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除了……还…… 既……又……
1.我的卷须式吸盘_________能帮助我攀缘,_____能吸去墙上的水分。
2.这世间,___________有很多丑陋的现象存在_______________有很多温情。
3.___________有时候,我很伤心,_____________总的来说,我还是爱你的。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草满池塘水满陂。( )
A.山坡
B.池塘
C.池岸
3、 根据括号中的拼音在“________”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我是叫你(zàn zhù)__________,不是叫你(zhà n zhù)__________。
(2)请你(fǎn háng)__________,不是跟你(huàn fáng)__________。
(3)这是一把(jiàn)__________,不是一支(jiàn)__________,更不是一艘(jian)__________。
(4)战士们修筑(gōng shì)__________,准备发动(gōng shì)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动词。
1.走进大门,( )石砌的甬道,( )秋菊傲放、松柏常青的花园,( )宽宽的石阶,我( )宽阔的操场。
2.我( )在操场上,( )花木,( )幼苗,( )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3.我慢慢( )拱形校门下,( )遍地落叶,( )迤逦的阳光拖成长长的身影,缓缓( ),千种情思( )心头。
5、读句子,写字词。
小时候到奶奶家,奶奶总是会容忍我的xiā nào( )。不管我是gēdiào( )韭菜,还是摘下yīng tao( ),她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她还常常带我去地里bá( )萝卜,然后用水piáo( )舀水,将萝卜洗净,给我做好吃的萝卜饼。
6、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一个人如果有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就不会去做,这就像《朱子语类》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氏之子》中最能体现杨氏之子“甚聪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词语,并选一个写一句话。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言不逊:____________________
施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字词。
1.军舰在蔚蓝的大海上háng xíng(__________),惊起一滩海ōu(_______)。
2.他本来想戴着面具xià hu(__________)哥哥,结果反被哥哥滑稽的样子dòu(_______)笑了。
3.狙击手举起枪miáo zhǔn(__________)靶心,结果百发百中。
4.老师向我们tuī jiàn(__________)了几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急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对词语“徇情枉法”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曲从 使歪曲 B.宣示 徒然
C.牺牲 冤屈 D.依从 不合正道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详: 修书:
令甥: 不是:
【3】概括写出贾雨村办的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恰当的性格特征的序号写在每件事后的括号内。
A.阴险毒辣 B.老奸巨猾 C.阿谀奉迎
(1)第一件事突出贾雨村(____)
(2)第二件事突出贾雨村(____)
(3)第三件事突出贾雨村(____)
【5】“雨村便急忙修书二封”中的“急忙”一词揭示了贾雨村( )
A.办事认真,及时向上级禀告 B.趋炎附势,急于领赏
C.办事利落,说办就办 D.办事巧妙,不负皇恩
10、挑战课外阅读
_________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可是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请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诚心诚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恭恭敬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可以换成个成语:_________
【4】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①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杨一袋烟,满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①此刻,曹小三借看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她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肢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眼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转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侧去。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要扫一眼。
③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眼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④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 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服,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造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⑤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感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批注 |
【1】(阅读要素)文中的句子①,抓住了曹小三的_______进行描写,可以想象,曹小三此时心里想的是:__________句子②抓住了曹小三的__________进行描写,可以想象,曹小三此时心里想的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曹小三,最关心的是师傅身上有没有白点。找到相关句子,理清事情的顺序,体会曹小三的内心变化。
一个白点都没有→______→_______
(崇敬) ( ) ( )
【3】本文的主人公是剧子李,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曹小三的表现,其目的是运用____描写的方法衬托___________。
【4】对于选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你会试在文中的枢内作批注。
___________
12、读语段,做练习。
我十分纳闷。回到家里,容容却在我旁边,老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似乎准备告诉我什么秘密。过了一会儿,她忍不住了,就拉住我,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任叔叔,我告诉你,我给你寄了一封信!真正的信!”
“什么?”我好奇地问。
“我今天给你寄了一封信,就用那个信封寄的。里面藏着一片叶子……”
不等她说完,我就大笑起来,几乎把肚子都笑疼了。原来那封“欠资待领”的信就是她寄的啊!
【1】选段的第一自然段对容容的________进行了细致地描写,体现了容容的_________。
【2】“我”大笑起来,几乎把肚子都笑疼了。关于“我”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认为容容的行为很幼稚,惹得“我”大笑。
B.“我”被容容的可爱惹笑了。
C.从“我”大笑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容容的喜爱。
13、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 预测)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 ]”里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2】用“/”把括号里运用不恰当的词语画去。
【3】见诸葛亮要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
_____
14、类文阅读
周庄水韵(节选)
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①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似进入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②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描述了作者游周庄的所见、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
(2)文中画“____”的句①中的“光带”指_____________,句②中的“光带”指_________。
【2】(提取信息)古镇尽头的小河与屋脊在焰火升空前后有何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在焰火升空前,__________;焰火升空后,___________。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句子 ,完成练习。
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___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4】(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是“周庄水韵”,第2自然段却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焰火,重点不突出。
B.文章按空间顺序依次写了周庄夜晚岸上、河中、天上和地上的景色。
C.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周庄节日的夜景描写得多姿多彩。
D.“慢慢”“点点”“黑黝黝”“串串”等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充满了韵律美。
15、阅读。
一路花香
印度有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到远远的小溪边去挑水。他有两只水罐,一只水罐有条裂缝,另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而那只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里面只剩下半罐水了。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
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分惭愧。一天,它在小溪边对挑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挑水工问:“为什么呢?”“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答道。挑水工说:“在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但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1】阅读文章,写词语。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词语:很完整,没有一点儿损坏。( )
(2)找出文中表示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心情变化的词语。
( )( )
( )
【2】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内容。
(1)我想对完好的水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对破损的水罐说:“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的原野
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_______________,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者稍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脖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他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_______________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_______________。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晩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晩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型的雁群。村里的孩子们立刻眯起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抢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地喝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然后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选择合适的内容补全句子,填入文中横线上。(填序号)
A.一团火焰
B.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C.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2】作者走入秋的原野,观察了凉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请用横线画出一处文中的静态描写;用波浪线画出一处文中的动态描写。
【3】读完短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给它起一个名字:_______________图。
17、阅读
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要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下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最爱喝的, 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给这个自称“解(xiè) 为民”的同志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的难处是孤独, 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 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__,这两个月来,_______汇款照样来,_______信_______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受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去云南的火车。部队把他带到了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第 3 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是( )。
A.虽然 然而 但 却
B.于是 虽然 却 但
C.可是 虽然 但 却
D.可是 如果 但是 就
【2】标题中的“儿子”是指( )
A.老人的亲生儿子。
B.自称“解为民”的同志。
C.老人的亲生儿子和“解为民”。
【3】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对主人公的刻画运用的方法是(______)。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正面侧面相结合
D.动作和心理描写
【4】你对文中的“儿子”是怎样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飘浮 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无论出于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 想象),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词语。
【2】作者开篇写道“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这句话的作用是( )
A.引起悬念,说明结果。
B.说明原因,照应结尾。
C.点明主题,总领全文。
【3】用“﹏﹏”标出与“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相关的句子。
【4】结合文章思考,下列哪一项不是作者围绕金字塔的“金色”写的?( )
A.远远望去,沙漠开阔而雄浑。
B.“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非常绝妙。
C.大漠夕照中的金字塔让人产生怀古幽思。
【5】由眼前的金字塔,作者产生了哪些奇妙的联想?_______(填序号)
①联想到金字塔汉文译名中的“金”的由来。
②由金字塔想到了它极高的价值,它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③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
④夕阳下的金字塔展现出一片迷人的金色
19、课外阅读。
珍惜时间的鲁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生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已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 ) 节约——( )
延长——( ) 休息——( )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A.鲁迅很谦虚。
B.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他在工作。
C.鲁迅抓紧一切时间紧张地工作。
4.“他工作起来从不知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这是因为( )
A.他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极为珍惜时间。
B.他有通宵工作的体力,从不知道什么是累。
C.他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时间。
5.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巨大的章鱼正用它那八条长长的腕死死地缠住克勒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咳嗽可能和东南风好像真有联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换个说法,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1.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3、习作展示台
翻阅影集、日记……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请把经过写清楚,把感到自己长大的那个精彩瞬间写具体,句子要通顺,感情要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