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泸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6世纪开始,世界各地的商人们都在使用源自美洲的西班牙银币作为标准的交换媒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亚历山大远征

    B.罗马帝国扩张

    C.丝绸之路开通

    D.新航路开辟

  • 2、“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戳穿这次军事行动是“令人振奋的旅行”这一谎言的史实是(     

    A.凡尔登战役

    B.萨拉托加大捷

    C.约克镇战役

    D.攻占巴士底狱

  • 3、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 4、如下图材料中,“廿六年”是指(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灭六国),黔首大安(人民安居乐业),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

    A.公元221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年

    D.公元前230年

  • 5、吴老师从百度网上搜集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宣言》、 华盛顿等资料做课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吴老师的课件内容应属(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南北战争

     

  • 6、“两盒点心跑一天”在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今天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电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 7、如图为中国近代一幅宣传画,下列最符合此画寓意的标题是(       

    A.“国民齐心共革命”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团结抗战到底”

    D.“中国是我们和日本战斗的第一个盟友”

  • 8、随着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创办,中国新式交通运输业、近代矿业、电报业、邮政 、铁路、新式教育等一系列行业也相继出现。这表明洋务运动(     

    A.解决了中国面临的危机

    B.抑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C.实现了“求富”的目标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9、1992年,国内一旅游团要出国旅游,在旅游行程表中不会出现的国名是( )

    A.法国 B.苏联 C.意大利 D.英国

  • 10、古印度种姓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是

    A. 首陀罗

    B. 刹帝利

    C. 吠舍

    D. 婆罗门

  • 11、图中的成就应属于(       

     

    文学:《荷马史诗》

    建筑:雅典帕特农神庙

    哲学:苏格拉底

    法学:《十二铜表法》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阿拉伯文化

  • 12、“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

    A.拥有最高的司法权 B.维护全体人民利益

    C.忽视妇女等参政权 D.奠定国家强盛基础

  • 13、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归:书同文字”。这则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哪些措施

    ①统一文字 ②统一货币 ③统一度量衡 ④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 14、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共同点不包括

    A. 都劝人为善、忍耐顺从   B. 都对信徒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C. 都传承了一定历史文化   D. 宗教典籍都具有法律效力

  • 15、下图为一枚铸造于公元前63年的古罗马银币,图案是一个罗马人正往票箱里投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选举产生罗马帝国皇帝

    B.投票支持或否定某法律

    C.投票支持迁都到君士坦丁堡

    D.全体罗马人都享有民主权利

  • 16、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庄园领主的土地称为“份地”

    C.庄园领主可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D.庄园周围的“共用地”供领主使用

  • 17、毛泽东曾提过:“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里的“公约”是

    A.《和平法令》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 18、下列这张年表节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创作的鸿篇巨著一半《世界:一部历史》。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开始生物交流过程

    16世纪初期

    马和牛被引进新大陆

    1555年

    中国首次玉米种植记

    A.促进了物种交流

    B.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C.冲破了宗教束缚

    D.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19、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人们不再效忠于某个地区,某个贵族或国王本人,而是效忠整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威来自于民族,来自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民。这种现象说明

    A.法国大革命期间公民平等、个人自由思想盛行

    B.法国各阶层对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的认可

    C.法国大革命摧毁了等级观念,反封建色彩浓厚

    D.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在法国的发展

  • 20、网络平台的《澳洲小哥徒手还原原始人类如何生活》视频走红,这一系列视频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选择去(     

    A.云南

    B.北京

    C.浙江

    D.山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请将下列英文字代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公元前214年新设郡:A.九原郡B.象郡

    (2)A.大都B.琉球,据图指出该朝代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

  • 22、《向日葵》是荷兰著名画家______的代表作;______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 23、填空

    (1)______年,斯蒂芬森设计成功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国家。

    (3)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创立了________理论。

  • 24、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请在横线处填写出正确历史人物名称。

    (1)他攫取了罗马国家最高权力,创立元首制,进入帝国时代,开始了长达两百年之久的“罗马和平”时期,这位英雄人物是   

    (2)年轻有为,率军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英雄人物是   

    (3)提出“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   

  • 25、19世纪中期______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1871年______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26、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_______________

  • 27、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步确立了“______”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 28、古埃及的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历史非常悠久。

  • 29、1848年《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____

  • 30、亚里士多德是一位_______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近代欧洲长期引领世界,两次世界大战重创了欧洲。20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在反思中走向联合。

    (1)以英国为例,在社会制度和科技创新方面引领世界的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

    (2)一战前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二战后期,在欧洲战场上德国遭到有力打击的有哪些著名战役?

    (3)二战后,欧洲人在反思中走向联合,最终形成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是什么?

  • 3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碰撞而交融,因互鉴而丰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元前4世纪后期开始东征并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把古希腊文化传到了东方,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渗透,这个帝国的建立者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他的东征这一事件的影响?

    (2)如果你要研究古希腊早期社会图景,可查阅的古希腊的哪一文学著作?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什么?

    (3)古代世界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有哪两种方式?

    (4)拜占廷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5世纪中期,被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5)仰望历史的星空,世界古代文明中无数成就如璀璨的繁星,从古至今,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成果?

  • 33、翻开历史画卷,映入眼帘的是数不尽的杰出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伯里克利是古代雅典杰出的政治家,他主政期间进行的改革对雅典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美国独立后,他主持召开的制宪会议制定的1787年宪法在世界史上具有什么重要地位?

    (3)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形势危急关头组成救国委员会采取的系列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4)综上,你能够得到什么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世界历史潮流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伴随政治文明发展: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在英国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第二呢,是王在法下,也就是法律高于国王。可是查理一世的做法把两个原则全破坏了。因此,议会和国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终于导致爆发了战争。  

    ——《大国崛起》

    材料三:“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图说天下》

    材料四:1789年9月,巴黎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

    材料五: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 根据材料一,举出14-16世纪欧洲影响“人心的改变”的历史事件?

    (2) 根据材料二,我们看出英国当时的矛盾是什么?此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王在法下”,与之相关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指的是哪场战争?南北对峙时,这位伟大的总统是谁,他为扭转战局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

    (4)材料四中瓦尔特高兴的理由与《人权宣言》的哪项内容有关?

    (5)材料五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事件?英国能够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6)通过上述材料的探究,你认为“政治制度的改变”与“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