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人生难免有挫折。下列名句能激励我们积极应对挫折的是(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他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如果给材料加上一个主题,你认为以下哪一项最适合(     

    A.中学序曲

    B.学习伴成长

    C.守护生命

    D.平凡与伟大

  • 3、下列对校园生活“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

    A

    语文老师批评了我

    只有表扬才能激励我们成长

    B

    课堂上质疑老师的说法

    质疑老师会影响师生关系

    C

    要和正直、善良的人做朋友

    要乐交益友

    D

    考试时偷偷给朋友递了“小抄”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

    A.A

    B.B

    C.C

    D.D

  •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是(       

    ①有完全一致的思维方式        ②有因循守旧的工作理念

    ③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        ④有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5、“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因为心不动,脚在走。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你心在动,脚不在走。”这句话旨在说明

    A.少年需要梦想,有梦就有希望

    B.个人的梦应该与中国梦相结合

    C.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D.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 6、从牙牙学语到能言善辩,从懵懂儿童到明理少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从学习和成长关系的角度看,学习(     

    A.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B.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C.需要探究、发现和感悟

    D.包括知识和能力的获取

  • 7、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启示我们在交友时应该做到(       

    A.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B.文明有礼、诚实守信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益友当亲、损友当绝

  • 8、《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这是因为网上交往具有(     

    A.虚拟性

    B.平等性

    C.自主性

    D.真实性

  • 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下列对“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①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永远是一致的

    ②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③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④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启示我们(     

    ①要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②要止于至善,拒绝不良诱惑

    ③自信有利于激发潜能与活力   

    ④青春易逝,要懂得及时行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11、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提出:“生活在我们的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说明(     

    A.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成功

    B.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C.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D.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 12、对《手机“解题神器”》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作业太难了,遇到难题都可以用神器解决

    B.学习太辛苦了,用神器可以减轻负担

    C.神器只是提供一个解题思路,不能依赖神器

    D.借助神器,可以快速做完作业,早点休息

  • 13、宋朝诗人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季“读诗书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中有快乐,我们要善于发现学习的乐趣

    B.学习中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C.学习中有辛苦,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D.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14、“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无可替代。”这体现了(  )

    A.生命是独特的

    B.生命是不可逆的

    C.生命是短暂的

    D.生命是艰难的

  • 15、珠海市道德模范周金全坚持无偿献血二十年,累计献血38600毫升,献血量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可挽救90名危重患者的生命。对此,以下同学理解正确的是(     

    A.小丽:“长期献血的行为太危险了,没必要跟中学生提倡无偿献血!”

    B.小伟:“只要我们用热情去感动他人,就一定能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

    C.小强:“他关切他人的生命,温暖他人,照亮世界,是我学习的榜样。”

    D.小明:“他捐献的目的并不纯粹,为了得到媒体的报道、社会的表彰。”

  • 16、某天,晓东放学早,决定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些事情,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没想到爸爸妈妈回家后,见他没有做功课便训斥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训斥,晓东正确的做法是(     

    A.索性扔下东西赌气离家出走

    B.从此打消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念头

    C.耐心地把自己的想法解释给父母听

    D.十分委屈地指责父母错怪了自己

  • 17、以下几种情境中,属于真挚友谊的是(     

    A.小飞与小宇是好朋友,只要有人指出小宇的缺点,小飞立马反驳

    B.小泽与小超是同桌,小泽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小超解答疑难问题

    C.小张学习成绩好,小轩成绩不理想,为了帮助好朋友,小张每天将作业借给小轩抄

    D.小吴爱给同学起绰号,作为好朋友,小强支持这种行为,与小吴一起嘲笑同学

  • 18、小青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后,说喜欢听王老师的课,不喜欢听张老师的课,因为王老师风趣且富有激情,张老师太严肃认真了。对此,你给小青的建议是(     

    ①承认老师的差异,接纳老师的不同

    ③要善于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②尊重老师的不同,更深入了解老师

    ④坚持个人喜好, 会更有兴趣去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为学莫重于尊师”。以下四位同学的做法,体现了尊师这一要求的是(   

    ①小赵:路遇老师,热情地和老师打招呼            ②小钱:被老师误会了,课后找老师沟通

    ③小孙:直呼老师姓名,打听老师的隐私            ④小李:春节期间,发短信给老师送祝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关于网络交往,比尔·盖茨曾说:“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人还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这句话主要体现的网络交往的特点是(   

    A.虚拟性

    B.平等性

    C.自主性

    D.开放性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21、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_______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_______的生命,还包括_______中的生命、_______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_______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_______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 22、教与学是师生相互_______、相互_______、共同_______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_______,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 23、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________,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____。通过____,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的合法权益。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自觉____、坚定____

  • 24、在速度滑冰世界杯哈萨克斯坦站的比赛中,中国选手__________夺得1500米金牌,这是中国选手首次摘得世界杯这一项金牌。

  • 25、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____________,也意味着新的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26、请在右面找到与左面知识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涂黑。

    (1)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A、学习

    (2)中学阶段学生的重要任务 B、虚拟、平等、自主

    (3)网上交往的特点 C、编织人生梦想

    (4)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D、他人的评价

    (5)守护生命首先要 E、“孝

    (6)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F、关注自己的身体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27、王某年迈多病的奶奶领取养老金是在享有文化权。( )

五、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8、    进入中学,我们常常对自己满怀信心,却又担心迷失在人群中;我们期待生命的精彩,却又常常怀疑自己。我究竟是谁,我要往哪里去?我们怎样才能认识自己?

    两位同学的观点对吗?请你结合两位同学的观点,谈谈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 29、伴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启,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刻苦学习,促进自己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搞好初中学习呢?刘玲说:学习点亮生命之灯,学习很辛苦,搞好学习很难。王芳说:只要掌握方法,安排好时间,就能搞好学习。

    请你对他们的结论进行辨别与分析。

  • 30、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84岁的钟南山院士建议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可他自己却在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听从党和政府的指挥,全国十几亿人“宅”在家里,而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却不计生死逆行出征。

    疫情引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的思考。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甲:生命宝贵,我们要珍爱生命!

    乙:既然要珍爱生命,为何还要逆向而行?

六、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待,心诚则灵,让我们永远做朋友”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唱出了人们对友谊的渴望和对友谊特质的认识。生活中我们要精心呵护友谊,澄清对友谊的片面认识,让友谊之树常青。

    (1)谈谈你对友谊的特质的认识。

    (2)如果你的好朋友受了别班同学的欺负,想请你帮忙教训一下欺负过他的那个同学,你会怎么办?你的理由是什么?

    (3)如果与你的好朋友因为一个误会而发生了冲突,事后你会怎么做?

    (4)你打算如何呵护友谊?

  • 32、【让家更美好】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1)为什么说“孝”在中国家庭文化中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万事兴;妻贤夫兴旺,母慈儿孝敬;

    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力千斤;老百姓哪就认这个理,家和万事兴万事兴。

    ——歌曲《家和万事兴》节选

    (2)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建立和谐家庭提建议。

  •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以上歌词,说明人们希望自己有一个温暖的家。

    材料二   上小学,我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上中学,妈妈是“我烦心的破书包”,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关爱好像成为我们成长的羁绊,让我们厌烦不已。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

    (1)谈一谈:“家”对我们的人生起着怎样的作用?

    (2)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3)父母子女之间难免出现观点、做法等方面的差异。想一想:怎样化解爱的冲突?请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 34、   带着对小学生活的不舍、对中学生活的期待,我们开始了新的征程。在中学生活中,有更多靓丽的风景等着我们去欣赏,有更多挑战等着我们去经历,全新的生活在向我们招手,呼唤我们去适应、融入。站在这个新起点上,让我们怀揣梦想,带着信心和活力,勇敢起航!

    (1)进入中学,你能感觉到与小学有哪些不同?

    (2)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在中学阶段,你有哪些梦想?

    (3)有梦想才能有进步,你准备如何让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 35、认识自己有什么途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辨析题
六、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