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条约中,清政府的赔款数目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 B、中俄《改订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个歌谣描述的情形是
A. 太平军定都天京
B.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
C. 天平天国天京陷落
D. 八国联军攻入南京
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①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了党的名称
③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明确了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中共会议是( )
A.中共十八大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5、如下图可以用于考证
A.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B.北洋水师的创立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他”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7、下列哪一表述反映了中国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时代主题(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8、企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国家经济的兴衰,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产生于
A.鸦片战争前
B.洋务运动中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9、“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材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绿色发展
10、如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
A.奋斗目标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1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这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A.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给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邓小平理论
12、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现。下列哪部法律文件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马日事变
14、下边局部图所反映的是
A.二次革命形势图 B.护国战争形势图
C.北伐战争形势图 D.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15、“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919年五四运动,一群学生高喊着这样的口号,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 新文化运动时代
B.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民主科学时代
16、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此协议的执行标志着( )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7、1949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会议,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这一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8、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指的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枪械
D.鸦片
19、“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歌曲,我们会联想到的是
A.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B.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
C.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了主力决战
D.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0、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蔵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西藏自治区成立
C.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西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924年5月, 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
(3)状元实业家 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2、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__.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
(4)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_________。
23、在甲午中日战争,致远舰管带_______在舰身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率舰冲向敌舰,不幸与200余名将士壮烈牺牲。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的指挥下,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24、写出下列相应历史时期人民军队的名称。
(1)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6年):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民族抗战时期(1937—1945年):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_______使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出现巨大变化。
26、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___
27、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8、1957年,_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9、______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了圆明园。1900年,______联军进犯北京,中国首都再次沦陷。
30、诗歌中蕴含着历史。阅读下面的诗句,写出相应的内容,
(1)“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足对虎门销烟英雄的赞颂•
(2)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笞案.
(1)面对刽子手, 仰天长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故!快哉!”
(2)九一八亊变后,中国并产党派 等人组织抗日游击队,抵抗日本的役略.
(3)1940年,八路军以 为总司令发动了百团大战,增强了人民的抗战信心。淸末状元实业家张赛提出“ ”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2、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其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1935年发生,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是哪一次会议?该会议全力纠正了什么错误?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用一句话概述这条革命道路。
(4)中共共产党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一结论可从1936年哪一重大事件的解决中得到验证。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9世纪中期起,中国各个阶级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超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材料一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34、[抚今追昔]新中国建立60周年来临之际,全国各地以史料展示、宣传报道等多种形式开展纪念活动,有“屈辱岁月”、“人民抗争”、“民族复兴”等内容。
材料一: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
(1)依据材料一分析先进知识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材料二:“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材料三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材料四: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现“建国之梦”,给病入膏肓的中国找到了一剂什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