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千年文明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以“水”为串联,演绎出一幅幅“中国式浪漫”的唯美画卷;以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的交融与共生,舒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以中国风范与亚洲风情的辉映与对话,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相辉映。这样做有利于( )
①全面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继承革命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途径。创新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等协商方式,推进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下列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表达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作为选民参加乡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 自觉参与民主选举
②通过网络论坛对政府强制拆迁工作提出建议——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③通过人大代表反映共享单车管理混乱问题——主动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④作为代表参与政府举行的地铁票价听证会——公民自觉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漫画《开放三胎》告诉我们( )
①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
③三胎政策能彻底解决人口问题
④国家鼓励支持生育三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从“全面二孩”到“全面三孩”,十多年来,是因为( )
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②调控人口数量就能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③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④人口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疫情期间,身为院长的张定宇隐瞒了患有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坚守在抗疫一线,他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不可能发生冲突
②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④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对下图漫画《征求意见》中的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有利于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有利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图为我国改革开放部分重大事件示意图,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1978 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②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③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我国的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的实现了进口替代,有的取得了技术领先。这说明( )
A.尊重知识产权有利于保护创新
B.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D.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9、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打破了波音和空客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这说明我国( )
①提高了航天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上已位列世界第一
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人人均能全面发展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央视网倾力打造的《跟着李白看中国》节目,以李白为起点的一次文化寻根之旅,通过一路行走、一路体验、一路交流和一路守望,向观众揭秘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灿烂文化背后的故事。这映射出中华文化( )
A.独领风骚,最为优越
B.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历经沧桑,曲折发展
D.与时俱进,引领世界
11、二十大要求: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原因是( )
①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当今世界的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这突出体现了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国家有认同
B.对文化有底气
C.对发展有信心
D.对和平有渴望
1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阶段性扩大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将更多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延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向更多低收入群众发放价格补贴,切实兜住民生底线。给上述材料拟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同步富裕稳推进,富强中国已建成
B.一枝一叶总关情,春风化雨润民心
C.使命担当勇践行,志愿奉献暖人心
D.创新发展谋新篇,奋进实干业绩佳
14、小甘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近年来甘肃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兰州市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效解决了长期固扰农村的厕所服、乱、差、臭等老大难问题,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
A.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积极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15、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实现正增长,进出口总值达34.32万亿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②一定要全面贯彻经济高速发展的理念
③更好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待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____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A.宪法
B.民法典
C.习近平法治思想
D.习近平文化思想
1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培养和锻炼意志要( )
A.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B.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
C.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锻炼
D.善于管理自己
18、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重庆市投资最大、涉及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项目,覆盖重庆11个区县,通过新建长江、嘉陵江提水工程,预计2030年将为渝西地区近1000万城乡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对此,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A.渝西居民用水困难修建重大民生水利项目
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B.渝西水资源不足通过提水工程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重庆高质量发展
C.重庆区域发展不平衡水利工程覆盖11个区县
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重庆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水利工程解决所有生活问题
让渝西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19、下列信息表明( )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施行。 ◎2023年4月26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审议通过。 ◎2023年5月1日,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施行。 |
A.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B.有法律制度就实现法治
C.我国生态环境得到完全改善
D.国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20、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致力于( )
①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②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③全球规则的制定者 ④世界发展的领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 2019年9月20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实现历史性跨越。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甲: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说明我国已成为创新型国家。
乙:单独依靠对外开放和引进技术是不行的,自立更生才是王道。
22、 陵城区一男子多次非法上访,性质恶劣,其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信访秩序,涉嫌寻衅滋事,被德州市公安局陵城分局依法逮捕。
判断:
理由:
23、2022年8月16日,是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看到条件艰苦的兰考,他在日记中写道“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他为兰考全情付出甚至生命,在人民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历久弥新。2017年,兰考脱贫,焦书记当年的夙愿得以实现。所以有同学认为:“兰考已脱贫夙愿已完成,新时代没有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必要了”。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分析。
24、阅读漫画及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强调公平就业。禁止就业歧视的原则体现在这部法律的多项具体条文中。
漫画中的残疾人获得了就业机会,被招聘为一家爱心民营企业成为一名工人,他认为残疾人是属于社会、工厂给予特殊照顾的群体,自己在工厂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影响。他的这种思想对么?为什么?
25、(10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7周年,香港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稳定,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发展。但是香港社会还有一些人没有完全适应这一重大历史转折,特别是对“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基本法有模糊认识、片面理解甚至否定。因此,必须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宗旨出发,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把“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继续推向前进。
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6、【共同建设,法治国家】
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原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基本方略?
⑵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7、[文明交流互鉴]
从访问英国时谈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东西方文学巨匠,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谈到法门寺的城外琉璃器;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宝蕴楼茶叙”到亚洲文明大会上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出访或在国内举行外事活动,习近平主席经常在演讲、活动中强调“文明交流互鉴互存”这一话题。随着习近平主席的身体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善于发现、欣赏、借鉴其他文明的价值,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1)我们应如何理解“文明交流互鉴互存”?
(2)中学生应怎样增长智慧,对待不同的文明?
(3)如果你将来有机会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你准备向外国朋友讲述怎样的中国文化故事?
28、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落实特区政府的宪制责任。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首先必须正确理解“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和“两制”分别指什么?请简要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