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遂心(suí) 抓耳挠腮(náo) 迸裂(bìng)
B.山涧(jiàn) 拖男挈女(qì) 獐鹿( zhāng)
C.耍子去耶(yé ) 好呵(a ) 瞑目( míng)
D.石窍(qiào) 石碣(jiē) 拱(gǒng gòng)伏无违
2、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上日出》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
B.意见不一致时,我们要学会沟通,要尊重、信任对方。
C.《琥珀》中,科学家们通过一块琥珀证实了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D.“在网络中不上线、隐身或者不发表言论的行为”可以用词语“潜水”来表示。
3、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如果交际对象是祖父母,下列提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您小时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B.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课文?
C.您小时候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D.您现在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4、给下列生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脾﹙ ﹚_________ 探﹙ ﹚_________
模﹙ ﹚_________ 脆﹙ ﹚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mǎ tóu pài qiǎn qì zhòng quán tóu zèng sòng sī liè shì fàn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6、照样子,写词语。
圆滚滚、毛嘟嘟:____、____、____
马马虎虎:____、____、____
7、读图明意,猜字谜。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养_____处优 喜不自______ 龇牙______嘴 操______自如
摩______擦掌 出谋划______ 悠然______得 手______眼快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多音字组词
哗 huā________ huá________
曲 qū________ qǔ________
只 zhī________ zhǐ________
夹 jiā________ jiá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信教的人向神祈祷,乞求保佑。________
②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________
③手忙乱,脚也忙乱。形容做事慌忙。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桥梁 ________的妇女 ________的影子
________的街道 ________的声音 ________的威尼斯
________的水上城市 ________的交通工具
(4)把下列句子补充为比喻句。
①小艇的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________。
②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
A. 外貌描写 B. 神态描写 C. 动作描写
【3】爸爸的话中体现出白杨树的哪三个外在特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表白”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的心”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故事,回答问题。
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人说:“夫人,您太美丽了!”不料那位贵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头脑灵活、言语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没关系,您可以像我一样说谎。”
【1】贵妇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克·吐温的回答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马克·吐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画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代替是__________。
(2)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选文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4)选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作者运用了____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13、短文阅读。(20)
伞 花
酥油般的春雨牵去了街上的繁华。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躲起来了,川流不息的车辆稀
少了。这时街上却出现了独特的一幕——开满了五彩缤纷的“伞花”。
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飞出了一朵朵伞花,在十字街头汇成了一股庞大的伞流。渐渐
地,那伞流又分成了许多支流,流向工厂、商店、学校……这伞是一条条美丽的小河。这伞花,是一朵朵奇特的花。瞧,那位姑娘的伞真美啊!天蓝色的伞布上,花朵簇簇,芳草丛丛。这“花”配着她那时髦的(装扮 打扮)在伞海里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花朵。那边,三位女学生各打一把粉红、蕊黄、天蓝色的伞。她们(饶有兴趣 津津有味)地把伞簇拥在一起,粉红衬蕊黄、映天蓝,竟变成了一朵巨大的鲜花,她们边走边把伞挨在肩上,用红润白嫩的双手轻快地旋转着伞柄。伞上,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曳着银线飞
射出去;伞下,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伞花随着姑娘们的身影在伞海里忽隐忽现(飘
动 飘移)而去,还不时传来她们那悦耳的笑声。小朋友的伞花飘来了,伞下是一张张
如花的笑脸。老人们撑着黑色自动伞缓慢地走在伞流里……
我仿佛置身在无边的荷塘里,又好像站在彩色的小溪边。我沉思了 谁绘就这雨中
奇景 是谁引来这独特的花朵 哦 是滋润人们心田的春雨 是这造就色彩的时代
(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划去。((1)5)
(2)“缓”字是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缓”字第三笔的笔划名称是_________。
“缓”在字典里的解释:①慢;② 延迟 ③ 苏醒;恢复。“ 缓慢”中的“缓”应选解释( )。(6)
(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
①车来车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②繁荣热闹( )
(4)归纳文章第二自然段段意。(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填空。((2)5)
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一共写了四种人的伞。他们是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的伞。
(6)给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无标点符号的句子打上标点符号。(2)
(7)用直线划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1)
14、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填序号,可多填)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台,那和刚才差不多的美妙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给短文起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解释下列词语。
高朋满座:
如醉如痴:
蜂拥而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人们“惊呆”了,是因为 ;人们“惊叹”,是因为 ;人们“震惊”,又是因为 。当演奏者再度登台演奏时,人们的心情是 。
【4】音乐家将乐器摔得粉碎,是要告诉人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威尼斯的小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形容速度快的四字词语有______和______。
【2】用“ ”画出选文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作者围绕中心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述?
【3】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1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画线句子与船夫的驾驶技术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你认为这样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至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请各写一句夸赞圆明园和痛恨侵略者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聪聪找到一篇回忆童年时光的文章,他想放在“美文品读”栏目,请你阅读并完成题目。
凉风吹过旧时夏天
马海霞
①人总善于记住美好,炎夏也不例外。现在室内有空调,有各种冰镇饮品和瓜果,按说夏天很容易度过,但我还会经常怀念小时候夏天的凉爽。
②那时的夏天,纳凉全靠一把蒲扇,但热的印象却很淡,小孩子玩起来,火焰山也敢闯,玩心可以对抗酷暑,夏天,对小孩子可真是友好。
爱出汗的斗笠(lì)爷爷
③在旧时夏天,我想偶遇一个人,就是我们队里的斗笠爷爷。我有记忆时,斗笠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头发胡子都白了,他是个清瘦爱劳动的老头。我每次见到他,他都在地里干活。脸上的汗珠密密麻麻,洗得经纬都可见的白布褂,也被汗水浸透。
④斗笠爷爷说,出一身汗,风一吹,凉快着呢。
⑤我们小孩子都羡慕斗笠爷爷的一身汗,学他的样子,站在太阳下晒,一会儿拿起镜子照照,希望脸上的汗也像斗笠爷爷脸上的汗珠一样大,滴滴答答往下淌。
⑥甚至连斗笠爷爷白布褂后背湿透了也羡慕,因着急见成果,还拿水瓢往身上倒水,制造“人工汗水”,一脸的汗,湿透的后背,能让我们兴奋半天。
⑦我们喜欢斗笠爷爷,还因为他会做荷叶水,采一片荷叶,用锥子刺透叶柄,将荷叶卷成圆锥形,灌满泉水,泉水从荷叶柄里吸入嘴里,甘甜的泉水里掺杂了荷叶的莲气,格外清香爽口。
_____________
⑧年龄稍大点了,乡下已经拴不住我们了,夏天,我们三五成群,去城里玩。兜里揣(chuāi)着几分钱,或一分钱也没有,进城,顶着大太阳也去。
⑨进了城,我们最喜欢逛小画书的书摊,一分钱或二分钱看一本,若没带钱,便站在书架前假装选书,借机看书皮;或站在别人身后偷看。若兜里有钱了,开心地递给摊主钱,选一本,坐马扎看。天再热,也感觉不到,眼睛清凉,书能避暑。
⑩看完书,去公园门口溜达,一位老奶奶在公园门口的树荫下卖水,凉白开一分钱一杯,茶水有二分钱一杯的,还有三分钱一杯的,看着一杯杯盖着玻璃片的茶水,馋得哈喇子直流。
⑪没钱便看看就走,最怕兜里有钱,喝二分钱的还是三分钱的茶水,纠结半天,选来选去不知道喝啥好。老奶奶看出来了,一分钱卖给我们一杯好茶水,里面还放了糖。接过甜茶水的那一刻,脸上笑开了花,咕咚咕咚喝下去,凉爽,从未有过的凉爽。
⑫小时候的夏天,有蒲扇、荷叶水、茶水摊,还有一个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家,他们都是住在夏天里的人,像雨后的风,让黏稠的夏日变得清爽宜人。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选项填入人物框中(填序号)。
①八十多岁 ②清瘦爱劳动 ③会做荷叶水 ④会给我们做甜茶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①
斗笠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拟写标题)请你根据第⑧—⑫段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拟写一个小标题。
【3】(句子赏析)文章中有句描写小孩子的话很有特点,聪聪将其摘抄了下来,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小孩子玩起来,火焰山也敢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情境对话(段落作用)聪聪和你围绕第⑧段展开了讨论,请补全讨论内容。
聪聪:我觉得第⑧段内容不是很重要,可以把它删去。
你:我觉得(1)_________________。因为这一段主要介绍了进城去玩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下文所写的内容。
聪聪:有道理,那这一段和文章的其他内容具体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你:(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文章结构角度作答)
聪聪:我明白了,谢谢你的讲解。
【5】(原因分析)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说“他们都是住在夏天里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就打。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唐僧一见,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答应不再伤人性命,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唐僧气得逐走悟空,不再认他为徒。(有删减)
【1】联系选文内容,我能猜出文中加点词语中“胜”的意思是( )
A.胜利
B.比另一个优越
C.超过
D.能够承受或承担
【2】根据选文内容,把下面的信息补充完整。
唐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打逐走孙悟空
白骨精:一打变村姑、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__________、 二打朝妖精当头一棒、_________
【3】选文刻画人物时,动词的运用极为精妙。说说下面加点的动词好在哪里。
①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句的老妇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内容,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要做到有理有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枪声低回在角落。(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掩埋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改写“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2)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改为“把”子句)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改为转述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孙膑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一人称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桂林山水怎能不令人陶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她那乌黑的头发中已出现了几根白色的银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25分)
提示:生活需要笑。笑有千姿百态。笑中,有喜也有忧……此中滋味,你一定感受过吧!请以“笑”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要求:(1)内容要真实,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2)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主题突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