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盐的有无
B.萝卜条由①→③的变化过程中,细胞发生了吸水
C.B烧杯内为清水
D.实验过程中萝卜条大小、质量、A与B烧杯内液体体积都应保持相同
2、2023年8月8日晚,在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中国独有且被誉为植物界“活化石”的珙桐树在现场的屏幕上“生长”,朵朵象征和平的鸽子花绽放其中。珙桐在类群上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请分析下图的漫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气的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B.傲气的根主要靠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
C.根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叶的蒸腾作用
D.茎中的导管能将叶合成的有机物运输到根
4、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蚕豆叶肉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某结构仅在蚕豆叶肉细胞中出现,此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5、通过健康教育,同学们知道了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并排出废物的结构是脐带和下图中的( )
A.1
B.2
C.3
D.1、2
6、小华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对8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待区分的生物 | 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扬子鳄 |
类别1 | 青蛙、大雁、野兔 |
类别2 | 蝗虫、蜘蛛、蚯蚓 |
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应该将扬子鳄划分到类别2中
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座城市
B.一片森林
C.一个湖泊
D.池塘里的所有生物
8、下列现象中,主要说明生物能够影响非生物环境的是( )
A.竹节虫的体形与树枝相似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成刺状
C.北极熊毛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
D.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
9、“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国首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的茎、叶中提取出了青蒿素,为数百万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有关鹿和青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鹿和青蒿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鹿的皮肤、青蒿叶的表皮都属于器官
C.与青蒿相比,鹿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D.生物体有不同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0、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与根尖哪些部位的活动有关( )
A.根冠和成熟区
B.分生区和根冠
C.伸长区和成熟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
11、某小组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如下表,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
组别 | 黄粉虫幼虫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甲 | 20只 | 阴暗 | 15℃ | 70% |
纸盒乙 | 20只 | 阴暗 | 28℃ | 70% |
A.光照是否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
B.环境湿度是否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
C.温度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吗
D.黄粉虫幼虫的生活会受到空气的影响吗
12、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温度和湿度
C.有光和无光
D.干土和湿土
13、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粮食作物的子粒饱满,果树和瓜类果实较甜,这是因为( )
A.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强烈
B.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微弱
C.光合作用较弱,呼吸作用强烈
D.光合作用较弱,呼吸作用微弱
14、玉米粥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玉米种子结构中的( )
A.胚乳
B.胚根
C.子叶
D.胚
15、有关孢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于繁殖
B.有胚结构
C.具有果皮
D.属于器官
16、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物像大小及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加、物像变大、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物像变大、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加、物像变小、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物像变小、视野变亮
17、在城市公园中,随处可见树木、草地等绿色植物。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能提升城市水土保持能力
C.能提高城市中的大气湿度
D.大量植树会导致“温室效应”
18、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测量窖内氮气含量
B.测量窖内水分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量窖内氧气含量
19、1个豌豆的豆荚中有7粒种子,这说明正常情况下,形成该豆荚的豌豆花子房中胚珠的数目是( )
A.1
B.7
C.2
D.8
20、下图是制作临时玻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应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21、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活动结束后,应该把实验鼠妇__________________。
22、(设计性实验)下图1是苏祥同学设计的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示意图。在A、B两个培养皿中铺上2~3层潮湿的纱布,在其中各放入50粒已浸泡过发育情况相同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中喷洒清水,向B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模拟的酸雨,其他条件相同。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苏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祥同学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培养皿。
(4)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为苏祥同学设计一张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3、如图为神经系统的概念图,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完整。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4、将下左侧所列器官的序号填在右侧构成它的组织的括号内。
a.心脏 1.上皮组织_____
b.唾液腺 2.肌肉组织_____
c.股骨 3.神经组织_____
d.大脑 4.结缔组织_____
25、____________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________围成的空腔。
26、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用浸湿的棉絮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鱼的___________,在低倍镜下看到尾鳍中最小的血管是_____,只允许红细胞__________通过它。
27、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多样性。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
28、植物细胞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外,一般还具有液泡、_____、__.
29、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_______(中文名称),英文缩写是___,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__上。
30、森林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湿度、制造氧气、________、________。森林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物圈的稳定息息相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有超过________公顷的森林被毁。森林的破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会引起全球性气候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频繁发生的水灾和旱灾等。
31、请将以下植物生命活动与正确的表述连起来.
32、绿色食品颜色一定是绿色的。( )
33、如图是血液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的组成包括血细胞和______(填中文名称),血细胞包括______(填标号)。
(2)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约占91%-92%),具有凝血和止血作用的是______(填标号)。
(3)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时一般应以输______为原则。人类最基本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______型和O型四种。
34、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
(3)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一个中间空白、四周有黑边的椭圆形结构,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该结构是______。这可能是步骤______(填序号)操作不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