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C.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2、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0.8m/s
B.1.0m/s
C.0.96m/s
D.1.2m/s
3、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30℃的环境中,乙盆放在5℃的环境中,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温度相比( )
A.乙盆水的温度高
B.甲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温度相同
D.无法确定
4、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汽化现象
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冰棍周围的“白气”在形成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5、下列估测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初中生跑完100m所需时间约为8s
B.新2B铅笔长约18cm
C.人的正常体温为39℃
D.一支粉笔的质量约为100g
6、下列选项中,与如图所示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7、长汀旅游已红遍全国,甲、乙是游客用同一架焦距不同的相机在同一位置先后两次拍 到母亲园雕塑的画面,关于此画面,下列正确的是( )
A.拍照的雕塑处于相机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拍摄甲画面时,雕塑和相机的距离比拍乙远一些
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
D.拍摄画面时,相机成的像是雕塑倒立缩小的虚像
8、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B.受热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C.受热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D.受热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9、测量是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选择测量仪器时,分度值越小越好
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是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D.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大意,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造成的
10、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对于减小误差没有帮助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使用分度值更大的测量工具
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
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
11、百米赛跑中,小明5秒时的速度为9.0m/s,10秒到达终点,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本次比赛中,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0.2m/s
B.9.6m/s
C.10m/s
D.9.8m/s
12、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盐水,甲容器中盐水的密度为,乙容器中盐水的密度为
。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所示,当鸡蛋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内底部的距离相等,两容器内盐水对容器内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和
,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和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同学们在课下实践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孔,让太阳垂直照射到“△”孔上,观察地面上光斑的形状是( )
A.△
B.▽
C.○
D.无法判定
14、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冬季的黄河冰封了
B.夏季水稻田干旱得开裂了
C.小草上凝结了露水
D.打到云层的干冰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15、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的运用。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的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
C.“闻其声知其人”——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音调越大
16、下列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cm
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0~2000Hz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9℃
D.中学生步行速度是5m/s
17、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18、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暴露在高分贝噪音下会导致听力下降
B.爱耳日是为了提醒人们听音乐时音量要开大
C.在嘈杂的环境中戴耳塞可以完全隔绝外界噪音
D.老年人是听力下降的主要人群,与年轻人无关
1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
C.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
D.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5N
20、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 37℃
B.近日,西安昼夜温差可达30℃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42℃
D.常见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5℃
21、如图所示,商家推出扫码兑奖活动,用手机扫描瓶盖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盖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手机摄像头
22、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红、白糖加少许饴糖为原料。将糖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用小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便完成制作,如图所示。在糖画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熔化后凝华
C.先液化后凝固
D.先液化后凝华
23、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
A.千克
B.牛顿
C.秒
D.帕斯卡
24、下对叙述正确的是( )
A.—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教室的高约为3dm
C.一节课的时间是240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25、铁的密度为7.8×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冰块吸热后有4dm3的冰融化成水,则化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在“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_______。该实验与“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所需要的测量仪器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需要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6、在学校的庆国庆的晚会上,学校一名男低音校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另一位女高音校友,则______(选填男或女)校友的音调高,______(选填男或女)校友的响度大。
27、我县旧州镇每年端午节时都举行龙舟赛,鼓手用力握紧鼓棒,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手和鼓棒之间的___________ (填“有益”“有害”)摩擦的,选手们用力向后划船,船就前行,表明了(1)___________(2)___________,当船到达终点后,选手们停止划船,但船由于___________而继续向前运动。船最终停下来是由于___________。
28、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本题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9、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30、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敲击水位最__(填“低”或“高”)的瓶子音调最低,为do(1)音。声音通过__传入人耳;小明觉得该瓶发出的do(1)音还不够准,他用手机软件测得敲击时该瓶振动频率为200Hz,查阅资料国际标准音高do是261.6Hz,他应该__直至音准。
31、现有A、B两枚透镜,A和B的透镜类型未知图所示是不同方向的入射光束分别穿过A、B透镜时的光路图。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A和B”)。
32、一切发声体都在_____,声音靠_____传播,_____不能传声。
3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楼里喷洒消毒液,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味,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______。
34、一艘潜水艇在海面上航行时,其排水量是1500t,此时潜水艇受到海水的浮力是 N 当它下潜到海面以下300m深处时,在其2 m2舱盖上受到海水的压力是 N.船闸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 。(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
35、小刚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瓶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E.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F.将实验测量结果全部填入表格中,并计算出老醋的密度
(1)以上操作必要且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不必要的不填入);
(2)小刚小组前两次实验数据已经记入表格,第三次实验数据如图,请你帮助他们小组将第三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内,并将表格中其它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老醋密度平均值(g/cm3) |
老醋质量/g | 20.8 | 31.8 |
|
|
老醋体积/cm3 | 20 | 30 |
| |
老醋密度 (g/cm3) | 1.04 | 1.06 |
|
36、如图所示,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kg/m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因为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据悉2018年美国宇航局派宇航员登陆火星时,就用它做隔热制成宇航服。
(1)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金属块上涂上6×10-3m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kg的炸药爆炸中气凝胶毫发无损。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5m2,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kg?
(2)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重1.3×106N,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kg?(钢的密度=7.8×103kg/m3,g取10N/kg。)
37、一只重2N,底面积为200cm2的平底薄壁容器放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所盛的水重12N,容器高为15cm,容器中水深为12cm。(本题中g=10N/kg)求:
(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2)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3)桌面受到盛水容器的压强。
38、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无风)
39、如下表是物理实验小组探究冰熔化过程中,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一些数据,请你在坐标系中描出冰熔化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__________)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6 | -4 | -2 | 0 | 0 | 0 | 1 | 2 | 3 |
40、杠杆在古代就有许多应用、图甲是《天工开物》中的一幅图——舂(chōng)米工具,描述了古人应用杠杆劳作的情景。图乙是其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春米工具脚踏板上的动力F1的力臂 l1及A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41、一小木块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