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A.视野
B.目镜
C.粗准焦螺旋
D.物镜
2、如图,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⑤→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⑤
3、小秦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带叶的芹菜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墨水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芹菜的蒸腾作用
B.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C.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D.植物吸收的水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这对植物是一种浪费
4、“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的部分步骤:①暗处理,②部分遮光,③酒精脱色,④滴加碘液。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
B.步骤②是为了避免强烈阳光灼伤叶片
C.步骤③是为了促进细胞吸收有机物
D.步骤④叶片未遮光部分呈现蓝色
5、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除病毒外,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染色体会先复制再平均分为两等份
B.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变成两个细胞
C.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
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7、沙漠中,靠近水源的地方会出现绿洲,绿洲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如撒哈拉沙漠的一个绿洲中,生活着尼罗河鳄鱼。该材料说明了影响生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光
C.温度
D.空气
8、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的是( )
A.进入冬季时郑州郊区多种阔叶树开始落叶
B.家里的狗每年都在入冬和入夏时脱毛、换毛
C.河里的鱼大都是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
D.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空气清新,并且降雨较多
9、明明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从视野右下方移至中央,应将玻片朝哪方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10、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如图是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有5条食物链
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小麦→鼠→蛇→猫头鹰→细菌、真菌
C.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将增多
D.该图中小麦是生产者
11、老师在实验教学视频中截取了四张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图片,用于制作 PPT课件。在制作PPT时,需要按照正确操作对图片进行排序,下列正确排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2、马铃薯块茎贮存不当会降低其食用价值。研究者要研发一套监控系统,以实时控制马铃薯贮藏条件。该系统需监控的环境条件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低温抑制块茎发芽
B.湿度——过大易引起微生物滋生
C.二氧化碳——高浓度促进呼吸作用
D.氧气——低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13、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
A.0时附近,植物未进行光合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14、“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的树、儿童、黄蝶、菜都是生物,下列不属于这些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A.能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
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5、滩涂地和盐碱地不利于一般农作物的生长,原因是( )
A.土壤湿度过高,容易引起根腐烂
B.土壤无机盐含量太少,农作物营养不足
C.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根细胞吸水
D.土壤板结缺氧,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16、美丽的校园、广阔的田野、蔚蓝的大海,到处都有生物,以下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广玉兰
B.电脑病毒
C.杂交水稻
D.海豚
17、咀嚼甘蔗会觉得很甜,这些含有甜味的物质,来自甘蔗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质
18、绿色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苔藓植物矮小,体内的输导组织可利于物质的运输
B.在高大乔木的树干上,通常在向阳面容易长出苔藓
C.为了净化空气,可以在火力发电厂附近大量种植苔藓植物
D.长期不换水的鱼缸内壁会出现绿膜,这些绿膜主要是藻类植物
19、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红墨水中,阳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叶脉和叶片红色,而茎的表面并没有红色。推断水分和无机盐从植物的茎部运输到叶是通过( )
A.导管
B.筛管
C.形成层
D.树皮
20、如图为人的胃部血液循环示意图,若A、B、C为对应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则下列血液流动速度关系式、表述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B>A>C
D.A>C>B
21、某小组在探究甲状腺激素能否促进蝌蚪发育时,设计了两个方案进行相关实验.依据这两个方案进行实验时,都使用了相同的玻璃缸2只,分成A、B两组,各放入清水1000毫升、少量的水草和10只大小相似的蝌蚪,每天同时喂食、观察记录.
方案一:破坏A组蝌蚪的甲状腺,并且每天向A组蝌蚪的食物中添加一定量的甲状腺素制剂;破坏B组蝌蚪的甲状腺,其食物中不加入甲状腺素制剂.
方案二:A组蝌蚪的食物中添加一定量的甲状腺素制剂,B组蝌蚪的食物中不添加甲状腺素制剂.
请你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A组蝌蚪虽然甲状腺被破坏,但是由于食物中补充了_____,所以_____(填能或不能)发育为青蛙.B组蝌蚪因为甲状腺被破坏,所以_____(填能或不能)发育成青蛙,说明蝌蚪发育所需的甲状腺素是由_____分泌的.
(2)方案二中,A组蝌蚪能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般大小;B组蝌蚪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发育.这个实验说明调节生物生长发育的激素含量_____(填过高、正常或过低)对个体也不利.
(3)方案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
22、生物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
23、下图为人体神经元模式图,请填写对应结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4、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____。
25、人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与_____,形成上皮组织、_____、结缔组织和_____等基本组织。
26、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明同学用菜豆种子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菜豆种子的萌发如右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瓶号 | 处理方法 | 种子萌发情况 |
1 | 1粒种子,不给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2 |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 萌发 |
3 |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冰箱里 | 未萌发 |
4 | 1粒种子,给大量水,置于温暖处 |
|
(1)1号瓶和2号瓶所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
(2)1号瓶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3号瓶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没有适宜的_________。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4号瓶种子是否会萌发:___________。
(4)用1粒种子进行实验不能避免____________。
27、下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 ________ ,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________,这表示_____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 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使得胸腔容积 ________,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于是气体就被________ 。
(3)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________ 的气体交换。
28、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动物只能以现存的有机物为食,是因为动物细胞内没有__________。
30、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植物细胞的结构,[1]__ __的主要功能是__ __。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 ,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____。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 ]__ __结构。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___ _结构中。
31、连线题(请将以下研究活动与其采用的科学方法对应连线)
(1)开展全国人口普查
(2)饲养家蚕,了解家蚕的发育过程 A.观察法
(3)探究温度对棉花花粉活性的影响 B.调查法
(4)中学生视力筛查 C.实验法
(5)研究光照对花生果实发育的影响
32、草履虫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结构比较复杂,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______)
33、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有无唾液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作用。
(2)实验结果是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3)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_____(填“有”或“无”)必要。
34、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也具有重要作用。下图1表示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2为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序号)
(1)图1中A表示______作用,对应图3中的曲线______(填“Ⅰ”或“Ⅱ”),通过A过程,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_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2)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向上运输,动力来自于图1中的B作用,其吸收的水分大多数通过图2的〔 〕______散失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3)图1中的C表示______作用。通过C过程,植物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______平衡。
(4)图3两曲线相交于点a和点c,在这两点对应的时间段内(不包括点a和点c),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______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