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湘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2、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认为铅球是铁制的”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步(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 3、如图所示,商家推出扫码兑奖活动,用手机扫描瓶盖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盖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手机摄像头

  • 4、我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 km/h,轻轨每分钟可以行驶2200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轻轨、动车、高铁

    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

    D.高铁、动车、轻轨

  • 5、如图是四种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水中的倒影

    B.墙上的手影

    C.汽车后视镜

    D.放大镜

  •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

    D.路程与时间成反比

  • 7、如图, 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运动的是(     

    A.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都是运动的

    B.联合收割机和运水稻的车都是静止的

    C.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运水稻的车是静止的

    D.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运水稻的车运动的

  • 8、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 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A.16℃

    B.47℃

    C.60℃

    D.70℃

  • 9、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  )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0dm

    B.正常情况下初中生的体积约为

    C.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D.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1.5m

  • 10、如图所示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墙上的手影

    C.树下的光斑

    D.折断的铅笔

  • 11、根据烟囱中冒的烟和甲、乙两小车上小旗飘动的情况,有关甲、乙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小车可能运动,乙小车向右运动

    C.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小车可能静止,乙小车向左运动

  • 1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C.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内,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路旁的楼房为参照物

    D.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里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 13、如图甲所示为眼球结构图,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乙所示装置,对远视眼的成像及矫正进行探究。将老花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映出了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

    B.远视眼不戴矫正眼镜时,看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远视眼患者佩戴的远视眼镜属于凹透镜的一种

    D.如果患者远视眼很严重,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小一些

  • 14、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是光的(  )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

  • 15、甲,乙两名同学在操场直道上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6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0~10s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多10m

    C.甲前2s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前6s的平均速度

    D.6~12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 16、下列各项描述的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C. 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可重新听到铃声

    D.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接触的乒乓球弹开

  • 17、判断下列哪一个过程是属于物态变化过程(  )

    A.将铁块加热至140℃

    B.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C.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

    D.烈日炎炎,户外缸中的水越来越少了

  • 1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透镜取火

    B.水中倒影

    C.水中“折”笔

    D.日晕现象

  • 19、物体沿主光轴向凸透镜移动,如果像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凸透镜焦距为f,则物距的大小(     ).

    A.大于2f

    B.等于2f

    C.大于f小于2f

    D.小于f

  • 20、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

    A.   

    B.   

    C.   

    D.   

  • 21、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人们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干冰(  )

    A.熔化吸热

    B.液化吸热

    C.升华吸热

    D.凝华吸热

  • 22、如图为甲、乙两种液体的m-V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乙液体的密度为0.8kg/m3

    C.最多能装下15g乙液体的容器,也能装下25g甲液体

    D.甲、乙两种液体均匀混合后,混合液体的m-V图像应该在图中的Ⅱ区域内

  • 23、某物理兴趣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小车由顶端静止释放,其中,车长L=5cm,秒表每格为1s,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21cm/s

    ③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斜面应保持较大的坡度

    ④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4、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小明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用橡皮擦去纸上的痕迹时用力越大,效果越明显,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小明握笔时,手与笔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选填:“有益”或“有害”)摩擦。小明和小华用同一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时,小明手臂长,但小华手臂粗,他们分别将弹簧拉力器拉开,___________用力较大。

  • 26、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______m/s,合______km/s。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宝鸡到西安的传输距离为180km,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宝鸡接收到从西安发出的信息需______s

  • 27、如图(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图(a)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 _____cm3。(ρ=0.9×103kg/m3

  • 29、小刚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刚好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_,小刚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_______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 30、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圆直径的一种方法,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该圆的直径d_________cm

  • 31、人们说演员王凯的嗓音自带低音炮,是指王凯嗓音的___________ (填声音的特性)特别低,这是因为他说话时声带振动的___________ 低;接受采访时,王凯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 传到现场记者耳中的。

  • 32、“新春佳节全民共享幸福!”2020125日零时,中央电视台的新年钟声准时响起,全国人民感受到新年的喜悦。优美的钟声是由钟________产生的,电视机前的观众收听到电视机直播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 33、在疫情防控期间,某单位每天需要为各部门分配80g的酒精进行用具消毒,由于只有量筒没有天平,则可用量筒量取_______mL的酒精即可(ρ酒精=0.8×103kg/m3)。

  • 34、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底片上记录的是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是两个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片,则   球处于平衡状态,   球受平衡力作用.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______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______

    (2)添加砝码,继续实验,这是为了探究______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小明正确操作,完成实验.

    (3)弹簧测力计是本实验中重要的测量器材,以下探究实验,在课本中也用到弹簧测力计的是______(填字母).

    A.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B.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4)小明在探究后反思:以上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变如图所示,当他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   (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中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   形成的,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

    (3)回家的路上观察到交通灯的三种颜色与色光的三原色   (填“完全”或“不完全”)相同.汽车的后视镜是   镜,可以   视野.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减少   污染.

    (4)汽车向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m;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汽车的速度是   m/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 37、至喜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该桥于2016年7月18日正式通车,全长约3千米,双向6车道,其中大江桥(正桥)为主跨约840米的悬索桥,上桥处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

    (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该桥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有一辆小车通过正桥用了40s的时间,该车会不会拍到超速?

  • 38、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折射光线c的入射光线。

  • 40、(1)在图甲中,画出在斜面上匀速上滑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____

     

    (2)如图乙所示,一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作出木块受力的示意图。(____

  • 41、按照要求规范作图。

    (1)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

    (2)在图中面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3)在图中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成的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