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温度较高,但是触摸植物叶片发现其温度并不高,主要是因为植物体的哪个过程可以降低其温度( )
A.光合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冠是保护组织,分生区是分生组织
B.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中的导管输送到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中去
C.分生区的细胞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
D.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了吸水功能,但加强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3、植物细胞通常具有一定的形态,不容易变形,这主要是因为( )
A.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B.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C.细胞膜的支持作用
D.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4、如图表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其变化判断该器官是( )
A.小肠
B.肾
C.脑
D.肺
5、海洋中不同水层分布的藻类不同,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盐度
B.阳光
C.温度
D.水压
6、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8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生态价值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B.引起地球的温室效应
C.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防风固沙,减少噪音
7、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C.冬天雷鸟换上与冰雪一致的白色羽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8、为了更好地治理蚜虫,科研人员研究了某种细菌与蚜虫的关系,并做了如下实验:将若干蚜虫幼虫均分为两组,乙组饲喂抗生素溶液(能杀灭细菌)处理过的新鲜豆苗。两组蚜虫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如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 发育到成虫所需时间(天) | 成虫体长(mm) | 成虫3日内产卵数(个) |
甲 | 5.2 | 1.97 | 21 |
乙 | 7.9 | 1.47 | 0 |
A.表格中的数据是各组各类数据的平均值
B.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豆苗是否新鲜
C.该细菌能促进蚜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用抗生素处理豆苗对治理蚜虫有效
9、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字母“e”装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①④镜头
B.可以直接使用③号镜头以尽快找到观察目标
C.字母“e”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ə”
D.使用目镜和物镜前可用擦镜纸擦拭干净
10、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赣江里所有的鱼
B.赣江中所有的生物
C.赣江
D.赣江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
1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的试剂,染色时用到的试剂是( )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稀碘液
D.酒精
12、“小草依依,踏之何忍。”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阳光,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13、取同一植株上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如图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与叶片面积有关系吗?”
B.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C.根据实验可得出“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D.在量筒中都滴加油滴,使油滴铺满水面能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14、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
C.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细胞膜
D.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
15、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
A.
B.
C.
D.
16、图1为显微镜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 )
A.在对光的过程中,转动转换器使①号镜头对准通光孔
B.为了看到更多的细胞,选择①号镜头与④号镜头组合
C.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D.由视野A转到视野B,应把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17、我国在“嫦娥四号”上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做样本,喜温耐热的棉花种子顺利完成了高温下发芽生长的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这标志着我国的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棉花、油菜和拟南芥植株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土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是营养器官
C.棉花的结构层次与果蝇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了系统层次
D.棉花种子的种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18、在生命系统中,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的是( )
A.细胞
B.器官
C.个体
D.种群
19、洋葱表皮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最重要的区别是
A.细菌的细胞小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C.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的细胞中缺少DNA
20、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1、下列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G___________、H___________和图中的C___________构成一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A___________作用和C___________作用,通过A过程形成的液体B为___________,通过C过程形成的液体D为___________。
(3)与图中的G相连的小血管E为___________,F为___________。
(4)如果最终排出体外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说明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__。
22、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
23、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叫做________。
24、ABO血型系统包括____、____、____和AB型四种血型。
25、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工具。
(1)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____移动。
(2)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有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___倍。
(3)当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外界光线较弱,这时想看到明亮的视野,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光圈、______________面镜。
(4)在进行显微镜对光时,为了看到明亮的视野,应该使______________组部件成一直线。
A.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B.镜筒、物镜、准焦螺旋
C.物镜、镜筒、载物台
D.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26、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在消化系统中,__________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7、在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要确保_____远离自己或他人,以防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后_____而伤人.
28、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变得硬挺,在这一过程中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 。
(2)用盐腌萝卜丝时萝卜丝很快变软,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吸水还是失水? 。
29、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___________。
3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里填对应的数字, 上填汉字名称)
(1)放置玻片标本的部位是[ ] ,中央有[ ] ,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玻片标本。
(2)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时,一手只握住[ ] 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3)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 对准通光孔。
(4)当光线很强时,用反光镜的 (填“凹”或“平”)面来对光。
(5)对光完成的标志是,通过[ ] 看到 视野为宜。
(6)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在载物台上放好后,转动[ ] ,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 ] ,目的是 。
31、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结构如图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 开始
(2)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
(3)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
(4)此生态系统中一共有 条食物链
(5)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32、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 (____)
33、如图所示是细胞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在A、B两个细胞相中,_______是动物细胞。
(2)写出相应结构的名称:③_______ ④_______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是图中________控制的。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在________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填序号)。
(4)如果B细胞取自于洋葱,可以判定该细胞只可能是洋葱的_______(填“内”或“外”)表皮细胞,因为在细胞结构中没有_______。
34、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从A到D,细胞的数目增加,该过程属于细胞_________,结果产生的新细胞和原细胞相比,主要的遗传物质______(填“减半”或“不变”);从图中D到E、F、G、H的过程属于细胞______,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人体有四大组织,胃痛说明可能有神经组织,胃痉挛说明可能有肌肉组织,胃出血说明可能有______组织。
(3)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开始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