有种子
B.三种植物都真正的根、茎、叶
C.三种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cab
D.a是蕨类植物
15、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
A.水和无机盐
B.水和有机物
C.无机盐和有机物
D.无机盐和维生素
16、正常情况下,图中甲细胞与其分裂形成的乙、丙两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关系是( )
A.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为甲细胞中的一半
B.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为甲细胞中的二倍
C.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与甲细胞中的相同
D.甲、乙、丙这三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17、在学农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幼苗的移栽和田间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一致的是( )
A.移栽时根部带土坨——降低蒸腾作用
B.间作套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中耕松土——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D.在傍晚移栽——增强呼吸作用
18、2023年12月2日,首钢大跳台世界杯落下帷幕,我国运动员苏翊鸣“雪飞天”再夺冠,在运动中能完成收缩舒张功能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19、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
A.根
B.叶
C.所有器官
D.茎
20、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21、在温室中,可以通过调节控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
22、下表列出了A、B、C、D、E五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
食物 | 糖类 (克) | 脂肪 (克) | 蛋白质 (克) | 维生素A (毫克) | 维生素C (毫克) | 维生素D (毫克) |
A | 0.4 | 90 | 6 | 4 | 7 | 40 |
B | 18 | 2 | 6 | 3 | 220 | 0 |
C | 48 | 27 | 38 | 40 | 12 | 0 |
D | 8.8 | 9.5 | 65 | 7 | 10 | 14 |
E | 52 | 0.1 | 2.5 | 0 | 1 | 0 |
根据上表的信息,用表中食物标号填空:
(1)有助于防治夜盲症的食物是______。
(2)适合坏血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是______。
(3)能提供较多地能量,容易引起人体肥胖的食物是______。
(4)有助于儿童体内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食物是______。
(5)儿童生长发育、伤病员等受伤组织更新离不开蛋白质,应适当多摄入的食物是______。
23、下面图一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二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表示呼气过程的是曲线___________段;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__________状态,此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变__________ ,本次呼吸中, 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_______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___________。
(2)图二中1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______________实现的。
(3)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_______________完成的。
24、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______的基本单位。
25、酶是由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_____,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26、为什么用鼻子呼吸比用嘴呼吸好?________。
27、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其中,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___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_______生态系统。
28、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 、结构、分类、 、遗传和 、进化、生态的科学。
29、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 (填序号)三部分组成。
(2)⑦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液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一般没有 。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两个生理过程。
(4)②处是毛细血管,①③却都被叫做动脉血管的原因是此处不发生 。
30、在使用实验法的过程中,使实验结论科学可靠的关键是设计好的______实验来研究变量。科学家在研究响尾蛇追踪猎物的方式时,就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对照并观察现象,从而得出可靠结论的。
31、连线题:将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32、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是“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____)
33、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A,B分别代表进行交换的两种气体,箭头表示气体交换的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表示_____、_____。X血管的名称为_____。
(2)若气体交换是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_____。进入组织细胞中的气体被组织细胞的“能量转换器”_____利用,分解有机物获得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_____。
34、“夏天到,结石笑”,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体内水分蒸发较多,易导致肾结石;所以在夏季多饮水,勤排尿,加速体内血液的代谢,是预防肾结石的有效手段。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__________和尿道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该单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_________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