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2、下列对生态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平衡状态
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保持恒定不变
C.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
D.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3、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关于“三亲试管婴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由捐献者和母亲各提供一半
B.“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的细胞质
C.“三亲试管婴儿”的性别和外貌特征更像捐献者
D.由受精卵发育成“三亲试管婴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
4、七年级三班的合作小组在讨论“生命基本特征”时,出现了下面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5、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图中能表示三者之间吸水、失水关系的是( )
A.
B.
C.
D.
6、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具备稳定的营养和能量供给
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7、在一个夏日炎炎的日子,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公园里,空气清新.草色青翠.绿柳垂帘,耳边萦绕着树枝上黄鹂悦耳的欢笑声,眼眸中倒映着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桃树林,果实累累。读完这段文字,请选出分别符合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一组是( )
A.果肉细胞、果肉、黄鹂鸟的翅膀、一棵桃树
B.绿柳、一个种子、一只黄鹂、一朵桃花
C.种子、血液、一个桃子、一只黄鹂鸟
D.叶肉细胞、叶的表皮、叶片、一朵桃花
8、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来划分,可以分在一组的是( )
A.鱼和猫
B.马和狐狸
C.狗和水草
D.海带和白菜
9、星期天小华在谷养元吃饭,她看到送餐的智能机器人,她想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呢?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10、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两地温度条件差别如下表,其他光照,栽培方式等条件均相同。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平均温度(℃) | 甲地 | 乙地 |
白天 | 33 | 33 |
夜间 | 12 | 22 |
A.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所以甲地甜瓜夜间糖分消耗较少
B.乙地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也强,比甲地积累糖分多
C.乙地比甲地的昼夜温差小,甜瓜呼吸作用强,几乎不能积累糖分
D.比起乙地的甜瓜,甲地的甜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更多
11、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是生产者,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B.B是消费者,和A存在捕食关系
C.C是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D.A、B、C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12、以松杉为主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3、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生物太小,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不能独立生活
C.单细胞生物种类繁多,结构和生活方式完全相同
D.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时可形成赤潮
14、下列有关森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森林占据了广大的地区,导致耕地减少
B.森林是各种动物生活的理想居所,破坏了森林,就破坏了动物的家
C.我们所使用的木材、石油及煤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森林
D.森林能美化我们居住的环境,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
15、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壁由软骨支撑
C.肺泡壁也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16、“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诗中“黄鹂”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7、下列四个选项中,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 )
A.水→草→兔→狐
B.鼠→草→蛇→鹰
C.鹰→蛇→鼠→草
D.草→兔→狐
18、如图为火龙果花与果实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雌蕊的子房中只含有1枚胚珠
B.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受精过程
C.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没有关系
D.火龙果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
19、下面不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原
B.一座高山
C.一座城市
D.一群绵羊
20、下面为我国植树节的图标,主旨是倡导每个公民每年义务植树3~5棵。结合图标分析并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3月12日是植树节,应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
B.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C.树木高大挺拔,其茎逐年增粗是形成层细胞分裂的结果
D.在植树时,不需要注重植物的空间搭配,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数量越多越好
21、人体缺乏维生索C会患________;脂肪具有保持________和防止机械损伤等作用。
22、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的颜色 (深、浅)的活小鱼.
(2)如果显微镜配备有10×、40×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 物镜.
(3)如图是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管分支情况及血流方向(箭头所示),请判断:
①是 血管;②是 血管;③是 血管.
23、青春期,________ 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这一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24、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________的能力会随持续时间的延长_______,这叫_________。
25、动物可分为__和__,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
26、人体的发育起始于_________。
27、血液分层后,上层是____,下层是____,两层交界处是血小板和______。
28、心脏四个腔,其中心肌最发达的是________。
29、生活经验告诉大家,大米、馒头等食物中含有较多________,它是供给人体能量的重要物质,肥肉、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较多________,一般是备用的 ________物质。
30、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以进行________作用。
(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
(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此时把D打开。
(4)若用黑纸片将B装置罩上(D处扎紧),绿色植物主要进行________作用,若向C瓶中加入________ ,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31、将下列动物细胞结构与其功能连线
32、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33、回顾所学知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仲夏雨后,当你漫步在校园,徜徉于花园,或劳作在田间的时候,常常会见到在地面上蠕动着的蚯蚓,这是为什么?______。
(2)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一大早,鲸鱼、鳄鱼、章鱼、甲鱼、娃娃鱼、鲍鱼、鲤鱼便纷纷赶来了,你认为它们中的哪些不能通过资格审查?请说明理由______。
(3)“久栖湿地是益虫,三季忙忙稻野匆。唯有冬眠冰下睡,穷追滥捕就餐琼。”这是一首有关于青蛙的打油诗。有人称青蛙为益虫,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_____。
(4)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采取化学结晶蛋白质方法处理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烟叶时,获得了极细的针状结晶,并发现它具有这种病毒的全部感染特征,由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外界环境中呈结晶的病毒是生物吗?为什么?______。
34、如图所示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而影响观察.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_____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此时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6×”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倍.
(3)上述操作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物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_____(填“装片”或“物镜”或“目镜”)上.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_____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