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某生物小组进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中所用的装置:两个相同且不透明的小塑料桶,里面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围棋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黑色棋子代表精子,白色棋子代表卵细胞
B.每次抽取完成后需要将棋子放回原桶
C.2号桶中的棋子代表卵细胞
D.1号桶中黑、白两种棋子的数量必须相等
2、某患者每三天就要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以便及时排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依此可以判断该患者病变的器官是( )
A.肝脏
B.心脏
C.肾脏
D.膀胱
3、我校木槿社生物兴趣小组对六种生物进行的归类结果如下表所示,他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
Ⅰ组珊瑚、蚯蚓、蜜蜂 Ⅱ组大鲵、蛇、鸽子 |
A.有无脊柱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卵生
D.生殖方式的不同
4、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环保无毒,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其利用了昆虫的( )
A.通讯
B.取食行为
C.学习行为
D.迁徙行为
5、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
A.细菌类
B.人类
C.鱼类
D.哺乳类动物
6、生物技术影响着人类生活。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包松软多孔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
B.真空包装保存香肠能杀死食品内的各种微生物
C.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牛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
D.用低温冷冻的方法保存新鲜蔬菜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7、某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来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实验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
A.清水
B.二氧化碳
C.阳光
D.氢氧化钠溶液
8、大鲵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终生有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和大鲵属于同一生物类群的是( )
A.海龟、蝾螈
B.蟾蜍、河蟹
C.蟾蜍、青蛙
D.海马、鳄鱼
9、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在陆地上的主要运动形式分别是( )
A.爬行,游泳
B.飞行,奔跑
C.游泳,攀援
D.爬行,跳跃
10、发酵技术指的是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的过程,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下列发酵产品与微生物搭配正确的是( )
A.泡菜——醋酸菌
B.米酒——乳酸菌
C.沼气——甲烷菌
D.酱油——酵母菌
11、下图是新型冠状病毒,它引起了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B.病毒对人类都是不利的
C.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D.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12、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音米的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们种类繁多,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②④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B.图中只有③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
C.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3、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及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项目直接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建立种质库
14、小萌家的蔬菜大棚中种植着草莓。小萌向爸爸建议在大棚中放一箱蜜蜂,可以提高产量。这是因为蜜蜂( )
A.能帮助草莓植株更好地传粉
B.能够延长草莓植株的开花时间
C.能消灭草莓植株的所有病虫害
D.能帮助草莓植株生产有机肥
1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孔雀开屏,雌、雄蛙的抱对属于繁殖行为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意义不大
16、生物圈包括( )
A.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
C.大气圈、水圈,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
17、蝗虫的发育过程和家蚕不同。其幼虫身体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具有翅芽,称为若虫。其成虫有翅可以飞,啃食庄稼,引发蝗灾。请根据描述分析,蝗虫的最佳消灭期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8、图为蘑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植物
B.是单细胞生物
C.依靠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
D.所有种类均可食用
19、下列一组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蜘蛛结网
B.老马识途、小狗算术
C.海豚顶球、乌贼喷墨
D.蜜蜂筑巢、狮子捕食
20、下列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乌贼 螃蟹
B.蝗虫 家兔
C.青蛙 河蚌
D.家鸽 珊瑚虫
2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身体呈_____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水螅身体上触手和口的周围_____最多,这有利于水螅捕获猎物。河蚌是典型的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该结构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会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包裹起来,最后形成了______。
22、人的生命开始于__,在它的__里面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__.
23、鸟通过肺进行气体交换,有______辅助肺呼吸。
24、生活:鸟的种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鸟是____动物。(变温/恒温)
25、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分开后都不能独立生活的现象叫__________。
26、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可以将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为两大类:_____行为和_____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结果越复杂,行为越复杂,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_____所占的_____越大,适应环境能力越强.
27、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28、水仙花是点缀春节最重要的冬令时花。小明在养水仙花时发现水仙花的伤口处会流出大量的黏液。听说这种黏液有一定的毒性,于是他突发奇想:能否利用这种黏液来毒杀某种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呢?他和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实验方案如下表:
组别 | 蟑螂(只) | 食物 |
甲 | 5 | 普通诱饵 |
乙 | 5 | 普通诱饵加入适量水仙花鳞茎汁 |
丙 | 5 | 普通诱饵加入适量水仙花绿叶汁 |
(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三组实验用的蟑螂的个体大小、生长情况等应__________。
(2)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3)设置乙组与丙组的目的是比较水仙花哪个部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大。
(4)实验结果预测:几天后,①若乙组的蟑螂全部死亡,甲组的蟑螂全部存活,则说明____。②若乙组的蟑螂全部死亡,丙组的蟑螂死亡了2只,则说明鳞茎部位汁液的毒性__绿叶部位汁液的毒性。
29、生态系统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______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0、适量的______、充足的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31、请将下列动物行为与其所属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32、若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卵发育成的胎儿为男孩. ______
33、下面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①身体呈________,可减少飞行过程中的空气________。②前肢变成________,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________,可减轻________。②胸骨有高耸的[2]________,可附着发达的________,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填结构名称)________,该结构具有辅助________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34、如图是小明在复习过程中,将学过的生物整理并列举出来,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动物______(填动物名称)靠近环带的一端被称为前端,B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从______(填动物类群名称)开始的。
(2)动物D通过胎生、______的方式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动物C的身体覆盖有外骨骼,由于它不能随着C的生长而生长,所以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______现象。
(3)B可以通过皮肤辅助呼吸,该动物在幼体时的呼吸器官与______动物一样(填序号);没有细胞的结构是______(填序号)。
(4)我国有酿制米酒的传统。小明对可能影响米酒发酵的因素进行探究,设计了以下实验:
编号 | 糯米处理 | 酒曲 | 加适量凉开水 | 环境温度 |
1号瓶 | 浸泡24小时 | √ | √ | 30℃ |
2号瓶 |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 √ | √ | 30℃ |
3号瓶 |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 √ | √ | 10℃ |
4号瓶 |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 × | √ | 30℃ |
3天后打开盖子,观察并记录现象。请据此回答:
①米酒是利用图中物______(填序号)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②该实验共设置了3组对照实验,分别探究了影响米酒发酵的3个因素,其中作为对照的是______号瓶。若此瓶和3号瓶对照,所研究的变量是______;若此瓶和4号瓶对照,则研究的变量是酒曲。
③制作泡菜时,需要加入的微生物是______(填生物名称),制作泡菜时将其置入坛子中密封数天,这是为了制造无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