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2】“二十四节气歌”对应的节气中,德州市全为昼长夜短的一组是( )
A.春雨惊春清谷天
B.夏满芒夏暑相连
C.秋处露秋寒霜降
D.冬雪雪冬小大寒
2、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地区构成了英文字母( )
A. “M” B. “N” C. “S” D. “H”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域是( )
A.西部地区
B.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
C.东部地区
D.西南、中部、西北等地区
4、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B.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C.日本国内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日本的工业发达,其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5、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且能“五海通航”的河流是:( )
A.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勒拿河 D.伏尔加河
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最火的节目之一,下列古诗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住在红星中学的小明点了一份外卖。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外卖小哥至红星中学直线距离约为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
A.750千米
B.7500米
C.750米
D.7500千米
【2】如果小明想把外卖小哥指引到红星中学的南校门,应该说( )
A.沿黄山路向南走,到长江路东转,再走100多米
B.沿黄山路向南直走即可到达
C.沿黄山路向南走到淮河路向西拐,再走200多米
D.沿黄山路向南走,到长江路西转,再走100多米
8、小明在公路上看到一辆牌照为“晋A88520”的大货车从身边经过,由此可以推断该车归属地为( )
A.山西省
B.江西省
C.河南省
D.安徽省
9、“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明气候影响( )
A.农业生产
B.日常生活
C.工业生产
D.风土人情
10、对于下面两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B.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甲乙两地都位于南半球
D.中国分布有气候类型乙
11、地形图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的地形 (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12、北纬用以下哪个英文字母表示( )
A. E B. W
C. N D. S
13、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总数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数量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可分雨季和旱季;
B. 西亚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沙漠气候;
C.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可分为三季,雨季、凉季、热季;
D. 欧洲有热带草原气候类型。
15、甲地(29°N , 29°E)位于乙地(20°S , 50°E)的( )
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
16、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界线是( )
A. 0°经线和180°经线构成的经线圈 B. 20°W 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
C. 30°E和150°W构成的经线圈 D. 20°E和160°W构成的经线圈
17、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主要是因为( )
①地跨热、温、寒三带,东西距离长,面积广②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③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多样④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8、读图,关于图示区域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B.甲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C.乙为非洲,丙为印度洋
D.乙、丁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19、有关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B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D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黑河一腾冲线)
D.DE线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20、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地区更冷 B. 年降水量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大
C. 南极点附近是海洋 D. 北极点附近是陆地
21、填空题
【1】一般地图都具备、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2】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3】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________稍扁、________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
【6】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____________。
【7】在地球仪上,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8】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________。
2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
23、经线指示的方向是: ,纬线指示的方向是 。
24、一幅完整的地图应包括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三个基本要素.在地图上判定方向三种方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________ 定向(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 方);b、有经纬网的地图,应根椐________ 定向(经线指示________ 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 方向);c、一般的地图,根椐“________ 、________ ”定向.
25、填表
世界最高的高原 |
|
世界最大的平原 |
|
世界最雄壮的山脉 |
|
世界最大的大陆 |
|
世界最大的盆地 |
|
26、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7、首次完成环地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28、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
29、亚洲被誉为“巨河之洲”。结合亚洲主要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总体看,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____流向四周的海洋。
(2)①是鄂毕河,该河中下游分布有亚洲最大的平原—____。②是亚洲最长的河流,该河航运比①河发达的自然原因有____(答一点)。
(3)④是____(河流),流经地区人口____(稠密、稀疏)。③④两河10月至次年5月处于____(丰水期、枯水期)。
(4)⑤地区多____(外流河、内流河),属于____气候,河流水量较小。
30、填表,地球的运动
运动 | 绕转对像 | 周期 | 方向 | 产生的现象 |
自转 |
|
|
|
|
公转 |
|
|
|
|
3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地在人口分布上属于人口稀疏区,其中________地区是因为气候过于湿热。
(2)四大稠密地区是:①________洲西部、②、③________洲的南部和东部、④________洲东部。
(3)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来看,是在________(填“中高”或“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___(填“沿海”或“内陆”)地区。从地形来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平原”或“高原”)地区。
32、读“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两个大洲是____洲和____洲,按经济发展水平,这两洲多数国家属于____国家。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洲,你认为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给该大洲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至少两点)
答:①____;②____。
(3)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种,白种人多发布在____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大洲上;这些大洲的居民多信仰____教;
(4)____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____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3、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阅读材料和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几千年的丝绸之路,在当今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建设“新丝绸之路”的初衷是通过这条连接亚欧两大陆、辐射30多个国家的大动脉促进国际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与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往来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空前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区域,即第二亚欧大陆桥为主的北线;“海上丝绸之路”则是曾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通道.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有西北5省、西南4省市以及东部5省参加.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部五省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这五省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
(1)材料中的“一带一路”指的是 和 .
(2)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省区地跨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个地区.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得发展交通运输业,你认为该经济带最适宜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运输.该经济带东起中国西安,下列与西安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西安是山西省行政中心 B.西安到乌鲁木齐的铁路是陇海线
C.西安主要位于华北平原 D.秦始皇陵兵马俑就位于古都西安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位于 (填字母)地区沿海.包括我国东部五省,简称分别为 、浙、粤、闽、 ,我国通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东南亚、西亚、南亚、非洲和欧洲西部,加强了亚太地区和亚欧各国的经济联系.
(4)图2中,四幅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表示图1中D地区的是 (填序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该地区的 (气温、降水).
34、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
(1)图中A亚洲的东部、B_________、C欧洲的西部、D北美洲东南部四地,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2)F地人口稀少,因为该地地处________。
(3)D地区大多数居民使用________(语言),它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语言;该地区的居民大多信仰________(宗教),它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E地区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宗教),主要使用________(语言),该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
(5)A地区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人种,大多数居民使用________(语言)。
35、读法国和日本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法国畜牧业发达,是因为其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大西洋沿岸属于____气候,气候特征为____,有利于牧草的生长;法国的葡萄酒举世闻名,其葡萄种植区多分布在____沿岸。
(2)如图三所示景观是____;该国地震频发的原因是____。
(3)日本的工业区集中分布在____和____沿岸,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
(4)有人说:“凭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外国人的钱源源不断地流向法国人的钱包,法国人怎能不微笑。”法国旅游业吸引游客的景点有哪些?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