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端:①项目、方面 ②仔细地看 ③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深思。 ( )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 )
蓝:①草本植物,叶可以提取青蓝色染料 ②颜色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 )
2、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晕(yùn)倒 弥(mí)漫 屡(lǚ)次 行使
B.冰雹(páo) 摧(cuī)毁 机械(jiè) 派遣
C.赤裸(huǒ) 乾(qián)坤 胸膛(tānɡ) 秦山
D.山脉(mài) 单(chán)于 维(wéi)持 敞开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稀疏(shū) 茅屋(máo)
B.描绘(huì) 鸡冠花(ɡuān)
C.绮丽(qí) 附近(fù)
D.谈心(tán) 应和(hè)
4、希希是个喜爱唱歌的女孩,总能听到她哼着歌儿穿梭在校园里。这不,她又来了,隔着大老远,同学们都喊着谁来了?( )
A.纸老虎 B.领头羊 C.百灵鸟 D.应声虫
5、《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自( )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一千零一夜》 D.《伊索寓言》
6、选择正确答案。
《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答:( )
7、选词填空。
镇静 安静 寂静 平静 冷静
(1)夜深了,周围一片( )。
(2)他遇事很( ),从不急躁。
(3)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 )下来。
(4)做作业遇到了难题,我们要( )思考,仔细分析。
严明 严密 严肃 严格
(1)干革命工作,要有( )的要求,( )的组织,( )的态度,( )的纪律。
激励 激动 期望 希望 顽强 坚强
(2)我听到中国女子足球队战胜澳大利亚队的消息后,心情十分( )。大姐姐们( )拼搏的精神也( )了我,我( )也能成为一名运动员,为祖国争光。
8、看拼音写词语。
chén jì mái fú shāo huǐ gòng xiàn kǎi xuán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9、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并将第一、二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尽:_________ 独去闲: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yān yǎn)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péng béng)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xī qī)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pì bì)了一个崭(zǎn zhǎn)新的生活天地。
【1】在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2】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恐龙的庞大家族。
【3】这段话主要写了( )。
A.科学家们的推想
B.庞大的恐龙家族
C.恐龙的演化过程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永不凋谢的玫瑰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走过来,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妈妈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妈妈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培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1】把文中第四自然段□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凋零( ) 惊异( )
【3】短文有____个自然段,第____自然段是写小女孩摘花的。苏霍姆林斯基摘下两朵大玫瑰花。一朵送给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一朵送给_______,因为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
【5】读了短文,你觉得下面对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的评价正确的是( )。(多选题)
A善良、有爱心 B对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
C不以身作则 D尊重、理解孩子,有很好的教育观
12、碗
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dūn)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呢。大家还可以自愿地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
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小小的手儿,要举起那么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抬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你死去了!”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妈妈以为我病了,泡了一碗红糖茶给我喝。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gěng)咽(yè)的小姐姐喝。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
后来我读大学了,回家看她。她已经结了婚,生了个漂亮的小女孩,跟她小时候一模一样。当我们说起这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妈打起人来比我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
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在下面画横线。
端着碗(zhe zhuó zháo zhāo)
猜不着(zhe zhuó zháo zhāo)
【2】在文中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写出各段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姐姐为什么把她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人物的外表。从这外表你知道小姐姐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五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画“√”。
①表示省略了的话。( )
②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
【6】文章结尾说“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想一想,文中的“我”会有哪些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精彩回放。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可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1】画出文段中“我”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时,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以实现愿望,这反应了我的什么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下人家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的意思。______
(2)美丽而有光彩。______
【2】这三个自然段就是乡下人家的三幅美好生活的图景,它们分别是:花开图、______图和______图。
【3】你最感兴趣的一幅图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使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2.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照样子,从不同角度写一写春天。
例: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
冬天,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赵慧敏同学不光智慧、还很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由于她爱躺着看书,结果不到半年眼睛就近视了。赵慧敏后诲极了,她说,我一定要改进躺着看书的不良的坏习惯。从此,她坚定做眼保健操,养成保卫视力的良好习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他飞似的慢慢走回实验室。
____________________
(2)街道静悄悄的,车辆行人来来往往。
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共5处)
五月份,我们四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了党史故事,并组成了一只只队伍,进入到社区、公园、长辈家里等地点,开展了一次党史宣传活动。宣讲过程中,大家不仅讲得枯燥无味,还分享了自己从伟大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另外,我们还一起阅读了“敬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解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党史人物。每周升旗仪式上,教师也会给我们讲一讲伟大人物身上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
19、想一想,写一写。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请你结合文中最后一句话,想像一下线母子三人的心情和表现,试着在文章的最后续写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