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2、分析下图漫画《插队》,它警示我们(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只有公共场所才需要讲秩序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社会秩序保证人民享有公平发展的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居住在嵩明某小区15层的丁某,因和妻子发生口角,不断从窗户向外丢弃酒瓶、花盆、电视机等物品。2023年9月22日,人民法院判处丁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据此,该案例说明( )
①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2000元均是主刑②丁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丁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④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某大学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刷饭卡情况,为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隐形”资助。学校的这一做法,突出体现了关爱他人要( )
A.不讲原则
B.讲究策略
C.倾其所有
D.宽容他人
5、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 )
A.博览“群息”
B.节省写作业的时间
C.“信息节食”
D.利用所有的时间测览网上信息
6、“骑电动车出来忘了戴头盔,刚才被执勤的交警教育了,今后我一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经民警劝诫后,男子取出头盔戴上离开现场。为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提升市民出行体验,2023年8月19日起,吉安中心城区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他律④违反交通规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观察漫画,该漫画风筝,启示我们( )
①受约束会失去自由②自由是随心所欲的
③规则保障自由的实现④自由与规则是不可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2023年6月7日,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对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而言,他们也迎来一年一度的爱心送考行动。据悉,今年共有81位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坐上成都雷锋车队“专车”,一路畅通直达考场。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的行为( )
①是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
③是全体考生和家长的一致要求④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启示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应该( )
A.平等待人
B.语言文明
C.举止文明
D.仪表端庄
10、“尊重他人”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备品质。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人重。关于尊重他人,以下同学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当别人和小李说话的时候,小李都会看着对方的眼睛
B.同学们都愿意和小刘做朋友,因为他总是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C.小罗是班长,当有同学给别人起侮辱性外号时,她总会站出来制止
D.小周看见了下铺同学的笔记放在床头,他没能忍住好奇心,翻看了
11、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是小区的业主……这说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12、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公众对校园欺凌的热议,遏制校园欺凌,青少年应该( )
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严格立法,用法律武器严惩校园欺凌
③面对校园欺凌,既要机智灵活地与其斗争,又要善于求助和依法维权
④加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治理,依法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3、“有一种安全感叫‘我是中国人。”近年来,中国成功组织和实施从吉尔吉斯斯坦、利比亚、日本、也门、尼泊尔、多米尼克等国家紧急撤离公民行动。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这体现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 )
A.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B.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C.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D.以国际安全为保障
14、一名建筑工人上公交车后,主动坐在车内合阶上,小李问建筑工人:“有座位,您为什么不坐?”建筑工人回答:“我担心自己的衣服弄脏了座位。”小李说:“人人平等,您跟我们都一样”。对于双方对话,下列评价正确的( )
①遵循伦理,权衡利弊②与人为善,平等待人
③坐下是权利,不坐是修养④为获社会关注,自我标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经典名言。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要求
③个人可以脱离社会生存和发展
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马某无证明强行外出,不听防疫工作人员劝阻,还对阻拦其翻越栅栏的工作人员打了一拳。事后,马某寻衅滋事,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马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行政拘留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④我们要认清违法行为的危害,远离犯罪,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2023年9月18日上午10时至11时,曲靖市政府组织实施了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此次防空警报试鸣发放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信号。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
A.始终把国防安全放在第一位
B.只增强青少年对国防安全的认识
C.增强全市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
D.提醒全市人民记住九一八事变的时间
18、“不学礼,无以立。”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礼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B.规定了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利
C.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D.有礼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1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感受社会生活途径的是( )
①小华国庆期间和父母一起到北戴河旅游②王亮观收看电视节目并与爸爸交流看法
③王琦国庆期间在家闭门学习,哪都没去④赵灿独自在公园里锻炼,呼吸新鲜空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23年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中叮嘱少先队员,从小要热爱劳动,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总书记的叮嘱,我们需要做到( )
①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养成劳动的意识和习惯
②把全部时间投入到劳动课程中,学习真本领
③向劳动模范学习劳动技能,促进自身发展
④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体育锻炼代替劳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所以中国共产党可以不遵守宪法。
判断:
理由:
22、 2019年6月以来,定南县交警大队开展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收效明显,回应了公众诉求。定南县某校九(2)班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礼让斑马线”讨论活动,下面是(左)甲、(右)乙两位同学分别发表的看法。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23、有的同学说:“抄袭作业与考试作弊是小事一桩,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24、友好交往显魅力(15分)
链接一:今年暑假小丽和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少年一起观看以“中国梦”为主题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展示“中国元素”感动各国友人。
链接二:小丽是位网络爱好者,她偶然在一家网站论坛里发现了一些指名道姓辱骂自己的帖子,有些帖子甚至公开了她的隐私。
(1)青奥会期间,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哪些中国元素?(3分)
(2)小丽在与外国友人交往时,应怎样做友好往来的使者?(4分)
(3)链接二中,小丽及同学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请你对下列观点加以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8分)
①小丽认为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作出忍让,她想不过是些小事,大度一点,得饶人处且饶人。( )
②小俊认为宽容是懦弱的表现。( )
③小梅认为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
④小铭认为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 )
25、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刑责年龄调整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广泛讨论。有公众呼吁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也有人表示应“恶意补足年龄”。
为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修改完善涉未成年人犯罪相关规定。刑法修正案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另一方面,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在完善专门矫治教育方面做好衔接。
小明参加了班级组织的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案例陈述)
王某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在省城到处游荡。他无论走路还是骑车都闯红灯,有一次被一辆小车撞倒在地。他经常以投资项目为名向同学借钱,但是从来不还。谁不给他借钱,他就败坏他人声誉。后来,王某结交了大哥A后,经常一起到火车站持刀抢劫,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1)判断分析王某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案例
| 违法行为类型
|
闯红灯
|
|
借钱不还
|
|
败坏他人声誉
|
|
持刀抢劫
|
|
(2)为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提三点合理化建议。
26、上初中后,小林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林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林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林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小林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现在,小林认为和父母说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小林产生了什么心理?(4分)简要分析这种心理的危害。(至少两点,)(4分)
(2)你认为小林该怎么办?(至少两点)(6分)
(3)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和父母有话好好说?(6分)
27、【梦想篇】
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什么精神?为什么?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少年应怎么做?
28、 2018年3月20日,南宁市第四十六中学的20名学生自志愿者,前往困难户廖某和雷某的家中,为他们送去粮油等慰问品。同时,大家还齐心协办,相互配合,帮助困难户认真清理房屋内外的环境卫生。
(1)你认为上述同学关爱他人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作用?
(2)上述同学的做法对你有何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