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革命开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
A.领导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B.所处的社会阶段不同
C.革命所追求的目标不同
D.革命形势的发展程度不同
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揭示出义和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政治腐败,激起人民反抗
B. 清政府加强了反帝斗争
C. 山东、直隶下层百姓生活困难,进行反清活动
D.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激化
3、下图是中国美术馆中陈列的一幅画,它的作者是
A.齐白石
B.丁玲
C.徐悲鸿
D.田汉
4、观察下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为加强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我国通过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6、“细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
A. 侯德榜 B. 邓稼先
C. 杨振宁 D. 袁隆平
7、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某县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单产统计表。该表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盛赞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是
A.李大钊
B.胡适
C.陈独秀
D.鲁迅
9、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粮食(百万吨) | 棉花(百万吨) | 煤(亿吨) | 钢(百万吨) |
1952年 | 163.42 | 1.30 | 0.66 | 1.35 |
1957年 | 195.05 | 1.64 | 1.31 | 5.35 |
A.人民公社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D.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10、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禁烟运动( )
A. 巩固了封建统治 B. 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 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11、一篇历史文章有如下关键词: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该文介绍的最有可能是哪一时期(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时期
12、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总局设于上海,分局设于天津、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新加坡等地,承运漕粮兼揽商货。这反映了,洋务运动促进我国
A.军事工业发展到了海外
B.民用工业近代化
C.交通运输发展领先世界
D.走上了富强道路
13、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A. 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B.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D.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14、下列关于第一次亚非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
B.第一次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参加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
15、某校八年级⑴班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洋务运动的一组图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是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 B. 图2是在“自强”口号下创办军事工业
C. 图3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D. 图4是“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
16、中国和非洲有着浓厚的传统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下列能体现这一关系的主题有
①万隆会议
②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③乒乓外交
④坦赞铁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与下面示意图直接相关的诗句是
A.扫除帝制建丰功,革命仍愁阻万重
B.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18、“八一勋章”是经全国人大批准,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将领的勋章。下列人员中最有可能获此勋章的是( )
A.指挥广州起义的孙中山
B.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
C.领导革命军发动南昌起义的贺龙
D.领导第四军独立团攻下武昌的叶挺
19、导致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0、2020年6月17日,美方不顾中方的严正交涉,将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美方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
A.平等互利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2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以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______纪年。
22、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
2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
(2)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84年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光绪帝哀悼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_____________。
2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_年成立,以这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但不久后辛亥革命的果实被________窃取。
26、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军覆灭
27、A两弹元勋 B石油工人—铁人 C党的好干部 D解放军的好战士 E援藏干部的代表
①王进喜 ②邓稼先 ③孔繁森 ④雷锋 ⑤焦裕禄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28、“……后来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份宣言中以浓缩的形式出现。”这份宣言是发表于1848年的《________》。
29、______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______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政治主张或口号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洋务运动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① ② |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新文化运动 | ③ |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B.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C.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D.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针对这个问题,某班同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研究下面一些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请列举1839年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至少两位)
(2)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请至少答出两点原因。
(3)结合上述图文材料,谈谈这些运动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32、说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的影响。
33、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和共产党牺牲的最高将领分别是谁?
(3)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开祖国半个世纪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湾在什么时间离开祖国怀抱的?日本是依据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台湾的?这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是什么?
34、广东,作为近代中国开风气之先之地,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而同地与“广东”联系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是广东史”。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地点 | 广州番禺 | 江门新会 | 中山翠亨 |
名人故居 | 邓世昌故居 | 梁启超故居 | 孙中山故居 |
材料三: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孔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来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其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依据材料一,任选两处历史文物,阐述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任选一位历史名人并为其撰写简介。列举三种认识历史名人的方法。
(示例: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京张铁路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3)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分析论证“广东可以成为近代中国风气之先”这一结论的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保护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