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初二(1)班的同学在法治教育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就以下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张:法律服务机构包括法律服务所、律帅事务所、法院、公安局等
B.小莉:未成年人如果沾染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犯罪行为
C.小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D.小丁: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唯一的手段,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2、《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第一条和第三条分别规定,“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本市对养犬实行严格管理、限管结合的方针,政府部门执法,基层组织参与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养犬人自律”。这表明(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④这一规定侵害了养犬者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是我们交往的通行证,下列选项中符合诚实守信要求的是( )
①李刚答应下午去看外婆,后来与同学打球就没去了
②王明发现爸爸偷税漏税,到税务机关去举报他
③王芳答应与同学一起出黑板报,尽管自己感冒难受,还是坚持与同学一起出完了黑板报
④张华偷偷买了一本小说被妈妈发现了,他害怕妈妈批评,骗妈妈说这是向同学借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开始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张明总喜欢在小区的围墙上画画
B.文文坚持每周放学后去帮助村里的留守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C.慧慧常常去小区的书屋看课外书
D.小力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但与同学交流较少
5、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下列案例与其违法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案例内容 | 违法行为类别 |
A | 吴某散布疫情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7日 | 民事违法行为 |
B | 仇某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 刑事违法行为 |
C | 某照相馆未经小兰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被判赔偿500元 | 行政违法行为 |
D | 周某以生意经营失败为由,单方面拒绝履行与客户签订的合同 | 刑事违法行为 |
A.A
B.B
C.C
D.D
6、“待物莫如诚,诚真天下行”。以“铸诚信、优环境、惠民生”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于9月8日在广州启动,该活动旨在营造“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社会氛围。开展这一活动( )
①必定促进国家兴旺,提升国家形象
②有利于打造诚信企业,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③有利于社会营造诚信的良好风尚、增进社会互信
④可以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7、某班兴趣小组在开展某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三则资讯作为素材,他们研究的共同主题最有可能是( )
素材一: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201枚金牌、111枚银牌、71枚铜牌的成绩创造历史。 | 素材二: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 | 素材三:波林边防连官兵传承黑牛精神,将忠诚写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山口边关巡逻路上。 |
A.规划职业生涯,提高自身素养
B.关注国家大事,维护世界和平
C.心怀爱国之情,维护国家利益
D.赞美祖国成就,降低忧患意识
8、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这句话说明( )
①个人不能离开社会
②个人不能离开集体
③社会和集体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④个人可以离开社会和集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感到强烈的恐惧或忧虑。我们要克服这种病症,因为( )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社交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④积极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习近平同志适应我国当前的国家安全的新变化新形势,与时俱进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体系在新层面上的战略总部署。下列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正确的有( )
①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③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生态安全为保障
④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
探望别人说“拜访”;起身作别说“告辞”: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别送说“留步”;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指点说“赐教”; 请人帮助说“劳驾”;托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 |
由此可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言语上做到文明有礼,能够( )
①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使自己在人格上高人一等
②体现对他人的尊重,是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外在表现
③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国家形象,做“礼仪之邦”的传承人
④做到换位思考,时刻为他人着想,从不考虑自身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是我国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②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③是国家安全部门和人民解放军的事
④是爱国主义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合肥市就有序开展2023年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下发通知:2023年全年,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类学校、民办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全有序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开展研学旅行( )
A.费时费力,浪费精力
B.影响学习,荒废学业
C.开阔视野,丰富学识
D.耗资巨大,劳民伤财
14、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智慧。下列对传统文化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 传统文化 | 现代解读 |
A | 敬人者,人恒敬之 | 我们要礼貌用语,做文明有礼的人 |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我们要诚实守信,善于合作交流 |
C |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 尊重使人们在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
D |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我们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 |
A.A
B.B
C.C
D.D
15、以下微行为的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是(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泉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 | 行政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
②照相馆没有经过顾客同意将其艺术照展出,以招徕消费者。 | 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
③陈某携带危险品上飞机,被机场公安治安拘留15日。 | 行政违法行为受到刑罚处罚 |
④方某因非法狩猎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 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公民,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此,未成年人应该( )
A.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即可
B.加强自律,沾染不良习气
C.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D.自觉守法,严格惩处犯罪
17、一名旅客在动车上抽烟触发烟雾报警,致使列车降速。南京铁路警方对该乘客处以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据此判断,该名旅客是( )
A.违反行政法律
B.违反民事法律
C.违反刑事法律
D.受到刑罚处罚
18、为了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新修订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施行。这让我们认识到( )
①规则旨在限制公民的自由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规则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④遵守社会规则仅仅需要他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大渠,用来灌溉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候,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等到雨水一多,水位上升,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因而决口事件经常发生,如果你化身为当地官员,该怎样做( )
A.理解农民不易,每次决口都筹集资金修复堤坝
B.为了保护大渠和生态环境,不许任何百姓种田
C.摆事实、讲道理,寄希望于百姓的自我反省
D.建立监督、提醒、奖惩等机制并引导百姓,使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20、2023年4月22日,王某为等待朋友共同乘车,用身体强行阻止地铁车门关闭。车站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发车。公安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对王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处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可见,王某的行为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背道德行为
21、请你对下面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22、 2020年8月8日,西安铁路公安处西安北站派出所接到G3182次列车乘警报警称:列车自天水南站开车后,违法嫌疑人徐某霸占他人座位,并对乘警和列车工作人员进行言语攻击。列车停靠在西安北站后,西安北站派出所执勤民警迅速行动将违法嫌疑人徐某带回派出所进行调查。经查,旅客徐某上车前购买5号车厢1D座,上车后,徐某在1F、1D随意就坐。期间,持有1F座位的旅客依票上车后,要求徐某让座,但徐某不同意并且始终不让座。经西安北站派出所依法询问,最终该男子对其在G3182次列车5号车厢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违法事实予以承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西安铁警将违法嫌疑人徐某行政拘留五日。
近年来,高铁“座霸”屡屡被曝光,“自己想坐哪里就坐哪里”成了“座霸”们行霸的理由。结合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请你对“座霸”的言行进行评析。
23、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有同学认为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等等,针对这样的观点同学们众说纷纭,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判断:
理由:
24、【勇担责献青春】
2022年5月12日,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在会上鼓励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伟大实践中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1)请你运用“做负责任的人”的相关知识回答,青少年应如何“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2)一旦勇担时代责任,我们可能付出什么?
25、在一次活动课上,有一段“县委书记”和“法院院长”的对话。
县委书记:“院长,你在处理我们当地企业和外地企业的经济纠纷时要给我们当地企业网开一面。”
法院院长:“我要依法办事,不能有失公正。”
县委书记:“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这是写进宪法的,因而党委说了算。”
……
双方各持己见,争执不下。
(1)你认为谁的做法正确?为什么?
(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尊严?
26、 【联系实际 感悟提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据悉,你校学生会打算举办一次“微公益在行动”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有何意义? (三方面即可)
(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呢?(三个方面)
27、榜样引领 勇担责任
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的彭士禄,总是说“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把我往哪里搬”。大学毕业时,根据国家需要,他毅然改行学习核动力,从中国潜艇核动力到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与汗水。49岁时,彭士禄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可是手术后不久,他又忘我地投入工作之中。
(1)彭士禄的事迹启示我们应怎样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们应怎样向彭士禄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28、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与深化,所涉及的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宽广,而提出此观念的背景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纵观最近的国际国内环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既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又顺应了民意诉求,对于统筹中国发展,应对国内外安全挑战十分重要。
(1)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什么要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2)我们应该如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