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由南向北纬度逐渐增大
B.由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增大
C.由两极向赤道纬度逐渐增大
D.由东向西纬度逐渐增大
2、下列四副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反映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山西省政区图
D.太原市政区图
3、下列哪项不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传统聚落( )
A.我国云南的丽江古城 B.我国山西的平遥古城
C.美国的大峡谷 D.意大利的威尼斯
4、在地理活动课上,小华对经纬线和经纬度提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0°纬线
B.北纬度数向北增大,用字母“W”表示
C.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D.自西向东经度数值增大的一定是东经度
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C、D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A地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B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C.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登高望远
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一般表示: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海洋
8、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的中南部,东南与柬埔寨相邻,东北与老挝交界,西和缅甸接壤,疆域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衔接。读图,该国轮廓图和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结合图文信息,可以推断出泰国所在地区是( )
A.东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2】下列对该国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昼夜温差大
B.全年降水充沛
C.全年气温高,温差小
D.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该国盛产的下列产品中,产量占世界各国最大的是( )
A.蕉麻
B.椰子
C.棕榈油
D.天然橡胶
【4】为了稳定粮食生产,该国在河流干支流上建设了许多水利枢纽工程,这些工程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发展养殖
B.发电供能
C.改善航运
D.防洪抗旱
9、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都自成半圆 B.任意两条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C.18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D.地球仪上相对的两条经线的经度之和为360°
10、2019年底自从湖北省武汉市首先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全国各地的目光就聚集在武汉,要知道武汉在湖北省的位置,最好查阅湖北省的( )
A.气候图
B.人口密度图
C.地形图
D.政区图
11、下图为“1978年—2018年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78年—2018年期间,江苏省人口( )
A.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B.自然增长率始终在12‰以下
C.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
D.自然增长率变化幅度先小后大
【2】按照图中自然增长率趋势推测,未来20年江苏省( )
A.劳动人口比重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C.人口结构更加合理
D.人口总量高速增长
12、某地形区山顶和山脚的相对高度是1500米,若山顶气温是8℃,山脚气温约为( )
A.17℃
B.1℃
C.0.6℃
D.6℃
13、南亚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A.恒河平原 B.东部沿海 C.南亚西北部 D.德干高原西部
14、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昨夜风疏雨骤,今日绿肥红瘦
D.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温暖短促
15、日本有“地震国”之称,原因是( )
A.日本位于太平洋之中,风浪大
B.日本国土面积太小,稳定性差
C.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日本位于板块中心,受力最大
16、一天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
A.2点和下午2点
B.12点和20点
C.午后2点和8点
D.14时和日出前后
17、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自左向右匀速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题该实验能够直接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的更替
C.四季更替
D.湖南地区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18、下列生活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南京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小明半夜起床看美国NBA的篮球比赛现场直播
C.正午时,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的季节长短不同
D.暑假的白天时间比夜晚长
19、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D.沿海地区
20、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如果该图的比例尺为1﹕3000000,则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
A.150千米 B.50千米
C.300千米 D.200千米
21、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由于亚洲位于____东部,东、南分别濒临____洋和印度洋,使亚洲成为世界最典型的____气候区。
22、美国的农业特点是________。
23、我国已建成的极地科学考察站,南极有长城站、中山站和___________站,北极有____________站。
24、受不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各地景观千差万别,区域特征独具特色,请读图判断区域名称,并填写该区域的主要特征。
景观 | 区域名称 | 区域特征 |
甲 | ______ | 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图片是著名富士山。 |
乙 | ______ | 降水较少,被称为地球上的______ |
丙 | ______ | 有很多特有生物,被称为______博物馆 |
丁 | 撒哈拉以南非洲 | 被称为______的故乡 |
25、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气候高温多雨,适合水稻和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26、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丰富,____和___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7、全球按经度划分为_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_度。
28、海洋底部最深的部位是 。
29、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山,西至________岭,南连________岭,北抵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 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30、远距离、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选择公路运输。( )
31、下图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
(2)12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____处附近(填数字序号),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填节气名称),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现象。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当扬州柳树吐露新芽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处附近(填数字序号)。
(4)当扬州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处(填数字序号),此时扬州气温较____(填“高”或“低”)。
(5)当地球处在①位置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____,为____季。
32、读非洲气候分布图、AB两地气候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猴面包树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1)非洲大部分位于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是______种人的故乡。
(2)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征是_____。
(3)图中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______地,该地发生饥荒的气候原因是_____。
(4)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但是,近年来山顶的积雪不断消融,原因是______。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有一定的特色。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_分布的共同特点,反映出四大工业基地共同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
(2)图中①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________工业基地,它与③代表的工业基地相比,最大的优势是________资源丰富。
(3)沟通②④两工业基地的M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线,该铁路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向铁路交通大动脉之一,其完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上。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9月17日,以“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此次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成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黄河,某校学生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黄河的探究。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探究一:黄河之源头
(1)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都是描写黄河的,诗中的“天上”指的是____山,“海”又指的是____海。D处是黄河上中游分界,内蒙古自治区____。
探究二:黄河之恩泽
(2)A地属于____气候,降水稀少,却成为稻花飘香的“塞上江南”,原因是____。
(3)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并在B处、C处建有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请分析这两个地区能够建设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的原因____。
探究三:黄河之忧患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请说出其主要原因及危害。
原因:____。危害:____。
探究四:黄河之治理
(5)治理黄河重在治沙,请你提出1条相应的治理措施____。
【对比学习】
(6)江西省境内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湖口就位于这里,图中ABCD四个湖泊中,表示鄱阳湖的是____。
(7)治理和保护好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是长江经济带建设成败的又一关键。长江中上游地区滥伐林木严重,增加了长江的____,所以人们在上游进行了____等治理措施。
(8)请你评价长江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升:利、弊角度分析)
利:____。弊:____。
35、读下面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本图所示地区,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
(2)图中李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李庄与凤凰山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米。
(3)甲、乙两河共同发育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甲河的流向是________,该河在王庄附近流经的地形部位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图中王庄到张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约________千米。
(5)如果从陈庄出发,爬凤凰山比爬圆顶山的难度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