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日照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如果我们追述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这里的“第一扇窗”是指

    A.加入上合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 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4、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建立革命根据地

    D.七届二中全会

     

  • 5、“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给我们还原了抗美援朝的战火岁月画面。……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保卫了中朝两国的和平与安宁。”他们体现出了(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

  • 6、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追溯历史,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西藏地区取得的成就是

    A.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B.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C.鹰厦铁路建成通车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 7、“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8、1900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登载了题为《中国快要崩溃了》的漫画。1900年的英国人认为中国快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日本打败中国的北洋舰队

    C.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D.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 9、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部队,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A.第七十一师

    B.第七十二师

    C.第七十三师

    D.第七十四师

  • 10、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在报告中提到: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 11、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A.赵登禹 B.佟麟阁 C.马占山 D.杨靖宇

  • 1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B.由俄国传入中国

    C.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D.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 13、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A.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 14、下图所示内容折射出改革开放(     

    A.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

    B.促进妇女地位的提高

    C.引发社会生活的变迁

    D.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 15、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说明辛亥革命(        

    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16、下列条约中,包括了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 ②《辛丑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7、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 18、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称:“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下列最能说明英国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的是(  

    A.鸦片输入,造成我国白银大量外流

    B.签订《南京条约》,协定关税

    C.签订《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

    D.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是( 

    A.欧洲   B.北非

    C.亚洲   D.北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______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 22、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________遭到破坏,开始从________社会变为________社会。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3、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24、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台湾被割占的条约是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

  • 25、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________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

  • 26、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发生在_____________(战争)。近代以来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

  • 27、被誉为“铁人”的人是——

  • 28、________年,中华民国成立;  ________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29、________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 30、______(地名)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看图回答问题

    1.a中的人物是谁?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小说?

    2.b中的人物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他是谁?

    3.c中的人物又是谁?他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这三个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参加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 3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 33、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的两部纲领性文件,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

    ——《中国历史》

    材料二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中国历史》

    材料三   19499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2)材料三中“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官是谁?

    (3)“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