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动植物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大陆性气候显著
D.多特殊天气
2、我们的家乡人民爱吃包子、饺子等食物,还爱喝玉米、小米粥,因为我们这里的耕地是适合种小麦、玉米和谷子的( )
A.旱地
B.草地
C.水田
D.平原
3、南极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海啸
B.冰山
C.沙漠
D.森林
4、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是
A.湖南
B.广西
C.云南
D.贵州
5、318国道的起点为上海市,向西到达西藏自治区,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读318国道图,完成下面小题。
【1】318国道里程较长,反映了我国( )
A.疆域辽阔
B.邻国多
C.海岸线长
D.跨温度带广
【2】该国道起止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 )
A.沪—南京藏—西宁
B.沪—上海藏—拉萨
C.苏—上海青—西宁
D.苏—南京青—拉萨
6、小莉今年12岁了,可她还没见过下雪,她的家可能在下列哪个城市( )
A.哈尔滨 B.济宁 C.北京 D.海口
7、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历届冬奥会选手多数来自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这说明
A.气候不同,农业生产活动有差异
B.地形不同,人们的文体娱乐项目有差异
C.气候不同,人们的文体娱乐项目有差异
D.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体育大国
8、读图中,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9、北纬15°~30°的西亚、北非为干旱的沙漠或荒漠景观,而同纬度的我国江南则为“鱼米之乡”。这主要原因得益于
A.地势低平,平原广阔
B.人为改造自然的活动
C.雨热同期,季风影响明显
D.海洋气候影响
10、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地震发生时,在外地旅游的小明正在某酒店的8楼休息,此时小明正确的避灾逃生行为是中( )
A.迅速乘坐电梯逃离
B.从窗户跳下逃生
C.将枕头抱在头上,躲进卫生间
D.大声呼救
11、某地民居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顶高耸,反映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 寒冷 B. 湿热 C. 干燥 D. 阴湿
12、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是( )
A.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B. 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
C. 气温较低,没有病虫害 D. 地势高,土壤肥沃
13、方寸邮票也能体现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经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下面是我国发行过的几张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邮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
B.图②的少数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C.图③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
D.图④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海拔高,光照强
14、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③铁路线是贵昆线 D.④城市是我国最大的直辖市
15、北京中关村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建立和发展的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海陆位置优越
C.人口众多
D.矿产资源丰富
16、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无法种植水稻
B.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是我国春小麦、玉米的重要生产基地
D.是我国甜菜的重要生产基地
17、吉木乃位于阿勒泰地区西南部,辖7个乡(镇),地处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该地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民族聚居,在语言和文化习俗上与哈俄蒙三国相近。图左为吉木乃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吉木乃民族构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陆上邻国甲是( )
A.俄罗斯
B.蒙古
C.哈萨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
【2】吉木乃地处我国( )
A.寒温带
B.西北边陲
C.湿润地区
D.温带季风气候区
【3】吉木乃( )
①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②少数民族在边贸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哈萨克族 ④是联系我国与中亚的通商口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河池夏季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滑坡
19、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成为全国的焦点。在我国“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武汉地处东西向和南北向发展轴线交汇处。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武汉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鄂
B.湘
C.豫
D.皖
【2】图中“弦”①是一条南北铁路干线,它是( )
A.京沪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九铁路
D.焦柳铁路
【3】图中的箭头“丁”所示工业基地是( )
A.京津唐
B.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
D.辽中南
20、导致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分布
D.洋流性质
21、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22、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是____,____高新区是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23、同学们,你们学校所在地位于_________省__________县。
24、我国陆地总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和____,居世界第三位。
25、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____(旱地、水田),“黑土地”指的是____平原。
26、与我国相邻的14个邻国中,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_______。
27、我国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8、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其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________市﹣﹣云南省的________县一线,此线以东地区人口_______(“稠密”或“稀疏”)。
2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北方的是_________
30、______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潭中有一个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状若圆日,南半湖状若弯月。
31、读黄土高原位置、黄土高原地区丘陵利用状况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黄土高原,据历史记载和埋藏的土壤证明,过去不仅有肥沃的草原,还有茂密的森林,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那里繁衍、栖息。然而,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开发,现在的黄土高原一片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要恢复昔日的面貌,已经十分困难了。
(1)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该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____;植被稀少,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____。
(2)从图中可知,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是______、水库淤积、村舍迁移。
(3)你认为治理黄土高原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至少两点)①_______②____。
32、某校寒假组织学生到美国游学,访问了主要城市(见图),体验到美国自然环境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读“美国”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同学们所到城市中, 是美国的首都, 、 是重要的海港,跨越 洋可到达欧洲,跨越 洋可到达东亚。
⑵ 行程中,同学们既看到了漫天飞雪,也体会了炎炎烈日,感受到美国自然环境明显的地域差异。请将下列照片与城市名称进行连线。
同学们在雪中拍照留影的同时,利用地理知识分析了该城市降温、降雪的原因,美国地势 高 低,冬季来自 (方向)的冷空气可长驱直下,易形成 (灾害性天气)。
⑶ 在旧金山附近的“硅谷”,同学们可以看到许多知名的公司,如英特尔、惠普、苹果等,因为这里是 产业的聚集地,该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⑷ 在旅行途中同学们发现所到城市,绿化面积大,空气清新。有位同学回国后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
资料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发生多次严重空气污染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让美国政府意识到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为了解决污染问题,1970年联邦政府首次颁布了《清洁空气法》,对每一种空气污染物都规定了最高限度。最明显的变化出现在洛杉矶的公路管理要求上:污染排放较大的汽车被要求过滤汽车尾气,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汽车被处以很重的罚款。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减少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数量,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你认为资料中哪些措施是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可以借鉴的?(至少两条)
3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 地区(代号名称),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该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和________。
(2)“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 地区(代号名称).该地区是一个以 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3)与A.C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相吻合的是( )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最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4)用直线将四大地理区域间界线(图中字母abc)与主导因素连接起来:(写入答题纸横线上,例:d--④)
a ①气温、降水因素
b ②地势影响
c ③400㎜年等降水量线的影响
(5)在A、B、C、D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区(代号名称)。
(6)图中B地区耕地以_________(旱地或水田)为主,非常有利于__________(粮食作物名称)的种植。
(7)位于区域C的两个直辖市是_______和天津.位于区域B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 和澳门。
(8)为解决区域C缺水的问题,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9)亚洲的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_地区(代号名称)。
34、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丰____缺。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____流域(河流名称)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西北地区和____地区。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主要利用____运河进行输水。
35、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
(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在___________米以上。
(3)36°N在第二、三阶梯经过的地形区分别是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山脉
(4)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上。
(5)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洋。
(6)我国的地势对航运的影响是___________,对水电开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