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本溪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xìn) 难(jié) 如法制(pào)  出类拔cuì

    B.驿道 () 追然而止()  息万变(shùn

    C.零(diāo) 仁(tóng) 怒不可è) 目神迷(xuàn

    D.洁(jiǎo) 静(tián) 挑拨离jiān) 大风景(shā

  • 2、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hèng 日( 那(chà 风雪途(zǎi

    B.奋(kàng 立(zhù  纶(qīng 然而止(jiá

    C.级(shí   角(léng  弄巧成zhuó

    D.论(   须(rán 制(xiá 义愤填yīng

  • 3、对下列虚词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连词,表转折。

    C.其真不知马也            其:代词,代“食马者”。

    D.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介词,凭借。

  • 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使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B.人的成长发展,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

    C.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雅的摆渡人。

    D.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活动正在全世界形成一股强劲的热潮。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六言(其五)

    [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 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下列诗句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与本诗相同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下孤烟远村”描绘的是远景。“山下”,不是指近处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孤烟”一词衬托出人烟稀少。

    B.“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寂寞。

    C.全诗后两句通过人物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D.全诗前两句重在描绘景物,后两句重在抒发情感,彼此交融,相互渗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

    (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她最喜欢的地方。在这离车站一俄里的地方,在旧采石场的荒芜的洼地里,有几个泉源往外喷水,现在汇成了三个活水湖。她听到下面湖边那里有拍水的声音。她抬起头来,用手拨开树枝,探身往下看:一个晒得发黑的弯着身子的人正在用力从岸边往湖心游去。她只能看见这个游泳者的浅黑色的脊梁和乌黑的头发。他像只海象一样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游泳。由于强烈的阳光,他眯着眼睛,伸开两臂平放着,身子微微弯曲,静静地躺在水面上。

    她放开树枝,自己觉得好笑,她想着:“这样太不雅观了。”于是,她又开始读她的书。

    (1)选文中“她”指的是   ,“他”又指的是  

    (2)名著中这一部分美好纯真的感情,最终为什么以分手而告终?请简要说说。

    (3)《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和选文中的“她”,这两位女性形象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选择一位说一说。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老师! 老师!》,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1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2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3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4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5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

    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仍然幸存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

    要求:

    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抄袭、套作给分为10分以下。如果抄袭前面阅读材料,为0分。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